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介绍了熵理论与熵概念的泛化,提出了环境经济系统熵的概念、模式和表示方法;运用熵理论对环境经济系统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系统熵值的大小对其进行了分类;从熵理论的角度对环境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系统类热力学熵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道路交通系统的组成、特点和状态与热力学系统的相似性,应用熵对其进行描述.通过分析热力学熵的系统参数广延量(热流)和强度量(温度),用交通量、密度和速度构造了道路交通系统的类热力学熵,揭示了道路交通系统类热力学熵产生的内部机制.并通过分析熵与流和力的关系,应用熵理论建立了动态密度模型和速度模型,为交通规划和交通系统仿真提供了基本原理及理论基础,使较为松散的理论体系系统化.  相似文献   

3.
依据熵权和模糊物元理论,采用耦合协调度函数,构建了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方法的3E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以山东省2004—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山东省3E系统仍处于中度不协调发展状态,但其发展状态呈稳固上升趋势.最后,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应用正、负能谱热力学理论(PNES热力学理论),通过白矮星熵的演化对白矮星的初期演化阶段作了仔细分析,得出了白矮星在其初期收缩过程中是一个负熵系统,白矮星的演化由其正熵(电子子系的熵)Se和负熵(氮离子子系的熵)SHe之问的竞争决定,当SHe比Se增长得快时,则系统的总熵将更负,它必将更趋于有序态;反之,当SHe比Se增长得慢时,系统的负熵将减少,于是系统的有序程度将减少.  相似文献   

5.
生命系统、生态环境的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熵概念的发展,利用熵理论研究成果说明熵定律与生命系统是的相容的;阐明熵定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复合生态系统运行中的熵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系统科学领域的熵与负熵理论对复合生态系统运行进行分析 ,地球上出现的各种生态危机源于自然、社会、经济的不协调发展 ,社会经济系统过多地掠夺了进入自然界的负熵流 ,造成自然子系统的熵值增大 ,无序度增加。抑制系统熵增的途径在于调节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促进协调发展 ,其关键是培养人类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7.
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交通运输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及系统整体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给出了评价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度的计算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系统理论为依据建立了工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判别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盘锦市工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对该市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侧重于矿井系统的随机与模糊特性的分析与描述。给出了矿井随机模糊系统的定义,提出了新的矿井随机模糊系统我熵理论研究的研究领域,基本概念,函数表达式等对不同的矿井系统结构进行了结构熵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用系统的观点,侧重于矿井系统的特性特别是模糊与随机特性的分析与描述,提出了矿井系统的广义熵理论的概念、研究与应用方法.并对不同的矿井系统结构进行了结构熵──有序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城市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全球概念模型,分析阐述了城市发展环境相互作用的依存关系以及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制约影响。  相似文献   

12.
依据经济功能的分异将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3+5城市群经济系统分解为生产子系统、流通子系统、分配子系统和消费子系统. 通过构建灰色系统熵、系统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以及序参量,对该城市群经济系统演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合理性进行刻画. 研究结果表明:(1)消费市场的发育与拓展主导推进长株潭3+5城市群经济系统持续有序演进;(2)交通网络的快速完善,推进了核心区乃至城市群整体的流通系统合理性发育,对于物流、人流突出的外围城市而言,则超出了其经济总系统的整体水平,产生负荷;(3)长株潭3+5城市群消费能力不足,但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安全运行,降低城市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云物元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风险评价模型。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风险因素出发,结合《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实习期驾驶员比例等15个风险评价指标,构建“人-车-道-环”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云物元模型,解决评价指标中存在模糊性与随机性的问题,同时采用博弈论将C-OWA有序加权算子处理的专家打分值和改进熵权法求出的权重进行组合优化,围绕待评物元与风险等级之间的隶属度,计算得出风险等级。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西部某城市A道路交通系统,展开风险评价,同时将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C-OWA云物元模型和熵权云物元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得出城市A道路交通系统中各指标风险评价结果与实地走访调研结果及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且博弈论组合赋权云物元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风险评价模型更加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可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风险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与城市的关系成为未来区域发展的方向。陕甘宁地区位置特殊,由29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多指标体系,以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赋予指标权重,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对各城市交通可达性与城市活力协同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运用ArcGIS软件绘制各个城市交通可达性、城市活力以及两者耦合协调程度的分布图。结果表明:陕甘宁地区交通可达性公路系统比铁路系统更具优势。陕甘宁地区城市活力呈现以西安为中心,兰州为副中心的分布格局,区域整体活力较弱,特别是以酒泉、嘉峪关为主的河西地区,受制于地形限制距离中心城市均较远。在公路和铁路视角下,陕甘宁地区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综合活力耦合协调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区域整体协调结果极端化分布。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试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城轨次生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熵和物元理论,创立了基于熵权的可拓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计算其综合关联度,确定了城轨项目次生环境影响的质量评定等级。实践结果表明:将可拓评价法应用于城轨次生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保证主要方案排序的一致性,而且与实际测试结果较吻合。这不仅拓展了可拓学的应用领域,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城轨次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为城轨次生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熵原理及其在生命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基本物理概念。通过对克劳修斯熵、玻耳兹曼熵的讨论,得到熵的本质和孤立系统的熵增加原理,并把孤立系统的熵增加原理推广为开放系统的熵原理。指出熵和熵原理的应用早已超出了物理学的范畴,广泛应用于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阐述了熵原理在生命科学、宇宙热寂说和社会发展观方面的重要应用,指出熵和熵原理有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该文以湖北省为研究区,从城市人居生活质量、生产质量和生态质量3方面选取18个指标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湖北省17个市州2013—2018年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分异及贡献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 研究期内湖北省城市人居环境及其生活、生产和生态子系统质量总体上呈提升趋势,各地市州城市人居环境及其生活、生产、生态子系统质量的差距总体上呈缩小趋势;2) 湖北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核心集聚、局部连片”的分布特征,且研究期内鄂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改善速度最快,鄂中地区次之,鄂东地区最小;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密度、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率、公路里程密度是驱动湖北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主要贡献因子,但随着时间演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重心将由少数的核心因子向多因子共建转变.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节点城市的发展状况,按照聚类分析原理,运用聚类分析法、相关系数法、极大不相关法和征询专家意见法,选取自然生态相与人文生态相中的27个因子,构建生态宜居评价体系。引用熵值理论,采用物元分析法,联系模糊集与欧氏贴近度,建立熵权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对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整体水平为中等偏好,提升空间很大;群域内各节点城市发展不均衡,生态宜居水平差别较大,其中,郑州最好,济源、新乡、漯河、许昌次之,焦作、洛阳、开封、平顶山较差。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Baierlein猜测的反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导出了量子统计下有相互作用体系下对应的无相互作用体系的熵差的普适关系。而Baierlein不等式为它在经典统计下的特例,利用一个可解模型,举出一类违反Baierlein猜测的实例,并对其物理机制作了分析,从而否定了维持20多年的Baierlein猜测普遍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构成、规模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雷达图分析方法用以衡量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协调水平,并提出了其设施协调发展的概念与理论框架,初步探讨了交通基础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型及定量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所给模型与方法能够较好反映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及其与相关因素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