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利用ITS序列对竹亚科13个属76个竹种进行DNA条形码分子鉴定.该研究提取慈竹属、刚竹属、箬竹属、唐竹属、矢竹属、大明竹属、赤竹属、巴山木竹属、倭竹属、短穗竹属、簕竹属、酸竹属及少穗竹属共13个属62个竹种DNA,对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14条ITS序列共76个竹种序列用Clustal X软件比对,再利用MEGA6.06软件构建K2P距离法的NJ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种内遗传距离为0~3.907,平均遗传距离为0.370;种间遗传距离为0~4.394,平均遗传距离为2.287,种内遗传距离远小于种间遗传距离.ITS序列可用于竹类资源的物种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笔者在进行本省箣竹属植物分类研究中发现的3个新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竹亚科少穗竹属1新种、1新变种和1新组合。  相似文献   

4.
以黄脊雷蓖蝗为外群,选择20个形态性状对竹蝗属10个种(亚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并据此探讨了其区系形成.结果表明:竹蝗属可以分为长翅和短翅两个类群,短翅类群包括蒲氏竹蝗、黑翅竹蝗和思茅竹蝗;形态分类中归为短翅类群的贺氏竹蝗是长翅类群中的一个高度特化的种类;中国的西南地区是竹蝗属的分布中心,同时也是其起源和物种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5.
园林竹类植物叶的热值和灰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21种园林竹类植物叶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类植物叶的灰分含量较高,在10.02% ̄23.02%之间,竹类植物叶的干重热值在16597.1 ̄19.199.0J/g之间,去灰分热值在20352.0 ̄22.361.J/g之间,Ce竹属的大佛肚竹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均是最低,竹类植物叶的干重热值(Y)与灰分含量(X)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相关方程为:Y=-209.24X+2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竹类植物的新记录和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江苏省自然条件优越,竹种资源比较丰富,但在林业生产上除毛竹、刚竹、淡竹外,对其他竹种了解甚少。虽然几年前南京大学,南京林学院、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先后对江苏省的竹子分类做了不少工作,但均未系统全面的调查,遗漏较多。近年来,南京林学院和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受江苏省农林厅的委托,对全省竹种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野外工作历时两年,调查了28个市、县的野生,栽培、山区、平原以及庭园观赏竹种(但不包括南京林学院、南京菊花台公园以及中山植物园引入栽培的竹种)。经我们研究鉴定,江苏省的竹种共有10个属和55个种及种下分类单位。其中有些竹种是江苏省过去未曾记载报道过的,个别竹种甚至在国内也是初次被研究。为了生产单位和科研机关及早了解和掌握江苏省的竹种资源,现将这次调查所发现的新记录的竹种和新种以及分类上需要订正的竹种简要报道如下,以供参考。为了节省篇幅,凡国内文献已有形态描述的竹种,本文只列参考文献,不作形态记载。  相似文献   

7.
中国竹亚科杂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玉山竹属(Yushania)、拐棍竹属(Fargesia)及与之有关属的界限,另外发表七个新种,一个新变种及六个新组合。  相似文献   

8.
秦岭大熊猫主食竹的分类学研究(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理清秦岭地区大熊猫最集中分布的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陕西周至县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的种类和分布区域。方法采用常规的植物分类学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室内标本鉴定、查阅有关标本室的标本及文献资料考证,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类学研究。结果这两个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3属、5种,其中巴山木竹Bashaniafargesii和秦岭箭竹Fargesia q inlingensis为该区域内分布面积最大的竹种。结论在这两个保护区内,巴山木竹和秦岭箭竹是大熊猫最主要的主食竹种,龙头竹Fargesia dracocephala和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次之。为进一步研究大熊猫主食竹种提供了基本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RAPD看肿节少穗竹的分类地位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RAPD的实验方法,研究了肿节少穗竹(Oligostachyumoedogonatum)与4个近缘竹种的关系。通过对RAPD数据的转换统计和数量分类运算,得到了有关的相似系数表,再根据相似系数表用UPGMA聚类法构建了亲缘关系树状图。初步结果显示:肿节少穗竹在DNA水平上,与本研究所用的同属及其邻属——酸竹属(Acidosasa)的其它物种存在明显差异。此外,文中还对肿节少穗竹的分类地位、少穗竹属(Oligostachyum)和酸竹属的关系作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生物系植物专业结合《中国植物志》第八卷竹亚科的编写工作进行科学研究,近几年曾先后到广东、湖南、四川、福建、江西、江苏、上海等省市进行调查和采集、查看了大量的竹子标本,同时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整理和编写过程中,发现了若干新的竹种。狭叶倭竹和大节刚竹二个新种确定后经有关专家审查,确认该二新种能够成立。兹将新种的鉴别特征报导如后,全文将另行发表。狭叶倭竹新种 Shibataea lanceifolia C.H.Hu sp.nov.  相似文献   

