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菇是一种味美、高产、易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在我市发展极为迅速,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我们在省市科委的统一布署下,82年上半年在我市的生产单位收集了8个不同的平菇菌种,在82年秋季和83年春季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供试平菇品种。共收集8种平菇菌种,分别编为1至8号,其中2号菌因菌种数量不足未能参加试验。这些菌种中命名的有7号德平(又称佛罗里达平菇Plourotus Flori-  相似文献   

2.
试验目的:为提高纯种西洋南瓜空行的土地利用率。方法:西洋南瓜与春萝卜套种。结果:西洋南瓜产量、效益有所下降,但南瓜和春萝卜两者产量、效益比纯种西洋南瓜增长69.89%。结论:在相同土地面积和栽培条件下,西洋南瓜、春萝卜套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试验示范结果和生产实践,总结出附子生产中整地施肥、选种播种、套种遮荫、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配套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大小麦水播主要是利用早熟晚稻收割后的一段温暖天气,加速绿萍繁育,当萍量达到一定数量之后,而又在大小麦播种适期范围内,将麦子播在有水层的萍田里然后排水促苗,加强培育管理,用绿萍解决部分肥料,夺得麦子高产。大小麦水播在全县八个点进行试验,试验示范点有代表沿海平原的粘性土,有代表山区半山区的砂性土,也有代表内地平原的壤性土。水播试验示范,共计10.65亩,平均亩产408  相似文献   

5.
为了完善和充实马铃薯高产创建技术规范,准确掌握不同栽培套种带型下,马铃薯最高产量,确定马铃薯栽培的适宜密度及株行距最佳配置方式,特进行了一组马铃薯与玉米套种带型试验,探讨最佳带型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麦、豆、棉三熟套种试验,摸清棉、豆生长关系,解决棉豆生长矛盾,达到棉、豆双高产的目的。一、试验设计:1.供试作物品种:前作:小麦鄂麦六号,套种作物:黄豆太兴黑豆,棉花71—42.小麦、棉花套种密度安排:小麦、鄂麦六号,等行条播,行距6寸,播幅4寸,每厢播8行,厢宽8尺(沟1尺)。  相似文献   

7.
麦子是多花作物。据观察,大麦早熟3号每穗可分化40个左右的小花,由于在栽培过程中管理不当或因某些条件不够合理而不能满足它的生理需要,导致大部分小花在幼穗分化后期退化,结果每穗粒数只有20粒左右。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麦子高产栽培中增产潜力最大的问题。为了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夺取高产,需要探讨并掌握每穗粒数与剑叶长度、施肥时叶龄及幼穗分化阶段叶色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引用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四年试验工作的部分资料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绿肥春播套种试验。据32个单位统计,试验面积323亩。其中在小麦中套种的93亩,在油菜中套种的230亩,绿肥亩产鲜草66~3500斤,平均每亩鲜草产量902斤。31个小麦套种绿肥试验,平均亩产小麦176斤,亩产绿肥鲜草800斤;45个油菜套种绿肥试验,平均亩产菜籽145斤,亩产绿肥鲜草1000斤。绿肥春播套种试验的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9.
依据两年试验示范结果,棉花,四季豆间作比棉花,油菜套种,单位面积产值增加近80%,纯收入增加近70%。本文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平菇是属异样型植物,它不能利用光能自己合成养分,而是要靠吸收培养料中的养分,维持生长发育。因此,在夺取平菇高产的管理中,必须了解平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的要求,通过温、湿、光、气、酸碱度等环境条沣及培养料的干、湿度的科学管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的测定红平菇纤维素酶活性,对其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了pH值、温度、酶量为自变量,红平菇纤维素酶活性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红平菇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最佳条件为温度40.3℃,酶量1.36 m L,pH 7.0。在此条件下,测得纤维素酶活性为4.5638 U。  相似文献   

