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器件终端处的界面电荷密度是一个影响场限制环终端增压效果的敏感参数,尚无准确的测量方法,本文用数值模拟方法算得了环电位的理论曲线,用实验测量了环电位实验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拟合理论和实验环电位变化曲线而得到实际器件终端处界面电荷密度的方法,可成为考核设计,指导工艺的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给出实验示意图的基础上,分析了在演示“跳环”实验的过程中,螺线管中交变电流的磁场与铝环中感生电流的磁场在方向上的关系,计算并阐明了,铝环与螺线管相互作用的平均力是斥力,解释了铝环向上跳起或悬浮在螺线管的上方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对牛顿环实验精度分析的商榷田明丽(物理系)0引言牛顿环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很多,现行教材多采用逐差法及作图法,除此之外.许多文献还介绍了用加权平均法和最小二乘法来处理数据.评价这些数据处理方法的合理性,需要对实验测量精度进行分析.牛顿环实验采用逐差法计算...  相似文献   

4.
对水平井段偏心环空中幂律流体和宾汉流体轴向流层流流场作了理论分析。把偏心环空视作变外径的同心环空,根据同心环空中流场分布规律,导出了水平井段偏心环空中轴向流速、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分布的数学表达式,并结合实验用非牛顿流体钻井液,绘制了各参数在偏心环空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曲线。解释了水平井段钻具的正偏心不利于岩屑携带的原因,并用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初步建立了水平井段同心环空中层流螺旋流的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5.
环筋对加筋壳体振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弹性薄壳理论提出分析任意边界条件下,环加筋壳体振动特性的改进方法,系统分析了环筋尺寸和数目变化及环筋偏心对环加筋壳体振动特性的影响。与有关文献的模型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三副双合环电测数据验证,实测应变与计算结果相一致,另外,在结构上,凹槽处转角半径取R=1mm,经四副双合环的爆破实验,证实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红霉素A9-肟羟基的醚化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种烷氧基环己烯(1-异丙氧基环己烯,1-乙氧基环己烯和1-甲氧基环己烯)对红霉素肟的羟基加以保护,同时与醚化剂2-乙氧基丙烯作了比较,反应在二氯甲烷中进行,盐酸吡啶作催化剂,实验发现,1-异丙氧基环己烯和1-乙氧基环已烯的保护比较完全,并对后者进行了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8.
张勇  孟建新  徐杰  郭霞 《科技咨询导报》2010,(8):251-251,253
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是大学物理实验中一个基础光学实验,该实验用牛顿环产生的等厚干涉条纹来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这种测量方法适用于测量很大的曲率半径。本文阐述了牛顿环干涉原理,解释了牛顿环实验图样并就牛顿环实验中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一些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制造特大型高性能铝合金锥环的新工艺,即锥形镦粗、锥形冲孔、锥形环锻、锥形环锻冷变形、特种熔铸工艺、特种热处理(四锥两特)工艺.运用该工艺制造航天工业重要零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常规工艺相比,该工艺节省金属50%以上,锥环综合性能提高30%,锥环使用的主受力方向(高向)的塑性指标提高100%  相似文献   

10.
实验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离子对八元瓜环的溶解性有影响。在测试浓度范围里,随着过渡金属离子溶液浓度的增加,八元瓜环的溶解度逐渐降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表明八元瓜环单晶中含有金属离子,但是晶体结构测定仅找到八元瓜环的结构,尚未发现八元瓜环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自组装结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分形理论计算不同颗粒含量砂土的粒度分维值,开展降雨条件下砂土泥石流启动模型试验,分析试验现象、位移场及含水率变化情况,总结分形特征下泥石流的启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粒度分维值随细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坡体发生明显现象的时间越早,泥石流启动的总体历时越长。分维值较大时,以坡表侵蚀破坏为主,坡表整体位移均匀,启动历时长;雨水分布不均匀,滑动带内外含水率差异显著,持水时间长;分维值较小时,以滑坡型破坏为主,启动历时短,产生位移大;雨水运动以渗流为主,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滑动带内外含水率差异减小,持水时间逐渐消失。分维值大小适中时,以过渡型破坏为主,泥石流启动时位移最小,历时较长,灾害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12.
着重研究了金属离子注入合成表面优化复合层的机理和纳米相镶嵌结构形成,探索了注入和退火过程中纳米结构和相变过程,讨论相变机制.实验中发现用较低束流密度的Mo离子注入钢明显地改变了钢表面的结构,可使钢表面晶粒细化,使阻止位错移动的晶界数量增多;可在钢表面形成Mo原子超饱和固溶体;随所用的束流密度的增加,注入时表面温度升高,注入的Mo原子将与钢中的铁原子和碳原子化合而形成纳米尺寸的析出相.这些弥散的析出相在钢表面形成了弥散强化.用低束流密度注入后经过退火,在钢表面也形成了纳米尺寸的析出相,从而增加了表面弥散强化的效果.随退火温度的增高,纳米析出相将会聚成大一些的纳米颗粒,颗粒之间互相连接而形成网状结构,这将会进一步增加表面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超声一紫外法测定土壤中石油类物质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三氯甲烷作为提取剂抽提土壤中的石油类物质时,最佳超声提取条件是:超声波功率为25W,室温下超声提取15min,每个样品提取2次,每次加入提取剂20mL。将提取物中的溶剂蒸发后,用石油醚溶解残余物,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相对标准偏差为180%,加标回收率为953%,最低检出限为0.003mg/g。  相似文献   

