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郭剑丽  刘宁 《科技信息》2008,(12):202-202
为了更好地实现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设计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旅游形式,它是以人类对旅游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反思为基础的,是生态环境伦理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中的体现。生态旅游是通过旅游者在相对原生的自然区域(包括人文)进行的欣赏、探究、享受、保护自然的旅游活动,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社区提供就业和参与决策的机会,以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吉林省的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郑州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对本区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评价,并指出现阶段湿地旅游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为此,提出合理开发建议:科学制定湿地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循序渐进地构建郑州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带;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正确处理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刍议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认识不足导致旅游开发中的不当行为。已对保护区的功能造成破坏。反过来也会对旅游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摧毁旅游业。针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名牌效应、缺乏有效管理、资金缺乏、缺乏人才、当地居民参与不足、潜在客源没有得到开发、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促进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护区生态旅游人文资源利用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是人类与环境互利双赢的非常理想的共处模式.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条件制约,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生态旅游模式,要充分发挥我国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对走访10处保护区,总结各个地区不同的生态旅游模式.再结合中国旅游消费群体特殊的消费需求,分析中国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存在的矛盾.最后总结得出中国保护区生态旅游人文资源利用应该采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基础,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通常是各类自然保护区发展中难以绕过的难题。对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及各类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考察,详细考察了保护区范围内的各类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并对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分析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承载力,根据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面积法和改进的线路法结合的方式计算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保护区趋于保守的游客日承载容量为13349人次,游客年承载容量为2402820人次。  相似文献   

8.
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但在实践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原因之一是未能准确把握生态旅游的标准和特征.通过对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生态旅游的标准和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开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结为社会和谐、人的和谐与生态和谐,这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着某种统一.此外,社会和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和保障,和谐的社会环境也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具体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生物圈保护区中开展生态旅游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生物圈保护区和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论述了在生物圈保护区中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以及对其产生的正负影响,提取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矛盾十分突出。贫困与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特征与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分析三峡移民安置区土地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以小流域为单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境风险性因子,采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三峡移民安置区土地环境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巫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生态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向海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及开发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向海自然保护区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向海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水资源短缺与耕地减少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干旱区,对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使得人口~水~耕地系统失去了动态平衡,威胁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吐鲁番地区人~水~耕地系统耦合关系与其资源、环境现状,对吐鲁番地区人口、水资源与耕地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吐鲁番地区人~水~耕地协调发展系统模型。通过对该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拟,分析模拟三个子系统及耦合系统失衡的关键因素,提出调控方案,为吐鲁番地区未来的发展制定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试论攀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攀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农业发展的3个主要特色。针对该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1)建立名优行新农产品生产基地,抓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2)调整资源开发结构,进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3)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村发展与农业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人口贫困是人口经济贫困与精神贫困的聚合。三峡库区的人口贫困影响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着库区的产业发展、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与开发,衍生出诸多的社会问题,加大公共治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山区可持续发展立法已成为全新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我国学者提出制定一部《山区法》或《山区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法》。构建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先要确定山区概念并划分其范围。文章通过综合学者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角度所作出的定义,提出我国在法律角度对山区定义的缺陷,借鉴国外山区法中对山区进行定义中所采用的各种标准,结合我国山区的特殊性对其做出界定是最科学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7年和2018年鄱阳湖滨湖区永修县、新建区、德安县与庐山市4个县级行政区域的7个样本村的农户生计调查数据,依据可持续生计框架,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生计多样化指数和优势生计收入比例及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不同县域的农户生计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变化.研究结果表明:(i)滨湖区近城型比远城型村落更具生计优势,自然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存量占比较高,物质资本存量降低,人力资本较短缺,尤其是教育;(ii)滨湖区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占比增幅明显,且外出务工比例与农户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农户生计策略趋于兼农化和非农化;(iii)2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滨湖区兼农型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逐渐由单一的自然资本转变为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的综合作用; 人力资本已成为非农型生计策略的关键因素,与物质资本共同影响非农型农户的生计策略; 滨湖区农村家庭的生计和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家庭生计资本,而且还受到国家土地政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选择了适合本国特色的产业化道路,这为解决"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难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历史时期,三峡地区本土在上千年演进中曾相继生长出盐业、航运业、转输贸易、山货业、烟草业等产业,当下一些新兴产业正在培育、发展。走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化之路是解决三峡库区在"后三峡时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