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利用照相指数研究游客景区体验的规律特点。【方法】以网络照片为基础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重庆磁器口景区照相指数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磁器口景区总体照相指数反映了古镇特色;各功能分区的区域照相指数显示出古镇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且与游客流量呈正相关性;景点照相指数沿主要游径呈"Z"型的点轴分布。【结论】照相指数能够体现游客感知水平与关注度的空间规律,对景区整体开发与管理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合肥都市圈为研究区,以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采集相关自然环境及人文社会经济相关要素,在GIS软件的支持下,研究景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索县(区)尺度下形成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目前合肥都市圈旅游发展呈"多核心"的格局,高级别景区有一定辐射效应,芜湖市区旅游发展水平高于其它区域;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影响都市圈旅游发展水平的因素较多,其中平均海拔、植被覆盖率、交通运输支出、人口密度、高级宾馆数量与其关联紧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照相指数研究游客景区体验的规律特点。【方法】以网络照片为基础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重庆磁器口景区照相指数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磁器口景区总体照相指数反映了古镇特色;各功能分区的区域照相指数显示出古镇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且与游客流量呈正相关性;景点照相指数沿主要游径呈“Z”型的点轴分布。【结论】照相指数能够体现游客感知水平与关注度的空间规律,对景区整体开发与管理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位于黔中腹地和贵阳南郊的青岩古镇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古镇,旅游开发促使其已成为了享誉全国的古镇型旅游文化景区,促进了地方的社会发展转型。青岩古镇主要通过公司-政府联合-联动方式进行旅游开发和管理,即政府和投资公司联合规划、设计和建设,建成后的运行操作由公司掌控,而公司向政府缴纳税收和提交利润分成;政府担负了景区外围的道路、生态、社会服务等诸方面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工作。这种旅游开发模式,促使青岩古镇大致形成了古城景区、景区外围的餐饮和度假区、村民村落(含安置区)、农田和丘陵的空间格局,并恢复和打造了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价值。显然,旅游开发促进了民生改善,地方居民也通过创业和就业多元化参与旅游活动中并有效改善了自身的生活状态,村民的"城市化"进程开始显著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量高质量旅游资源点位数据,利用最邻近距离、核密度估计、可达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14类共计1 538处高质量旅游资源单体的空间格局,揭示该区域旅游资源的集聚程度和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优化资源配置、明确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的旅游资源属"凝聚型"分布类型,具有"大分散、小聚集"的特征;京津冀区域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形成"f型"核密度分布结构,且核密度聚集区呈现出由行政驻地中心城区向外围城郊地区扩散的多中心等级圈层体系特征;旅游资源布局与交通线路关系密切,京津冀区域旅游资源整体可达性较好,85.7%的旅游资源均在1h可达性范围内;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均在3h城市圈以内,成为交通网络密集且旅游资源点分布呈现聚合性的区位;京津冀地区旅游资源点的空间布局受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分别成为其内在动力与外部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及因素分析主要是依托Arc GIS软件,从空间类型、密度、关联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主要有:(1)集聚分布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2)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核密度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贵阳市、安顺市、黔东南州等三个市/州行政驻地周边,并且其空间分布与该省的交通分布具有明显的一致性;(3)A级旅游景区整体发展状态较为活跃,并且其空间分布模式表现为由点状到带状再到点状;(4)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深受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其数量与人均GDP、人口分布等人文要素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交通条件对其空间分布格局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江南周庄与云南和顺:古镇旅游的比较视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和云南是我国古镇旅游的两大代表性区域。二者凭借丰富的古镇资源、较早的开发意识和显赫的旅游成效使旗下的周庄、和顺成为当今我国古镇旅游开发的代名词,同时成就的"周庄模式"与"和顺模式"也为进行旅游开发的各地古镇争相借鉴和效仿。但由于二者在区域经济、地域文化、空间组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其旅游开发模式也有较大区别。就古镇旅游区域经济背景、空间模式、产业模式等方面对周庄、和顺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区域间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差异,旨在对我国古镇旅游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运用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分析了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山东省各地市A级旅游景区分布差异较大,旅游景区等级表现出"少—多—少"的格局.②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非均衡集中的特点,17地市景区质量差异较大.③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明显,主要受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区域面积、人口数量、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提出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区域城市旅游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共生理论及定量定性综合分析方法,从旅游能级、对外关联度、中心职能强度及外向功能强度等4个方面对广西14个地级城市的旅游共生关系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关测度评价.结果表明,在广西区域城市旅游等级划分中,桂林市和南宁市为一级中心城市,百色市、崇左市、北海市、柳州市、河池市为二级中心城市,钦州市、玉林市、贺州市、防城港市、梧州市、来宾市、贵港市为三级中心城市.以长寿养生旅游为统一品牌,打造成为世界健康旅游目的地,是广西区域城市旅游的一体化共生发展策略;与"双核驱动,三区统筹""三区一带"及"一带一路"等区域发展战略衔接,是广西区域城市旅游的对称性互惠共生发展策略;各市在强调区域统一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前提下,实施不对称性错位发展,是广西区域城市旅游的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古村落依托型的旅游村主要依赖于区域旅游范围内的核心旅游景区的旅游专业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代表,旅游村与周边核心景区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以西递、宏村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出古村落依托型旅游村在形象、市场、产品与核心景区的关系类型,提出其产品组合策略和产品开发模式,制定由政府统一协调、具有特殊文脉设计的可行性推广策略,并从细分市场、拓宽梁道以及运用多元化策略等方面着手古村落依托型旅游市场的营销。  相似文献   

