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堇叶碎米荠人工补硒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设施无土栽培和露地土壤栽培,以亚硒酸钠和硒肥作为外源硒,研究不同亚硒酸钠浓度和硒肥施用量对堇叶碎米荠的产量、有机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棚栽培条件下,使用160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植株淋施,堇叶碎米荠原料的产量与有机硒的含量均最高,分别达到2.25 kg/7.2 m2和1399.59 mg/kg.且与其它各处理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叶面施硒对大蒜生理特性、含硒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进行大蒜叶面喷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硒浓度500mg/kg时,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强,且一定的硒浓度可提高大蒜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施硒大蒜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含量提高,且有机硒的转化率与硒浓度增加成正比;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含量在硒浓度10000mg/k时迭最高;≤10mg/kg的低浓度硒有利于大蒜产量的增加;综合各因素,大蒜叶面积施硒以不超过1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3.
外源硒对胡萝卜生理生化特性、富硒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NasSeO3)进行胡萝卜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研究硒对胡萝卜硒富集、产量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明显提高胡萝卜中各形态硒含量,随施硒量的增加,有机硒转化率随之上升;其全硒、有机硒含量在最大处理浓度(500mg/kg)最高,分别是CK的15.9和26.6倍.施硒除在个别硒浓度提高SOD和CAT活性外,其余浓度酶活降低;施硒低于10mg/kg时有利于胡萝卜叶绿素合成;硒对胡萝卜光和速率则表现负效应.施硒胡萝卜产量较对照降低未达显著水平.综合分析硒对胡萝卜含硒量、产量及其生理生化、以及对人、畜食用的安全性,施硒量以不超过1.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的富硒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亚硒酸钠(Na2 SeO3)为硒源对黑木耳进行富硒发酵,以获得富硒黑木耳发酵液,为有机硒多糖等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用3种不同碳氮源培养基26℃于200rpm进行液体发酵,在不同时间测定黑木耳菌丝体多糖含量和生物量,确定了最优培养基(每升)为葡萄糖20g,豆饼粉5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2g.在优选培养基中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黑木耳进行富硒发酵.结果与不添加亚硒酸钠黑木耳发酵液相比,在硒浓度为10-50mg/L时,黑木耳菌丝体的硒含量和生物量及发酵液多糖含量均随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50mg/L时,硒含量、生物量和多糖含量达最高,分别为10.48μg/g、9.37g和L20.3g/L;当亚硒酸钠浓度高于50mg/L时,菌丝体硒含量降低,生物量、多糖含量亦下降.结果表明,黑木耳具有较好富硒能力,但培养基中亚硒酸钠的浓度会影响发酵液中多糖含量和黑木耳菌丝体的富硒效果.与不添加亚硒酸钠黑木耳相比,添加适量亚硒酸钠有利于黑木耳菌丝对硒的吸收利用,并可促进黑木耳生长和多糖含量的提高;但过量添加,则可抑制黑木耳生长并降低多糖含量和对硒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亚硒酸钠对‘绿岭’核桃种仁抗氧化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富硒核桃生产中合理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以15年生‘绿岭’核桃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在果实成熟期采集果实,测定种仁抗氧化酶活性及果实品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促进了核桃种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提高,减少了丙二醛(MDA)在植株内的累积,提高了植株的抗氧化性;种仁SOD、POD、CAT活性分别以喷施200、80、120 mg/L亚硒酸钠处理最高,活性分别为2.65、9.30、246.98 U/(g·min),较清水喷施的对照(CK)分别提高61.59%、31.54%、104.89%;亚硒酸钠喷施质量浓度为120 mg/L处理时,种仁MDA含量最低,为2.27 μmol/g;叶片喷施亚硒酸钠溶液后,提高了核桃坚果产量,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60 mg/L时,核桃单果质量最大,为13.42 g,较CK提高了6.85%;种仁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总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在叶片喷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120、80、120、200、120 mg/L时达到最大值,质量分数分别为2.41%、0.88%、0.84%、23.09%、70.70%;叶片喷施亚硒酸钠显著提高了核桃种仁内硒含量(0.10~0.16 mg/kg),达到了富硒农产品标准;种仁硒元素含量与种仁SOD活性、产量、单果质量、纵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89、0.92、0.91、0.77。【结论】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可提高核桃单株产量,可显著提高单果质量、横径、纵径、侧径等外在品质,并显著提高种仁硒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蛋白质、脂肪含量等内在品质,可提高种仁的抗氧化性。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表明,叶面喷施120 mg/L亚硒酸钠,核桃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6.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盆栽茶叶硒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盆栽龙井43和白茶中硒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硒酸钠能明显提高茶叶含硒量,提高幅度跟亚硒酸钠的喷施浓度有关,当硒肥浓度为240μg Se/mL时,龙井43在春季可到最高的445μg/kg,夏季白茶中硒含量最高可达486μg/kg,都能达到富硒茶的标准;硒含量的变化也跟采摘时间和茶叶品种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叶面喷施硒肥在低硒地区生产富硒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富硒黑木耳菌丝体,以亚硒酸钠为硒源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高产菌株G6进行富硒发酵条件优化.以菌丝体性状和菌丝体硒含量为指标考查不同硒质量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并确定最适硒质量浓度;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G6菌株液体富硒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培养基中硒质量浓度<50 mg/L时,菌丝体的硒含量随硒质量浓度的提高而提高;硒质量浓度为50 mg/L时,菌丝体硒含量最高,为8.5 μg/g;硒质量浓度>50mg/L时,硒含量不升反降.表明适量亚硒酸钠有利于菌丝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过量添加时则抑制菌丝体生长,不利于菌丝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优化后的富硒黑木耳G6菌株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为硒质量浓度50mg/L,玉米粉15 mg/L,豆饼粉20 mg/L,装液量200 mL/500 mL三角瓶,转速160 r/min,25℃发酵培养6d.发酵液中菌丝体硒质量分数达到9.2 μg/g,发酵液多糖质量浓度可达3.7 g/L.  相似文献   

