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去除校办企业的种种弊端,2001年11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校企改制的必然趋势"后.许多高校都出资设立了代表学校管理校产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办企业存在校企不分、产权不清、缺乏制约和激励机制等诸多问题,高校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存量资产如何切割、增量资产如何规范和员工身份如何置换的难题.高校企业改制的关键是设立资产经营公司、进行产权界定、整合校企资源、处理好人员分流问题,从而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办企业“减量改制”模式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校办企业因属于事业单位办企业,所以与一般的国企改制相比,校企的改制还有着其不同于一般国企的特殊性,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和校园的和谐与稳定,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高校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为此,走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改革发展之路,探索形成校办企业改制创新模式就成为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必然。本文以吉林大学校办企业改制成功经验为例,对高校校办企业改制创新模式——“减量改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10月中旬,清华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清华企业集团董事长荣泳霖对在校企业改制中的工作进程进行了发布,称清华大学根据2001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清华正在推进包括产权关系,人事关系在内的一系列校企改制工作。年内将注册一家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以取代现有的清华企业集团。随后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并称清华校办企业名称中“清华”招牌年内摘掉。此消息一出,清华同方的股票连续几日下趺,校企改制又一次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那么,清华同方,清华紫光中的“清华”冠名是否真的会被摘掉?谁说了算?校企改制的试点学校为什么选择了占高校产业总产值近50%的清华北大?引起这么大动静的校企改制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出台这样一部《指导意见》?就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李志民副主任。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的政策指导下,全国各地高校推行校办企业改革改制工作从试点到全面铺开己达两年多时间了。从作者了解的情况看,部分高校对“意见”贯彻实施取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步调难以整齐划一。深究原因非常复杂。笔者想与同在执行层面的同仁们作些探讨,从实施“意见”对校企改革改制的必要性、校企改革改制面对的特殊性、校企改革改制适宜采取的多样性以及如何处理好校企改革改制与稳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谈些个人之见。  相似文献   

6.
高校企业中一些体制、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原来存在的许多问题如产权不明、校企不分、产权结构单一、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和财务管理环节薄弱等严重制约了校办企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结合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目标及原则,对校办企业进行分类改造,在改制的过程中依托高校的专业特色,加强企业核心能力建设和监管激励机制建设,有利于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在今后一年半内,完成高校全资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在高校企业中普遍建立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一年时间内,完成学校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建立经营性与非经营性资产分开建账、分别管理的制度”。这是周济部长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代表教育部对高校科技产业提出的明确要求,这一重大举措必将对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2年,教育部制定了“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校企改制工作思路,着力构建高校的投资“防火墙”,并力图将校办企业打造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开创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化新路。笔者认为,在高校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尤其不能忽视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甚至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改制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9.
后改制时代高校校办企业管理工作面临学校与校办企业关系的重塑、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打造等新的挑战和问题.重塑校企之间关系,就是打破以行政方式管理企业的旧模式,建立以产权和资本运营方式管理企业的新模式.打造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就是要科学规划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建立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决策制衡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0.
高校产业校企分开中存在的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难度大,历史关连影响重,涉及到资产、人事、财务、审计、监察诸方面,事关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的成败。应本刊邀请,南京大学施建军副校长专门撰文,精辟阐述了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的八个“分开”,对推进校企改制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浅谈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富余人员安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在2005年“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两个限时改制”的明确要求,大大推动了高校科技企业改制的进程,加快高校科技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步伐,有力促进了高校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校企改制过程中如何妥善安置高校科技企业改制产生的富余人员的安置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校办企业的改制应依法规范改制,加强对有关法律问题的保护,减少高校办企业的风险,有效规避高校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促进高校科技、教育、产业的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近年来,校办企业改制工作在我国高校相继开展。校办企业改制是强化资产管理、发挥资产效益、明晰产权关系、增强校办企业活力、保证高校资产保值增值的必然举措。企业改制的目标,就是逐步实现产权明晰、责权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13.
在校企改制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产业系统的财务会计提升为管理会计,成立计划投资部,专门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推行全面预算和财务分析,不仅十分必要,也与学校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相吻合。[编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高校企业必然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接受考验。如何扬长避短,正确定位,培育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成为高校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高校企业普遍存在着体制不健全、经营观念落后、校企文化冲突、缺乏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高校产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实施专业化、品牌化战略等措施来实现。高校企业的发展应该遵循为学校服务的原则、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的原则、专业化和高新技术化的经营原则、校企体制分开的原则、合作经营的原则,不断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高校产业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校校办企业改制人员安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积极推进校办产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学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从高校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改制中人员安置工作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安置方案,积极推进企业改制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浙江万里学院在改制和创建新型高校过程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总结,提出越是改革和发展,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创新体制和方法,务求实效。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上海市教委召开高校党政干部会.着力推进上海市高校企业改革改制和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对已全面展开的上海市高校企业改革改制工作进行了总结。各有关高校在完成校企管理体制总体规划方案制定的基础上.已转入全面的清产核资工作阶段.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上海市教委主任沈晓明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  相似文献   

18.
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从高校资源与企业优势出发,对校企对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采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企业指导”的教学方式,探索如何在校企对接中学校、企业、学生三赢,以求实现资源共享,该举措使学院的教学体系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目前运行的“订单培养”、“企业冠名”、“半工半读”等校企合作实践模式来看,还存在体制机制不顺、实习安全保障制度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应充分调动政府、学校、企业的力量并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定相关制度,优化相关保证机制,以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学校党的建设要围绕学校改革和发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来进行”,这为高校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一、充分认识做好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对做好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认识,为做好这项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就全国范围来讲,各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是不平衡的,有的高校做得很好,初步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有的对这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