11.
“金、大、海”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近郊的旅游景区,近年来城郊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对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金、大、海”景区的旅游资源概况进行分析,从开发原则、开发区位条件、管理模式和管理趋势等方面对”金、大、海”资源开发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皖西红色旅游开发和保护一体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西是大别山红色旅游区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尤为迫切。分析皖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构建了皖西红色旅游的“旅游区-旅游功能区-产品组团-重要节点-中心城镇-旅游线路”五级空间要素结构和“增长极式-组团式-板块式”空间演变发展格局,提出独立型、共生型和依托型三类A级红色景区创建模式,梳理了红色旅游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资源的保护方式和保护体系。分析认为,“分散保护+集中展示+红绿古结合”将是皖西红色旅游开发和保护一体化的主导模式。上述结论可为中国同类红色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风景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结合五台山风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五台山风景区生态旅游所处的发展阶段,并分析此阶段风景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五台山风景区今后的发展指出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推进山岳旅游区旅游产业集群建设,实现旅游产业合理布局。方法实地调研、实证分析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结果山岳旅游区旅游产业集群处于集聚阶段。结论山岳旅游区应大力引导和发展城镇型集聚区;适度发展和扶持社区体验型集聚区;谨慎发展度假疗养型集聚区。  相似文献   

15.
采用旅游业地位指数和旅游业带动指数,对2008—2014年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旅游业地位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旅游业带动指数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性;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旅游业带动效应存在明显差异,总体上看,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最强,处于旅游业迅速发展阶段,并逐渐向成熟阶段发展;都市功能核心拓展区处于旅游业快速发展阶段,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较强;城市发展新区处于旅游业初级发展阶段,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最弱;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旅游业发展极不稳定,带动效应较弱.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郊型乡村旅游,对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研究相对较少.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有利于促进景区边缘乡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景区旅游容量的压力,优化景区环境等.本文针对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提出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原则,并以黄山风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开发为例,提出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策略,即在处理两者关系上,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旅游产品开发上,要整合资源与景区形成互补;在功能定位上,实现景区观光、乡村休闲;在布局模式上,实现景区和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在建设与管理上,要实现相互参与和团结合作的双向模式.  相似文献   

17.
旅游资源是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也是确保旅游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日渐成熟,独特的旅游资源日渐成为区域旅游竞争发展的吸引点,以挖掘资源价值来体现旅游特色和延长景区生命周期是旅游景观设计的一种重要思想。文中以长青沙度假区为例,对其资源进行评价与开发,通过价值挖掘的思想对其特色资源进行景观设计,提高景区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空间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不平衡指数和热点分析等方法探究其空间分布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 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整体空间分布趋于弱集聚状态,空间结构属于凝聚型;2) 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空间分布“东北多,西南少”,形成1个高密度地区—长沙,且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呈“圈层”式扩散;3) 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热点区和冷点区空间差异明显,冷点区分布面积大于热点区,整体布局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布特征;4) 经济基础、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高级别景区、客源市场需求与消费特征等是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低碳旅游是在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旅游发展新模式,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五台山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旅游发展的各要素对五台山旅游资源进行低碳化的开发研究,构建五台山低碳旅游发展和运行模式,为五台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西柏坡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柏坡红色旅游是一个地域性产品,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和重大的教育功能,其经济功能需要通过多种游憩需求的有效组合和产业化发展来实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遵循旅游产业发展基本规律,整合西柏坡及其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构建西柏坡旅游产业体系,建立西柏坡景区管理新模式,培育西柏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以红色旅游为核心、多种旅游业态并存的红色旅游产品组合,是西柏坡红色旅游的发展方向,也是西柏坡红色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