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解决当前通信系统干扰信号分离方法存在的误码率高、通信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机通信干扰信号分离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当前计算机通信干扰信号的分离研究现状,指出其局限性;然后建立计算机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并采用神经网络对计算机通信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优化控制,将干扰信号分离;最后采用仿真实验对其有效性和优越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计算机通信干扰信号的准确分离,提高了输出信号的信噪比,降低了通信系统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基于计算机局域网仿真通信网络的方案,涉及对通信网络运行模型的分析、仿真系统在局域网上的实现途径以及进程间同步方法。运用简化的虚拟时间算法实现了SDH单环网的仿真系统。系统采用CSMA/CD局域网计算机平台,以C为开发工具,TCP/IP为计算机通信的访问接口。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计算机之间的有效通信速率不低于1Mbit/s。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在CDMA蜂窝通信系统中采用终端间直接通信模式的无线接入方式。提案方式中,相距较近的通信终端采用小功率发射的直接通信模式,谋求减轻同信道干扰、增加系统的通信容量。通过计算机仿真证明了提案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数控机床仿真软件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用鼠标击屏幕上的按钮,去执行相应的机床动作,用程序实现仿真目的,在教学中,真实感不强。本文设计了一个实际的数控机床面板电路,采用单片机与计算机通信方法,将面板按键信号传送至计算机,设计新颖实用性强,投入教学达到了较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仿真技术已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手段之一。介绍了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各种计算机仿真工具特点,并以2FSK信号的调制为例,详细论述了利用matlab、systemview、flashmax等常用软件仿真通信原理理论的过程,最后通过比较,总结出常用仿真软件在通信原理课程中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6.
基于提供一个足够低的通信中断概率是任何一个实用的通信系统所必具的性能,提出了一个简略的平流层蜂窝通信模型.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平台运动对移动用户的通信中断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大小区半径,可使平台不稳定造成的通信中断概率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7.
平流层平台稳定性对蜂窝移动通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提供一个足够低的通信中断概率是任何一个实用通信系统所必具的性能,提出了一个简略的平流层峰窝通信模型,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平台运动对移动用户的通信中断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大小区半径,可使平台不稳定造成的通信中断概率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8.
针对xDSL传输率较低、传输距离较短的现状,提出了将非正交多重调制(NOMM)技术应用于xDSL中.对NOMM技术在xDSL信道的应用作了全面的计算机仿真研究,并对影响NOMM通信系统传输特性的串音模型展开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NOMM通信系统在传输率与传输距离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思维系统模型和工作日行为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思维活动是很难仿真的,它要同时处理海量的随机生成或其行为生成的信息.作者提出一种简单的思维系统模型用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给出了一种工作日行为的计算机仿真.这个思维系统主要由记忆、知识库、学习系统、运算和认知系统、决策系统、通信和神经网络系统组成.思维活动主要由所有子系统的行为构成.采用这个思维系统模型对人的工作日行为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TMS320C32与计算机通信的两种方式,根据其独特的硬件结构设计出了适合TMS320C32与计算机通信的电路与软件,得到了设计程序与硬件电路.经调试、仿真,证明其设计合理、语言简练.  相似文献   

11.
