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梦”的根本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可见,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国梦”的内涵和力量。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的具体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突出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众所周知,“中国梦”包含着千万个梦,人民期盼“有更好的医疗服务”的健康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实现人民的健康梦,是各级党政机关和医药卫生单位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人自近代以来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中国梦”在内涵上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一致性,也是对两个百年主题的最新概括,即第一个百年,1840年——1949年,其贯穿的主题是,通过革命,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个百年,1949年——2049年,其贯穿的主题是,通过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5.
十七年戏剧文学创作的总体格局是“话剧——戏曲二元结构”共生互补,话剧的突出特点是日益政治化和正剧化,戏曲则基本上是“传统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三并举”和悲剧、喜剧与正剧同步发展.如果说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主要是由话剧的诞生与发展来代表的,那么,在十七年,戏曲的“推陈出新”及其文学成就对于中国戏剧现代化的意义则在话剧之上.  相似文献   

6.
朱执信主张中国要“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并行,认为革命的主力是普通百姓,“有主义”和“有希望”的现代化军队是革命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时,他还指出了经济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并具体阐述了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出了杰出贡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科学回答了“两半”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的问题,并初步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实现现化代的问题,并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回答了经济文化仍不很发达的中国如何实现跨世纪的现代化发展战略问题,并开辟了一条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保障和必然要求。辨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粮食安全的内在联系,即中国粮食安全是14亿多人吃饱吃好的重要基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组成部分、满足物质文明进而追求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以及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保障。回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粮食安全的实践历程,中国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好”、从“压产区”到“一盘棋”、从“粮食足”到“精神富”、从“重产出”到“强绿色”、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建设”的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提出了未来应从推进粮食安全由数量安全向质量和能力安全转变、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推动乡村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基于大食物观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积极参与粮食安全国际合作及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等方面努力,切实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9.
女子高等教育,灵敏地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现代化过程和现代化程度.1949年以后,女子接受高等教育有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前中国女子高等教育,还远未实现“男女平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应在21世纪获得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时期,旅游信息化发展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将在“十二五”时期建成旅游信息化公共支撑平台和旅游综合资源数据库,实现“吃住行游购娱”智慧化和“一站式”旅游服务.而三亚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排头兵,早已开始做关于“智慧型旅游城市”的梦,并正在朝着智慧型旅游城市的目标前行.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十分关注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此,他积极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和领导干部科学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先合作化,后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实现现代化,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教育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通过分析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含义,论述了教育信息化使教育产生的变革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并阐明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建设》2013,(5):10-12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五个基本要求之一,要求“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已然成为各地政府当前的主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4.
如今,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无疑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和重大战略部署."新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就是信息化,因为信息既可以与其他"三化"相互支撑,又可以贯通全部,起着"联通"作用.那么,信息化在加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如何助力"三化"发展呢?  相似文献   

15.
当前,信息化不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也必然会受到信息化浪潮的洗礼,从而使农业信息化成为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方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发展新动力,需要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本战略纲要是根据新形势对《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二五”规划更是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对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现状,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因地制宜为前提、以农业现代化为依托、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以公共财政支持为保障,积极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并以此为锲机,积极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一条区别于西方的道路,中国对于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先后主张器物现代化、制度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本文通过简述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历程,浅谈自己对于现代化以及现代化之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推力.如何实现区域高校“发展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是当前区域高校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文章提出做头脑、做质量、做特色、做服务、做机制、做素质、做文化、做投入等是推进区域高校“发展梦”的战略引擎,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由此可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领导的重视及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MIS(信息管理系统)常被称为“一把手”工程,领导的重视及管理观念的更新是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现阶段,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