12.
我场历年来都是采用小畦单行种植秋甘薯,没有套种其他作物。去年,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在早稻(珍龙13号,亩产747斤)收获后,种植秋甘薯时,进行套种秋花生试验,于7月12日种,11月30日收,种植面积4.3亩,共收秋甘薯(折原粮)2710斤,平均亩产630斤;收套种花生480斤,平均亩产110斤。实践证明,粮油套种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而且可以培养地力,增加肥效,构成水旱  相似文献   

13.
将6-BA应用于平菇熟料栽培的试验,试验表明:0.5mg/kg熟料的6-BA可促进茵丝生长,改善平菇品质,而6-BA在促进平菇子实体发育和提高产量方面并不显示明显作用。相反,2mg/kg以上的6-BA则抑制平菇生长发育,并使平菇减产。  相似文献   

14.
对平菇废料高产栽培鸡腿蘑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菇废料经发酵后用于室外栽培鸡腿蘑是可行的,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滨海县坎北乡菇农采用袋栽棚养综合高产技术栽培平菇,比过去的常规栽培技术增产30%以上,平均每分地的塑料大棚平菇投料3300公斤,产值达6500多元,其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使用优质菌种。菇农使用的菌种都是经过鉴定、筛选的优质菌种。优质菌种具有抗逆性强,高产、耐贮运、商品性状好等特点。同时,制种户根据菇农计划装袋的时间,生产、提供适龄菌种,为平菇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高产的粮食和饲料作物,植株高大,适宜与其他作物行间套种。秋玉米生长后期,行间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适宜某些食用菌的生长,因此秋玉米可以与某些食用菌套种。1985年东阳玉米所开展秋玉米行间套种凤尾菇试验,仅二潮菇的生物效率达45.7~53.8%,平均每平方尺收菇2斤左右,这一技术不影响玉米产量和田间操作,凤尾菇的产值超过玉米本身的产值,残留菌糠还有肥田改土作用。该技术简单易行,无需特  相似文献   

17.
良桑园套种魔芋的研究,能使山区桑农从单一的良桑种植,变为良桑园套种魔芋的经济作物模式种植,通过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就可大大提高桑园种植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8.
在秋蚕饲养结束至春蚕饲养的开始之间,长达7个月的休闲期内,桑田光热水资源充足,如不利用将成为一种软抛荒.据统计,江苏省如皋市全市5400公顷桑田,套种蔬菜的仅700公顷.近几年来,该市新民等乡农技站通过试验、试范、推广,“桑田间套种蔬菜高效栽培技术”,面积逐年增加.新民乡1997年间套面积达160公顷,占桑田面积的75%.每亩(667m~2)桑田蚕茧收入1450元,间套种蔬菜收入1760元,合计3210元,比对照(不间套种蔬菜)1400元,增加125.7%,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经济效益显著,很受农户欢迎.现将四种桑田间套种蔬菜高效栽培技术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9.
覆土栽培是平菇获取高产的重要措施.然而在出菇前或头茬菇采收后,覆土表面常常会由猛长出的气生菌丝形成一幅不透水、不透气的菌膜,影响出菇.这种菌膜会消耗大量养分,造成平菇减产,生产上必须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20.
经济角     
用菌糠栽培EC05鸡腿菇鸡腿菇EC05,是一种色、香、味、形俱佳,适于国内周年栽培的特大高产型食用菌新品种。其菇体如大火鸡腿,洁白粗壮,肥嫩清香,味道鲜美胜过草菇,营养丰富胜过蘑菇和平菇,栽培产量与平菇相当,且比平菇易栽易收,售价比平菇高1倍多。出菇温度8~32℃。除可用常规原料周年栽培外,还可以用栽培过平菇、杏鲍菇等多种食用菌的菌糠(又称食用菌下脚料)进行栽培。现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菌种生产。母种、原种、栽培种选择全营养高氮型菌种通用培养基的配方一次性制备。母种培养基用18mm×180mm的玻璃试管盛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