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矩阵是伴随着其他理论的研究而产生的,众多数学家为其早期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西尔维斯特创用了矩阵一词,引进了与矩阵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给出了矩阵的一些重要结论与著名定理,为矩阵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On the morning of April 14, 2005, Dr. C. N. Yang, Nobel Laureate in Physics, accepted our interview in his office at the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Tsinghua University. The interview was two hours in duration and covered a variety of questions including Prof. Yang's personal experience, Nobel Prizes, Einstein's contributions and legacies, World Year of Physics,Prof.  相似文献   

4.
5.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库恩一直强调他作为历史学家的身份,并认为自己"既搞科学史,也搞科学哲学"。库恩强调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间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并需要进行合作的整体性思想。库恩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关系上的独到见解,凸显了他从科学史中呈现科学形象的独特的方法论视角和观点;他既不同于他之前的科学哲学家又不同于一般史学家的观点,使得他遭到来自双方的批评并引起诸多争议。库恩看起来部分像历史、部分像哲学的主张,使得他更像是"欧洲派的史学家,美国味的哲学家"。虽然库恩强调社会历史因素对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主张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研究科学发展等思想,已为许多学者所接受并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也导致历史主义学派对科学"历史的再现"研究工作的兴起和发展;但是,库恩的科学史学观,在科学史家中并没有真正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没有实质性的深刻影响。库恩的科学史学观,看似矛盾、实则谨慎而深刻;彰显库恩这方面的思想及其深刻性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6.
7.
8.
布哈林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杰出的科学管理者.作为政治活动家,他一生命运曲折多舛;作为苏联科学院的第一批共产党人院士,人们对他的了解则很少.他曾经担任苏联科学院自然科学和技术史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在科学史研究领域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引领苏联学者开创了科学外部史研究的新路向,为独具特色的苏联科学动力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贝尔纳是天才的科学家,物理、化学和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的先驱者。他在对英国科学传统进行总结继承和批判的同时,也对整个科学与社会的历史进行了全面考察。为了重构科学与政治的和谐,达到科学为民谋利的目的,他以苏联社会主义为模板,借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进行了科学政治学研究,形成了他的科学政治学思想,凸现了研究的基本纲领。但是,他的理论更多地表现在形式逻辑的论证上,未能对政治调控科学提出具体模型和方案。  相似文献   

11.
前红松与红松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红松(Pinus prokoraiensis Zhao,Lu et Gu)是1990年命名的新种,它与红松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对前红松与红松的木材电镜结构、同工酶活性以及叶绿体、线粒体和核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前红松管胞分子内壁具螺纹加厚;二者的POD和SOD同工酶活性有所差异;并且,叶绿体、线粒体和染色体的rbcL,nad5和4cl基因都有一定的差别.这进一步表明前红松与红松是两个不同的种.  相似文献   

12.
P.A.希伦和诠释学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伦是当代诠释学的科学哲学的先驱者之一。本文介绍了他的生平,他的两部主要著作《量子力学和客观性:海森伯的物理哲学》和《空间知觉和科学哲学》,以及他关于诠释学与现象论的科学哲学的一系列论述:(1)从生活世界、存在出发,超越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主张视域实在论。(2)强调生活世界中意向性的主客观统一,主张视角主义认识论。(3)主张诠释学的方法论、诠释学循环(或螺旋形的上升)。(4)主张海德格尔的去蔽的真理观。(5)强调意义与价值,强调比喻的作用,主张科学哲学要研究科学发现、科学伦理等课题。  相似文献   

13.
仁科芳雄及仁科研究室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激动人心的年代里,产生了许多物理学史上伟大的科学家.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年代背景,从纵向的角度介绍了"日本原子物理学之父"--仁科芳雄的科学生涯,试图从中探寻仁科研究室传统的内在源流和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16.
英国著名学者劳埃德(Geoffrey Lloyd)教授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首届“竺可桢科学史讲席”上进行了系列讲演,通过对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科学史的比较研究,阐述了他的“新科学史观”。本文试图解读他的这一新史观,进而阐发对思考“中国古代有无科学”及“李约瑟难题”等相关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剖析了卡尔·波普尔的证伪原则的前提与本质,考察了证伪方法与非充分决定性论题之间的关系,阐述了非充分决定性论题没有完全否定证伪方法的观点,重新评价了证伪方法的可行性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李约瑟与浙江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研究和宣传中国古代科技史闻名于世的李约瑟博士,曾在1944年两次访问处于抗战艰难困苦条件下的浙江大学,本对这一访问的历史背景、详细经过进行了史料发掘,并就其历史意义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
轰动国际科技界的新闻风波--舍恩(J.H. Sch?n)论文作假事件在等待了4个月调查之后总算结束了,但是它在人们的头脑中却留下了萦绕不息的印象.为什么各大媒体频频抢着在头版上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为什么学术界时时将它作为会前餐后谈论的话题?为什么中国科学院接着制定了科学道德规范?显然这不是一般的奇闻趣事,而是这类甚至更加严重的抄袭和盗版事件常有发生,泱泱科技大国--美国也发生这种怪事,见怪不怪的我国更到了需要大声疾呼和根治的时候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舍恩作假事件探个究竟,对于科教兴国的我国应该会有很大的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