8.
选取新鲜胡萝卜的形成层为试验材料,研究亚硒酸钠对胡萝卜愈伤组织诱导形成的影响.在添加2.0mg/L 2,4-D和0.8mg/L 6-BA的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0.5,1.0,2.0mg/L的亚硒酸钠诱导培养愈伤组织,观察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并计算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同时测定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指标,包括总抗氧化能力、GSH-PX活力、SOD活力、H_2O_2浓度、MDA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亚硒酸钠浓度为0.5mg/L时,胡萝卜愈伤组织被有效诱导,愈伤组织生长状况最佳,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将雌性受孕大鼠分别以三个剂量O.5mg/kg、1mg/kg、2mg/kg的亚硒酸钠,在妊娠的第七天和第十一天经口灌胃,在妊娠的第二十天处死孕鼠;取出胎鼠进行检查,与以蒸馏水灌胃的对照组比较,发现亚硒酸钠对雌性大鼠的致畸胎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诱变菌株HXS-02为出发菌株,以菌株的生长、总硒和有机硒质量浓度及产率为指标,考察无机硒添加方式及还原型辅酶Ⅱ(NADPH)或果糖的添加对酵母富硒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富硒培养时加入亚硒酸钠的适宜时间和适宜质量浓度分别为8 h和62.5 mg/L,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至24 h,菌株的干质量浓度和富硒能力最好,总硒产率和有机硒产率分别达到(8 760.7±50.6)μg/L和(8 573.5±46.5)μg/L;NADPH和果糖的添加可显著影响菌株的生长和富硒能力,在无机硒添加的同时向培养基中添加NADPH至浓度为0.20 mmol/L或果糖至质量浓度为6 g/L后,菌株的总硒产率和有机硒产率与未添加的菌株相比,分别增加了32.6%~42.6%和38.1%~51.5%。以上研究表明,适合的无机硒添加方式并辅以添加适量的NADPH或果糖,可以有效促进酵母转化无机硒为有机硒的能力,提高富硒酵母总硒和总有机硒的产率。  相似文献   

11.
硒酸酯多糖和亚硒酸钠抗白血病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MTT比色分析法和细胞克隆形成法比较研究了有机硒化物——硒酸酯多糖(Kappa-selenocarrageenan,KSC)和无机硒化物——亚硒酸钠(Na2SeO3)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KSC和Na2SeO3体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均对K562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有剂量反应关系(p<0.001);K562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群体(克隆形成细胞)对硒的抑制作用更敏感;KSC的抗白血病效应明显高于含同样硒量的Na2SeO3,KSC的作用约为Na2SeO3的5倍.本研究证明药理剂量的硒可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有机硒比无机硒具有更高的抗白血病活性  相似文献   

12.
硒化壳寡糖的合成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硒酸钠和壳寡糖为原料,合成了硒化壳寡糖,产率为37.26%,硒含量为9.02mg/g。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两种表征手段,证实了硒化壳寡糖的合成。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及总抗氧化能力试剂盒测定硒化壳寡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硒化壳寡糖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硒化壳寡糖的抗氧化能力高于壳寡糖。1mg/mL的硒化壳寡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0.27%,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38.68%,总抗氧化能力为0.617单位/mL。本实验为研究低毒性、有效的有机补硒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叶面喷施补硒盆栽白肋烟叶中硒的赋存形态和含量分布,结果表明:叶片吸收的无机硒进入白肋烟体内代谢、转化为多种形态有机硒,叶中的核酸、多糖和蛋白质结合硒是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分别占总硒量的74.54%,10.95%,2.30%,生物大分子有机硒占总硒量的87%以上;在蛋白质的分级盐析组分中,其硒的分布为:D>C>B>E>A(即80%、70%、60%、95%、50%硫酸铵饱和度),分别占蛋白质结合硒的41.05%、26.49%、21.46%、12.81%、0.25%.  相似文献   

14.
以亚硒酸钠和党参多糖为原料合成硒化党参多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其中硒的质量分数为25.92 mg·g-1。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两种表征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硒化党参多糖的合成。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硒化党参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实验设置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硒化党参多糖的抗氧化能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高于党参多糖。2.0 mg·mL-1的党参多糖和硒化党参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7.05 %和54.46 %,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0.20 %和61.75 %。为进一步研究硒化党参多糖作为抗氧化能力较强的食品和药品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次精馏耦合提取新工艺提取了红皮洋葱精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红皮洋葱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工艺下可制得洋葱精油,得率为0.033mL/kg。在洋葱精油中鉴定出14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70.2%。所制备的洋葱精油中主要物质为含硫化合物(w=62.1%),含硫化合物相对干物质的含量大于0.189g/kg,此外还有少量的酮类和醛类化合物。对洋葱精油提取工艺的评价应从精油得率及其特征风味物质硫化物的含量两个方面考察。实验所用洋葱品种在单次精馏工艺下无法提取出洋葱精油,表明提取工艺及洋葱品种对二者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青海高原土壤中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海十六个土类土壤中硒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土壤剖面硒平均含量差异显著。以沼泽土最高。黑毡土最低;各地区表层土含硒量以柴达木盆地细土沉积带至中心地区,祁连山南麓、等大部分地区较低。总体评价,青海省属低硒区域,但多数土类表层土硒的平均含量高于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