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谚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文化对语言的特征有重大影响,英、汉谚语的差别自然十分明显。谚语内容精辟,寓意深遂,不仅难于理解,更难于运用得当。本文拟就英、汉谚语的特征进行阐析,以探讨其正确理解和翻译。  相似文献   

2.
浅析英语习语、谚语、典故与西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谚语和典故。这些语言单位,特别是谚语和典故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在英汉语翻译时,了解相关的社会背景、人文历史、生活形态及文化内涵是很重要的。学习这些相关的习语、谚语和典故时,不仅能够增强对中西方两种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还有助于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林瑞娟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88-188,38
任何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谚语和典故.这些语言单位,特别是谚语和典故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在英汉语翻译时,了解相关的社会背景、人文历史、生活形态及文化内涵是很重要的.学习这些相关的习语、谚语和典故时,不仅能够增强对中西方两种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还有助于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浅谈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语言活动的大环境,各种文化因素都必然体现在语言文字之中。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文章通过从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审美习惯等方面研究英汉文化差异,探讨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英、汉语中谚语的研究,探讨了谚语英译汉、汉译英的几种方法,指出谚语的翻译要充分考虑到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及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早在十六世纪末,英国哲人培根便指出:“谚语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在近代,语言学家则把谚语喻为“民族之明镜”,“语言活化石”。随着世界各国语言文化的发展,谚语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愈来愈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美国著名学者何夫曼(R.R.Hoffman)曾于1984年评述说,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英谚“业已成为语言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乃至其它众多学科的共有论题”。我们似乎可以预见,英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英谚学(English proverbology)的时代即将来临。在我国(当然包括台湾省),英谚研究尽管还处于幼年时期,但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即对英谚的定义与特点,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英语谚语在中学英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利用谚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利用谚语学习词汇和语法、利用谚语了解文化差异三个方面,探讨了英语谚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魏彦莉 《科技信息》2010,(9):255-255
谚语是人类文化最古老和最有价值的语言表现之一。它在言语中的应用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语言认知能力。谚语所表现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反映的文化内容远远超出了语言本身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作为民间智慧的结晶,谚语对研究人类的思维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对英、汉两语言中有关时间的谚语的研究发现,两民族基本都使用了隐喻性表达将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然而,由于互动体验、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两民族在对时间概念的具体认知上却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葛攀  刘洪泉 《科技资讯》2006,(18):245-246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谚语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谚语是在百姓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谚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谚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谚语时,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译者须较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谚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色彩,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这里我主要谈谈英语谚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人们称俗语为语言之花,是语言中数量多、使用面广,且已定型的语类和句类组成的一种熟语。它在人们的El常口头交流和文献资料中,发挥着其它语类和句类无法替代的作用。文章依据俗语的特性,在不同文化氛围和语境下,对藏汉俗语的翻译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英汉谚语是语言的调味品,大多富于形象色彩,具有强烈的化特征。比较和研究英汉谚语的起源、结构、形式和意义,指出其在化上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谚语。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语言和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谚语是一种常见于各种体中的学形式,它具有生动形象、音韵和谐、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富有哲理等特点。分析英语谚语的句式结构及修辞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谚语,表达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4.
相卓 《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444-1448
谚语这一传统语言形式,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通过对谚语的研究,在语言上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还能探究出两国的文化差异。文中,通过对日语中与猫有关的谚语及其汉语译文进行研究,旨在探究出其语义方面的特征,并就此弄清中日两国对于猫这种动物,在认识上的异同点,希望会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翻译此类谚语的时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指导,以相关英语谚语的汉译实例辨析为参照,从谚语与文化的关系切入,探讨了谚语的起源、形式和表达特点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可译性限度及规律,揭示了语言的跨文化交际特征,旨在探求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谚语互译的效度。  相似文献   

16.
中韩语言交际中的谚语例证分析例证可以分为三类:同形同义的原因,一是相同的文化心理背景,二是相似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同形异义的原因,一是谚语传播的讹变,二是对待相同事物的不同理解,三是相同形态的偶然性;异形同义的原因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17.
谚语是口口相传的一种文学形式,具有形象、凝练的语言特征,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人类智慧的结品。谚语扎根于生活实践之上,自然也能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社会和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分析日语谚语中与人生观联系紧密的诸多表达,旨在揭示日本人的传统人生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指出日语谚语中,比喻修辞方法使用的频率很高,日语谚语带有浓厚的民族、区域、历史、文化色彩,在汉译的过程中,要兼顾或再现谚语本身的文化寓意和比喻修辞的特殊性。对使用比喻修辞的日本谚语汉译,应把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一国的成语、谚语作为本国语言文化的表现形式,带有深刻的文化印记,而这种文化特性是外国人理解这些成语、谚语时的巨大障碍。因此,中日成语、谚语互译时,由于两国在国民性、历史、地理、自然条件、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差异,必须考虑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采用本国读者容易理解的译案。  相似文献   

20.
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中华民族总结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知识。作为语言知识宝库中的一部分,谚语以其短小精悍在现代生活中依然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并且有不少谚语背后也隐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事件的独立性是概率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教材上往往偏重于数学解释。为增加事件独立性知识的人文气息,改善教学效果,结合"百发百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和"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谚语,发掘这些谚语背后的隐含的事件独立性的表述,从而让事件独立性具有了人文气息,让谚语有了数量的科学解释。通过实际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接受起来相关的知识更有兴趣,改善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