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螺旋藻放氢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螺旋藻含有可逆性氢酶,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催化放氢。研究表明:当培养基的pH值为8.5 ̄9.5,气相氧浓度为1%的条件时,能使螺旋藻放氢达到最大效率。外加葡萄糖、蔗糖有利于放氢,葡萄糖,蔗糖的最适浓度为0.1mol/L,而α-酮戊二酸,柠檬酸等对螺旋藻的放氢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螺旋藻放氢与能量供应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暗处理消耗螺旋藻细胞内积存的可供放氢的能源,然后外加不同的呼吸基质。了解到处于暗饥饿状态的螺旋藻可以利用不同基质维持放氢。蔗糖等基质可使放氢活性恢复到暗饥饿前充足照光时的水平,乙酰基和酮戊二酸的恢复效果较差。藻细胞利用不同基质支持的放氢活性还受反应系统中氧浓度的影响,当氧浓度超过10%时,放氢活性差不多被完全抑制。在不同的基质存在和光照条件下,由藻细胞提取得的ATP 浓度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与放氢活性似乎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表明蓝藻的放氢活性在适宜放氢的条件下,可能还受藻细胞内ATP 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高温环境中分离得到具有高产氢活力的微生物菌株,经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Proteussp.该菌株能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淀粉等多种有机物为底物催化产氢.该菌株利用葡萄糖产氢的最适条件为:葡萄糖浓度0.1mol/L;菌体细胞密度OD600=0.60;反应系统起始pH值7.0;反应温度40℃.在该条件下菌株的最高产氢活性可达8.05μmolH2/h·mgprot.  相似文献   

4.
对影响盐泽螺旋藻生长的因素以及放氢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盐泽螺旋藻也具有放氢的现象,而且相对钝顶螺旋藻而言放氢量较大;同时也给出了盐泽螺旋藻生长的合适条件.  相似文献   

5.
光照度及葡萄糖浓度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光照度和葡萄糖浓度对钝顶螺旋藻光合自养及混合培养生长速率的影响.在光合自养中,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受光照度的影响,最佳的光照度约为4000lx.光照度的减少将明显降低其生长速率。如果光照度低于500lx,将观察不到其生长.在混合培养中,光照度对螺旋藻的影响不及在光合自养中显著.在2000至4000lx光照度范围内,螺旋藻的生长几乎不受影响。而且在2.5×10kg/L的葡萄糖浓度下,可获得2.66×10-3kg/L的最高干细胞质量浓度.光照度和葡萄糖浓度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是相关联的:当光照度从4000lx降至500lx时,如果要获得最大的螺旋藻生长速率,葡萄糖的浓度应该从2.5×10-3kg/L增加至5.0×10-3kg/L。  相似文献   

6.
产氢菌株Clostridium sp. T7分离自天津海水浴场潮间带的污泥.研究起始pH、碳源、氮源、NaCl质量分数对菌株T7产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T7最适产氢的起始pH是6.0,能够利用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碳源发酵产氢.菌株T7能够利用牛肉膏和酵母粉为单一氮源产氢,不能利用蛋白胨为氮源进行产氢.NaCl质量分数能影响菌株T7的产氢量,海水培养条件(NaCl质量分数为3%)下,最高产氢量是每摩尔葡萄糖(1.48,±0.05)mol,相比之下,淡水培养条件下其产氢量提高20%.NaCl质量分数在0.4%~7%时,菌株T7都能够产氢,这表明菌株T7有望应用于淡水或高盐有机废水产氢领域.  相似文献   

7.
针对4种钝顶螺旋藻品种的生长条件,以及放氢情况进行实验比较研究,其目的是要探索螺旋藻的放氢资源,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利用螺旋藻的氢能.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钝顶螺旋藻有不同的最佳生长条件,而且在放氢的时间和量上也有很大的差异,由此可以推论品种的筛选和改良可以作为研究提高螺旋藻放氢量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得到混合细菌发酵产氢的最佳Mg2+浓度,以10g/L的葡萄糖为底物,进行了间歇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5℃和初始pH为7.0的条件下,当Mg2+浓度为0~1mg/L时,混合细菌发酵葡萄糖的累积产氢量、比产氢量和生物量随着Mg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Mg2+浓度为1 mg/L时,最大累积产氢量为233.6 mL,单位质量的葡萄糖最大比产氢量为238.9mL/g,单位质量葡萄糖最大生物量为204.0mg/g。  相似文献   

9.
Al对MLNi3.85—xMn0.4Co0.75Alx合金贮氢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富La混合稀土金属(ML)对MLNic3.85-xMn0.4Co0.75Alx(x=0.1~0.5)五元贮氢合金吸放氢性能进行了测试,并计算出其热力学参数,结果发现Al含量增加,贮氢量下降,添加Al分解压降低,有利贮氢。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富La混合稀土金属(ML)对MLNi(3.85-x)Mn(0.4)Co(0.75)Alx(x=0.1~0.5)五元贮氢合金吸放氢性能进行了测试,并计算出其热力学参数。结果发现Al含量增加,贮氢量下降,添加Al分解压降低,有利贮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