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机载海洋激光雷达的试验和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机载激光水下水目标探测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并辅之以必要的蒙特卡罗模拟实验,就有效减系数,大气、风速、海水分层,目标倾斜等因素对雷达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总结出适合工程设计使用的近似估算公式和曲线,阐述了试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还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梯群控系统多目标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电梯群控系统的功能和特点,采用组合优化方法将群控系统的多个目标进行加权组合,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在电梯群控仿真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系统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Kohonen神经网络在雷达多目标分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达多目标分选是电子侦察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施有效电子战的前提,神经网络在雷达多目标分选中的应用是电子侦察的一个新领域。目标的时域、频域、空域参数是多目标分选常用的分选参数。Kohonen神经网络具有自组织能力和识别聚类中心的能力,采用一维Kohonen神经网络对雷达信号进行分选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给出了确切的聚类中心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最大效能的目标机动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面防空作战中,地空导弹和空中目标的对抗是一个动态的对抗过程。目标通过对自身和导弹的状态估计,估计出相对导弹作不同机动时所获得的效能,并以最大效能为最优机动形式。通过对目标机动方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效能的机动策略,并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把一种新的多目标方案选优法——最小隶属度偏差法,应用到多目标试验分析中,并借此把正交试验设计推广到多目标试验问题。  相似文献   

6.
热成象系统视距估算中景物辐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图象信噪比及热成象系统静态性能出发,研究了景物辐射特性对热成象系统视距的影响,从目标温差、灰体景物、背景温度和高温差目标等4个方面分析并具体给出了计算机分析时的修正方法,这些已用于热成象系统性能分析软件中,对实际系统的视距估算结果与外场试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运用聚类准则,提出了一种获取二值边缘图的自动门限法,研究了序列图像中目标跟踪窗的自适应调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复杂背景中运动目标匹配跟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提高了复杂背景中运动目标跟踪的能力,可作为常规跟踪方法的补充,以达到稳定跟踪。  相似文献   

8.
基于边缘特征的运动目标提取与跟踪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运用聚类准则,提出了一种获取二值边缘图的自动门限法,研究了序列图像中目标跟踪窗的自适应调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复杂背景中运动目标匹配跟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提高了复杂背景中运动目标跟踪的能力,可作为常规跟踪方法的补充,以达到稳定跟踪。  相似文献   

9.
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课程状态记录本》和《学生学习过程自我控制计分表》学习过程考核方案,并对方案在宁波大红鹰学院电信学院三个不同专业的三个班级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学习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电气设备的高压试验大多属于破坏性试验, 容易引起设备故障和人身伤亡.为了评估实验室高压试验的 安全风险,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以试验环境风险因素、试验设备风险因素、人员素质风险因素、现场 管理风险因素、应急与事故风险因素为目标层建立安全指标评价体系, 并对新疆某高压实验室高压试验安全风险 进行了相应的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建立的三层评价体系, 经过一致性校验,CR 值均小于 0.1, 即证明所确定的目标层和准则层各影响因素权重是合理的; 监护制度管理和应急准备评分值最低, 说明该高压实验室高压试验安 全体系中监管体制不够严格,同时安全风险的应急准备不充分; 高压试验安全等级综合评价最终的综合评价值为 0.7181,表明该高压试验室安全风险管控处于安全的状态.该评价方法可为电力行业高压实验室高压试验安全管理 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识别水下目标和获取水陆一体的三维地形数据,运用机载双频激光探测的原理,建立了水陆联测数学模型,设计了机载双频激光雷达样机,进行了水陆联测试验。运用蓝绿激光扫描技术以实现水下地形的实时测绘,运用红外激光扫描技术以实现陆地目标的快速精细探测,采用机载双频激光雷达技术把蓝绿激光扫描技术与红外激光扫描技术进行结合,先后产生两个激光脉冲回波,结合飞行平台的一维运动,共同构建地表和海底表面的三维坐标点云,获取地表和海底的三维地形,实现水下目标的识别和水陆一体化量测。试验结果显示,每平方米地面点云数量达到12个,水下勘测点云数量达到2~4个,水下测深达到5~7米,既提高了陆地目标的探测精度又实现了水下目标的探测,验证了水陆联测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海洋激光雷达探潜弱信号的混沌及分形特性.在相空间重构的基础上,计算了探潜背景信号的吸引子维数以及最大李雅谱诺夫指数,并且用前馈网络验证了探潜信号的局部可预测性.实验结果表明,探潜背景信号有奇异吸引子,是由某个混沌系统产生的.对用盒维数探测探潜信号中目标的方法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下航行体尾流激光雷达近场后向散射信号强、易导致接收系统饱和的难题,采用电流模式电路设计理论设计了一种举动式水下激光雷达接收系统.该系统充分挖掘接收电路的动态范围利用率,在探测周期内产生举动电流,将输出电压的基点由0V调整到跨阻放大器正向饱和电压附近,有效扩展了动态范围区间,使接收系统对近场信号的接收动态范围有效利用率提高约40%,而举动式电路部分的存在导致的系统带宽减小幅度仅为13%.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尾流激光雷达样机并进行了海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完全可以满足大动态范围尾迹探测的需求,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大气和水下后向散射式脉冲激光探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海面浮油探测荧光激光雷达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海面浮油探测荧光激光雷达的系统模型,根据浮油探测的特点,给出了荧光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方程.以此方程为基础,结合石油的消光系数及荧光光谱转换效率数据,对模型的回波信号强度进行仿真,得到了该模型探测不同类型石油时的荧光回波光子数.为进一步计算该模型的信噪比,分析了海洋浮油探测背景噪声的特点,得到海水黄色物质产生的背景噪声.通过信噪比公式计算了荧光激光雷达模型的信噪比,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模型能够满足机载海面浮油探测要求.   相似文献   

