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桂林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桂林旅游资源为例,从学术角度探讨了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并尝试对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做出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类的依据;围绕已完成普查的桂林旅游资源,对桂林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概括出桂林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桂林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白水台作为我国最大的冷泉型淡水泉华台地和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其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异常丰富,因而在开展生态旅游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该文针对白水台景区的特点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以下开发模式:钙华景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雪山和瀑布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此外对白水台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说明,以达到在保护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基础,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通常是各类自然保护区发展中难以绕过的难题。对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及各类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考察,详细考察了保护区范围内的各类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并对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分析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承载力,根据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面积法和改进的线路法结合的方式计算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保护区趋于保守的游客日承载容量为13349人次,游客年承载容量为2402820人次。  相似文献   

4.
东昌湖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东昌湖生态保护区为实例,探讨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方法依据实地调查资料,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果通过对保护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得出东昌湖风景名胜区在4景区中的综合分值最高,为0.72;其次为凤凰苑农业科技园,其综合分值为0.69;最后为姜堤乐园及梦幻乐园,分值均为0.56。结论根据实际评价结果, 认为单体发展模式与整体发展模式相结合是促进保护区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成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湿地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鄱阳湖南矶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通过分析其资源环境特点以及旅游开发现状,提出政府(保护区)、旅游企业和当地社区三位一体的旅游开发模式,并从功能分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和湿地资源环境保护等4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南矶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实施途径,以期为南矶湿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西坡生态旅游开发及保护规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白山西坡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极高品位和价值,但旅游开发不可避免会对保护区带来冲击和影响。在分析旅游开发对保护区区域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长白山西坡生态旅游开发的保护规划建议,旨在为其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对山西省垣曲县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生态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论证了其发展生态旅游的必然性,并在分析、研究垣曲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模式:自然生态景观观赏与健康体验模式、农业观赏与农家乐体验模式、科研教育与会议度假旅游模式.并探讨了这3种旅游模式在贫困山区的互动、促进关系,在充分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广州乡村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介绍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在分析当前广州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深层次开发广州乡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协调各生态旅游系统要素构建深层次开发模式,促使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保护,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休憩的天然胜地.作者根据莲花山保护区的景观资源条件,提出了在立足保护、适度开发、注重地方特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开发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设想,以自然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开展森林旅游,形成主题丰富的森林旅游产品;同时结合洮岷"花儿",开发文化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东昌湖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昌湖风景名胜区在4景区中的综合分值最高,其次为凤凰苑农业科技园,最后为姜堤乐园及梦幻乐园,进而依据评价结果,分析各景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苏茅山道教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教生态旅游是高品质旅游,是茅山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茅山发展道教生态有利于扩展茅山旅游市场,保护生态环境和道教文化设施,符合21世纪现代旅游者“回归自然”的要求和可持续旅游的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了茅山旅游的现状和设计道教生态旅游产品的原则,据此提出了茅山道教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类型和生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蔡晋 《山西科技》2007,(4):3-3,8
文章通过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利用该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条件良好,并提出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自然与人工等多方面关系,发展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规划建设北京生态旅游区 保存旅游业发展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在北京郊区建立生态区的重要性,迫切性, ,可行性以及目前北京生态旅游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协调度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国内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基于协调度理论构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从自然、经济和社会3方面入手,选取能够较好反映自然、经济、社会3者协调度的指标,作为生态型城市指标体系选择的重要标准和基本途径.结合上海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性的二级型上海生态型城市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有3个,即自然与社会协调度、自然与经济协调度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度,以及组成一级指标的22个二级指标.并且根据国内外生态城市城市建设经验,初步提出了上海2005年和2010年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业建设对绵阳市挑战西部大开发,增强农业发展的区际功能有重要意义,文章讨论了绵阳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原则,分区及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学正在蓬勃发展时期,但存在生态文学学理建构讨论中论者所用基础术语不一致、观照视阈及讨论范畴偏窄的问题。尽快厘清基础术语的内涵与外延,在研究实践中注重运用“有机的动态系统”视阈,对推动生态文学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阎雯雯  毛志睿  赵超  彭德天 《江西科学》2011,29(2):219-222,227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乡村资源正在接受着前所未有的全面挑战,乡村景观+旅游的发展模式又将有何种结果?所以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就提出了如何保护乡村景观的特色和完整性,充分挖掘乡村景观的生态和文化旅游价值,使其形成高效、完整并具有传统特色的多功能的乡村地域,这又成了当下的重中之重。以大理市洱源西湖旅游区为例探讨了在旅游开发的背景下对西湖旅游区进行详细规划以便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乡村景观资源。  相似文献   

18.
根据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内涵以及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构成,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因子是其资源空间因子,三港-黄岗山精华旅游线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空间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卡口作用,属于不完全游道;三港-黄岗山一线的日卡口承载力为1 450人次/天,年卡口承载力为359 020人次/年。这一环境承载力可作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的环境承载量限制量。  相似文献   

19.
由于文化负载词在译语中缺乏对应语,因此如何成功地翻译电影字幕中的文化负载词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文化负载词的字幕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域。以"三维"翻译原则为指导和判断标准,结合电影字幕翻译实例,探讨生态翻译学对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启示,以期获得最佳译文,从而更好地促进中英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在对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上,生态旅游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以北京郊区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应用PRA评估方法说明,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旅游是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不但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使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而且可以促使保护区达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