14.
西藏措勤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措勤盆地位于西藏冈底斯地块中西段,是在古生界褶皱基底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中-新生代盆地.通过对措勤盆地内发育的构造、地层、岩石及沉积相综合分析,讨论了措勤盆地与喜马拉雅构造带和班公-怒江构造带的对应演化关系,反演了措勤盆地的地质发展历史.其演化经历了盆地基底形成阶段(D-P)、复合弧后盆地演化阶段(J-E2)和高原隆升盆地消亡三个阶段(Es-现今).  相似文献   

15.
经济树种苗木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人工熏气箱法研究了我国北方主要经济树种苗木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抗性,结果表明:在同等浓度下,对二氧化氮的抗性要比二氧化硫强;两种污染物对植物的伤害症状有所不同;对二氧化硫的抗性以银杏为最强,与白蜡树相当,其次为海棠果和杜梨,桃树的抗性最差,与樱花相似,而针叶树的抗性明显要低于阔叶树;对二氧化氮的抗性以银杏为最强,与悬铃木相似,其次为杜梨、柿树,无花果和杏树最差,针叶树的抗性较强.研究结果为经济林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PVC片材脆断机制的探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探查已损坏的PVC薄片脆断机制的方法.用FT-IR,X射线萤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XRD)仪,热分析仪,拉力试验机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易断的PVC片材(A)和不断的PVC片材(B)的组成,结晶度,软化点,力学性能及表面形态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①A和B都是由PVC树脂,含酯增塑剂以及少量有机锡、含硫的光、氧稳定剂及TiO2的白色遮盖剂组成的多元复合体系[1].不同的是增塑剂质量分数[2]A是10.42%,B是15.5%;②A的结晶度是13.3%,软化点是64.2℃;B的结晶度是5.6%,软化点是56.5℃;③A的织态结构是高度取向的且在平行取向方向存在小于1μm的多条细裂纹.其纵向抗张强度是55.38%,横向抗张强度为41.6MPa;④B是"毛毯"织态结构.其纵向抗张强度是67.24MPa,横向抗张强度是64.25MPa.文中对A类片材断裂的机理进行了讨论.该片材主要是本体材料塑化不好又进行单向过渡取向造成.  相似文献   

17.
经测定苦荞蛋白质含量为10.18%,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13.7%mg/gprotein。其限制性氨基酸仅为苏氨酸一种,苦荞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为88.5分。苦荞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铁为32.8,锰为12.5,锌为21.4,铬为2.54,钼为1.66,锗为4.2,铜为4.3,钙为127(单位均为ppm).总黄酮含量为110mg/100g。苦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对中老年人具有多种预防保健功能,是一种急待开发利用的天然营养保健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18.
马齿苋多糖的提取与其单糖组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苯酚硫酸法对马齿苋多糖含量进行坝测定,设计正交实验确定马齿苋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马齿苋多糖的含量高达9.23%。将其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分得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411KD的多糖,进行理化性质试验测试,并利用纸层析和气相色谱对此马齿苋多糖中的单糖组成作了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其他单糖没有检出。  相似文献   

19.
钢板冷却工艺是影响钢板质量的重要因素。对钢板在某一风冷环境中的冷却过程进行研究,采用ANSYS软件建模,并对钢板的冷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钢板冷却过程的温度分布规律。远离钢板芯部温降较快,角部温降最剧烈,给出了采用活动挡板遮蔽形式的钢板沿宽度方向的均匀冷却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超声降粘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了超声对原油的降粘效果,比较了不同含水率时超声对原油降粘作用的大小,发现原油含水率为32%时,降粘率仅为22.4%。含水率为50%时,降粘率可以达到83%,但此进形成的乳状液不稳定,在原油中掺入表面活性剂,再经超声处理后,形成的乳状液比较稳定,其粘度也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