11.
青篱竹属及其在中国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青篱竹属Arundinaria Michaux在竹亚科的分类研究中是一个有争议的属;特别是东亚是否有该属竹种的分布,长期以来存在很大的分歧意见。目前许多竹种在分类学上的混乱多与青篱竹属有关。作者根据几年来的调查研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使竹亚科中的青篱竹族各属更符合自然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12.
乡土文学创作日益陶醉于苦难叙事,其本质是作家对现实矛盾的技巧性躲避。阎连科的创作曾一度迷恋狂想中无望的乡村苦难,《受活》则显示了些许危机消解的转型。对乡土中国的困境与残缺生活展开极端描写的背后,呈现的是作家面对这个时代内心的荒凉。进入批评家的视野并且满足商业化要求的欲望在日益压榨着作家的心灵空间,在文学上表现为一种冷漠的美学征兆。阎连科小说创作的转型表明,作家不应放弃对人生的希望和对世界的敬意,从而走出对苦难失真造作的阴影。  相似文献   

13.
简要评述了中国枝角叶蜂族以及丛林叶蜂属 Driocampus Zhang, 厘订了枝角叶蜂属已知种, 描述了 1 个新种:短尾枝角叶蜂 Cla dius similis sp. nov. . 原放在枝角叶蜂属内的 Cladius cornicularius Zhelochovtsev 1952, C. corniger Zhelochovtsev1952 and C. nubilis Konow 1897 等 3 个种被移入拟栉叶蜂属内,建立了 3 个新组合: Priophorus cornicularius( Zhelochovtsev 1952) ,P. corniger ( Zhel. 1952) , P . nubilis ( Zhel. 1952) .三突枝角叶蜂 Cladius difformis ( Panzer) 为中国新纪录种.编制了枝角叶蜂族已知属及枝角叶蜂属已知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
贵州西部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西部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得出具有较好观赏价值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101科399属835种,裸子植物6科,10属12种,被子植物95科,289属,823种,竹类4属11种,藤本54属153种(含变种、亚种)。分析了贵州西部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为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伯象瓢蜡蝉族Parahiraciini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蜡蝉总科Fulgoromorpha,瓢蜡蝉科Issidae,目前全世界包括12属29种。本研究对伯象瓢蜡蝉族Parahiraciini的分类概况进行了系统回顾,编制了该族的分属检索表,给出了该族所有属、种的名录及地理分布,并绘制了伯象瓢蜡蝉族Parahiraciini全部种类的地理分布图,深入讨论了该族的分类特征、共有衍征和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伯象瓢蜡蝉主要为东洋界种,共28种,占96.55%,东洋-古北界共有种1种,占3.45%,我国西南地区物种丰富度最高,共有13种,占44.83%,因此,该地区可能为伯象瓢蜡蝉昆虫的物种分布中心和起源地。  相似文献   

17.
2011~2014年对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毛竹林内害虫进行初步调查,发现有毛竹害虫8目48科108属127种。按多样性来看,鳞翅目最高(包含15科39属52种),占全部种类的40.94%,其次是半翅目(包含9科30属32种)和鞘翅目(包含7科17属20种)。从危害部位来看,叶、杆类害虫为主,占害虫总数的88.19%。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害虫危害较小,仅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等危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记述了中国膜翅目蕨叶蜂科脉柄叶蜂族一新属新种 :Abusarbideainfuscata ,gen .etsp .nov .新属新种。新属与脉柄叶蜂族其它已知各属的区别为新属的前翅臀室具倾斜的臀横脉 ,中前胸背板前叶后部 2 / 5平坦并具锐利的中脊 ,唇基前缘截型。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鳃金龟亚科部分种类的线粒体16SrRNA部分序列,运用MEGA 4.0、PAUP*4.0b10和MrBayes等软件,对5个族29个代表种的序列变异和系统关系进行了研究.序列变异分析结果显示:绢金龟族Sericini、哦鳃金龟族Hopliini、鳃金龟族Melolonthini的族内遗传距离分别为7.7%,11.3%,10.6%,族间遗传距离在12.6%~19.2%.最大似然树(ML)和贝叶斯树(BI)结果表明,所有种类分别聚集在所属的族下,哦鳃金龟族、绢金龟族分别为单系.齿爪鳃金龟属Holotrichia、云鳃金龟属Polyphylla、胸突鳃金龟属Hoplosternus、Hilyotrogus、双绺鳃金龟属Amphimallon、Hoplochelus、婆鳃金龟属Brahmina和皱鳃金龟属Trematodes聚在鳃金龟族分支下,没有形成明显的根鳃金龟族Rhizotrogini分支.齿爪鳃金龟属的非单系性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皱鳃金龟属Trematodes和婆鳃金龟属Brahmina的代表种为姐妹种.绢金龟族的绢金龟属Serica和玛绢金龟属Maladera多数种类聚在本属分支下.证明16SrRNA序列可探讨鳃金龟亚科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