15.
假雷目标拖曳系统对于水声对抗器材的研制、湖上测试及指标考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假雷目标拖曳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提出通过电动绞车拖曳假雷目标实现高速近距离穿越水声对抗器材样机的试验方案,同时完成对假雷目标的水下探测与跟踪,从而达到对水声对抗器材样机测试与考核的目的.在阐述假雷目标拖曳系统的基础上,给出具体的试验总体布置方案与试验测试方案.经实航试验验证,总体布置方案、测试方案及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参考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提高水下目标定位精度的一种误差修正方法-声线折射修正方法.首先根据水下声线传播环境和声速变化规律建立了海水的折射率球面分层模型.然后基于Snell定理,利用射线描迹方法得到从声源到水下目标的声线传播轨迹,从而建立声线的真实传播距离和角度模型.经与声纳测量系统的测量参数比对,建立了水下目标定位中的声线折射误差修正模型.根据实测的海水声速剖面,利用折射率球面分层模型和声线折射修正模型进行了水下目标定位的数值计算.实验证实,采用声线折射修正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水下目标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7.
 水下弹道测量是水下战武器试验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矢量水听器测量水中目标航行噪声,利用矢量水听器测向原理,经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矢量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武器水下航行的二维弹道轨迹。介绍矢量水听器测量原理和矢量浮标阵纯方位定位原理。通过实验室消声水池测试对矢量水听器声压与振速相位差进行修正,利用湖上试验对矢量水听器的测向误差进行修正。采用DGPS水面定位与水下水声定位相结合的方法,研制了水下战武器二维弹道测量系统,介绍测量系统的3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功能,并在海上实际试验中验证了基于矢量水听器的水下武器弹道测量方法先进可行、实时性强、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机载激光雷达建筑物点云提取过程中自动化提取困难,以及提取后的建筑物单体化过程烦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算法的机载雷达建筑物点云提取与单体化的方法.该方法对预处理后...  相似文献   

19.
以机载海洋激光雷达试验数据为依据,证明了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的相关维是一个分数,而且至少有一个正的李雅鲁诺夫指数,进一步揭示了其噪声内在的混沌特性.此项研究有可能为提高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的检测性能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某新型武器系统检验用机载吊舱式干扰机的原理。根据系统战技指标要求而研制的机载吊舱式干扰机 ,技术性能已达到了设计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不仅可以对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进行评估和鉴定 ,也可以对抗干扰训练和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