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探讨不同文化中不同民族的谚语,实际上就是对不同文化的经验结晶和智慧闪光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而且帮助我们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让我们从新的角度了解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因此我们不仅研究谚语本身,而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研究两种民族文化。基于此,下面本文将对汉英谚语从概念、源流以及社会功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周红燕 《科技信息》2008,(7):194-194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必然要研究其谚语。英汉谚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瑰宝。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如何忠实地翻译谚语,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成了每一个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生存环境和风俗习惯两个文化方面入手,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了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之间存在的差异。英汉谚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背蒂使谚语的翻译比较困难。为了忠实、通顺地再现英语谚语,可以灵活运用三种译丢。本文讨论了直译、意译、对等翻译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韶军 《科技信息》2006,(12):352-352
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谚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谚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
探讨不同文化中不同民族的谚语,实际上就是对不同文化的经验结晶和智慧闪光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而且帮助我们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让我们从新的角度了解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因此我们不仅研究谚语本身,而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研究两种民族文化.基于此,下面本文将对汉英谚语从概念、源流以及社会功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祎 《科技信息》2009,(21):199-200
谚语是一种结构简洁,并富有生活哲理性的语句。谚语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因而有广泛的感染力,谚语往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社会观点和态度。简而言之,谚语就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及生活环境,基于此,谚语同时也反映了其不同的文化特征。文章首先介绍了文化空缺的由来,然后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谚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地理、历史、宗教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武世花 《镇江高专学报》2003,16(4):49-51,54
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流传在两国的谚语也都浩如烟海。由于谚语都有较强的民族性,因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不同导致两国谚语的差异。论文从地理、历史、宗教、文学等角度对两国的谚语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李新  柴志敏 《科技信息》2012,(13):171-171
谚语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大自然、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因此,人们的认知对谚语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有不同的文化认知。本文从跨文化认知的角度分析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共同体现出的集体主义观,有利于读者打破固有的认为中国是集体主义、西方是个人主义的传统中西方文化观念,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了解认知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贺月娟  刘晓辉 《科技信息》2012,(36):202-202
谚语是一个民族生产、生活智慧的沉淀与结晶,内容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本文从英语谚语的渊源及其形成因素,语言的艺术性分析了英语谚语的不同特点,阐明英语谚语汉译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俗语和谚语是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熟语的一种,它们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英汉俗语和谚语的研究入手,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同时有助于我们从不同文化的角度去体会俗语和谚语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谚语作为人们生活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精炼而富哲理的固定语言表达方式,体现着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英汉谚语既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也有差异.本文就一些中英常用的谚语进行比较,从这些比较中,可以发现东西方文化的同与异.了解这些文化,对学习、翻译、正确使用英语谚语以及了解西方文化,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英汉谚语是语言的调味品,大多富于形象色彩,具有强烈的化特征。比较和研究英汉谚语的起源、结构、形式和意义,指出其在化上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谚语。  相似文献   

12.
谚语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累积,为各国语言的精华。中英两国人民有许多共同的生活经验和共同感受,所以两种化也有不少重合处,趴有相似的生活体会、相似的世界观和相似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中英谚事也体现出很在差异,造成化上的隔阂。  相似文献   

13.
对比汉语谚语数字与英语数字在喻义方面的差异,探讨如何处理汉英谚语数字翻译相应的文化空缺现象。汉英数字在谚语中的语义文化空缺失去了原文数字的结构和比喻形象。译出喻义,以保证传递原文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女性的不同方面如地位、外貌、言行、智慧、贞操、软弱以及婚姻等,研究了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以此来表现社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这里指出了女性较之男性偏低的社会地位,同时讨论了不同时期影响女性地位低的社会、历史、及文化根源。而这些根源又和当今女性的社会状况得到改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如此,要根本改善这一状况需要社会各界长期不懈的努力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用概念隐喻作为理论框架对英汉时间谚语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英汉时间谚语都能被归入"金钱""人""实体"及"动体"这四个隐喻概念且呈系统性。英汉时间谚语的不同表达反映出英汉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同,因而体现出文化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Proverbs are culture-loaded linguistic symbols.The E-C/C-E proverb translation involves not only the transfer of language but also the transmission of culture.Through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of employing foreigniztion instead of domestication in proverb translation,the author holds that foreignization should be mainly employed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conveyance of the cultural peculiarities of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and wherever necessary domestication should be employe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natural and fluent expression,but domestication should not distort the cultural flavor of the original.  相似文献   

17.
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比较分析英汉谚语的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并根据其共性和个性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英汉谚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韩语言交际中的谚语例证分析例证可以分为三类:同形同义的原因,一是相同的文化心理背景,二是相似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同形异义的原因,一是谚语传播的讹变,二是对待相同事物的不同理解,三是相同形态的偶然性;异形同义的原因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