于群  毕鹏  武传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2):4760-4768
针对传统继电保护教学实验仪器功能单一、造价昂贵等常见问题,设计了基于计算机MATLAB软件和数模转换输出硬件系统的继电保护仿真实验平台。依靠MATALB强大的仿真运算和程序处理功能,通过高性能的数/模(digital/analog,D/A)转换模块和功率放大电路,将灵活的电网模型仿真模拟量传送到待测继电保护设备中,并将设备动作信号收集并反馈;为解决仿真算法引入的系统外部误差,设计了基于小波理论的信号重构方法,使信号稳定的进行转换和输出。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在消除解法器引入的误差时,所提方法明显优于常用滤波方法。最后通过实际微机保护测试实验验证了该实验平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实验课程是在专门的实验室中进行, 由于时间和设备等因素的限制, 实验效果不理想, 为此, 研发了一套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系统。该系统根据某校实验设备进行设计, 系统遵循面向对象技术规范, 采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进行建模, 利用通用语言VC++, 实现了虚拟实验系统。经过两届学生共327人的实际操作, 满意率达到81%, 为高校的虚拟实验室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求变风量空调末端双闭环串级控制模型的节能策略,通过设备选型、方案对比等过程确定温度传感器Pt100、风速传感器西门子QVM62.1、CPU224XP及西门子执行风阀L680t40为主要元器件,进行变风量末端半实物仿真控制器设计。结果表明:下位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上位机PC端能够基于PC Access软件实现通信,并通过LabVIEW实现监控管理功能。可见设计仿真开发的空调末端控制器能够与实验研究平台实现互通,进行双闭环串级的空调末端性能研究,从而为智能建筑节能降耗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电在不断地升级换代.而目前很多的硬件实验还基于DOS平台,有些虽然基于WINDOWS平台,但应用面向对象的语言编程实现实验仪和计算机进行通信的实验很少,这严重地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落后的现状,加快普及面向对象的语言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该文用面向对象的语言Visual C ,对现有基于DOS的实验仪器进行编程,实现计算机和实验仪串行通信,从而解决了硬件实验在Windows平台下用面向对象的语言进行实验编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环境温湿度测量布设线缆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JN5139-Z01-M01模块作为测量单元的芯片,使用盛世瑞恩公司的SHT15传感器对环境温湿度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传送到以JN5139-Z01-M02为芯片的网络协调器中.网络协调器将数据传送到上位机,实现了...  相似文献   

16.
仿真实验在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开发项目之一,应用FLASH动画制作技术,在计算机里构造出虚拟的固体力学实验系统,通过虚拟实验设备以及仿真实验过程,以人、机交互学习方式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为计算机辅助力学实验,实现网上教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信装备备件保障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运用建模仿真技术对其性能研究的适用性及有效性。针对两级备件保障体制下备件配置问题,在分析通信装备备件保障流程的基础上,以备件利用率及故障装备修复率为输出指标,利用Arena仿真软件建立了基于流程的通信装备备件保障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例,分析了不同备件配置策略对备件利用率及故障装备修复率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也表明:相比传统建模方法,在描述备件保障过程中变量的随机特性及系统的动态行为方面,Arena软件有显著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进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性能并降低其运营费用,采用改进的并行遗传算法,对计算机网络中容量与流量分配问题进行了优化,比较了不同算法所得到的网络运营费用.大量的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迅速地求出全局近似最优解,并且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解的质量能大幅度地提高.这对于减少网络运营费用及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在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它网络的规划设计、性能优化及评估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水下目标定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水下目标的定位和跟踪、水声对抗等水声领域,其系统主要由水声浮标阵、中继站和基站等构成,浮标与基站的通信通过无线网桥进行传输。为了提高该系统的通信可靠性和智能性,采用ARM板作为中继站和通信服务器,以一台电脑作为基站的显控机,一台电脑模拟浮标,设计了一种水下目标定位系统通信模拟系统,其中ARM板搭载LINUX嵌入式系统。该模拟系统可以实现基站和浮标之间的中继通信,完成从基站显控端发送各种命令和参数到ARM板,ARM板进行中继转发给浮标,浮标收到命令后进行响应,并回传相关数据至基站显控端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低网络的运营费用与改进网络性能,首次采用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高效的现代超启发式搜索方法——禁忌搜索算法求解计算机通信网络中链路容量与流量分配(CFA)问题,讨论了计算机通信网络中链路的固定费用、时延费用与可变费用对运营总费用的影响.大量的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不仅验证了禁忌搜索算法对求解CFA问题的有效性,而且与传统的拉格朗日松弛及子梯度寻优算法相比,解的质量有大幅度提高;与遗传算法相比,对大规模或负荷很重的网络,该算法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