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从有毒植物中发现新的农药活性化合物进行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开发,采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有毒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蚜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臭灵丹乙醇提取物在2000 mg/L、5000 mg/L和10000 mg/L浓度时,对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6.83%、92.85%和100%;采用浸虫浸草法测定了6种有毒植物乙醇提取物对东亚飞蝗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臭灵丹乙醇提取物在10000 mg/L、作用120 h时,对东亚飞蝗的校正死亡率达到72.00%;采用活性跟踪法对臭灵丹杀蝗虫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活性较好的化合物1,在1000 mg/L、作用72 h时,对东亚飞蝗的校正死亡率为67.86%,为进一步研究臭灵丹的杀虫活性成分提供了一定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无水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和氯仿四种溶剂提取紫背金盘杀虫活性物质,并以菜青虫3龄幼虫为试虫,探讨紫背金盘杀虫活性物质对菜青虫的毒性。结果表明:紫背金盘各提取物对菜青虫具有一定杀虫效果,其中氯仿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菜青虫的拒食率和校正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组,100 g/L氯仿提取物拒食率、24 h和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92%、21.23%和32.69%,100 g/L氯仿提取物拒食率、24 h和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90%、20.67%和31.24%。结论:紫背金盘的各种提取物对菜青虫具有一定的拒食和触杀作用,其中以氯仿提取物效果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46种植物提取物对柑橘红蜘蛛的杀螨活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室内测定了采自桂东北46种植物的54种甲醇提取物对柑橘红蜘蛛的杀螨活性.结果表明:银杏等19种植物的活性高,24 h校正死亡率大于90%;狭叶十大功劳等15种植物的活性中等,校正死亡率为60%~90%;其余植物提取物的校正死亡率在60%以下.进一步测定了8种植物提取物对柑橘红蜘蛛的触杀毒力,表明:银杏对柑橘红蜘蛛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1.924 8 g/L.8种植物提取物对试虫的毒力顺序为:银杏>黄柏>广西地不容>厚果鸡血藤>扛板归>常山>江南星蕨>鱼腥草.  相似文献   

4.
室内测定了苦豆子7种生物碱对椰心叶甲3龄幼虫的拒食及毒杀作用,结果表明:苦豆子7种生物碱对椰心叶甲3龄幼虫均具有明显的拒食作用,其中以苦豆碱的活性最高,处理后24 h和48 h的拒食率分别为90.35%和93.27%(1 mg/mL)。毒杀试验显示野靛碱和苦豆碱的毒杀作用要优于其他生物碱,处理后第9天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此外,苦豆子7种生物碱对椰心叶甲还有一定的杀卵作用,野靛碱和苦豆碱在处理后第5天的卵孵化率均小于12%(2 mg/mL)。  相似文献   

5.
采用点滴法,测定野西瓜苗不同溶剂提取物、不同月份乙醇提取物、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活性。结果表明,氯仿提取物、十月份乙醇提取物、籽的乙醇提取物的活性最高,48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39%、88.17%、91.56%。由此表明,野西瓜苗对枸杞蚜虫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为开发以野西瓜苗为原料的植物杀虫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醇水加热提取石榴叶的有效成分,并对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和对果蝇与槐蚜触杀活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石榴叶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白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有效抑菌浓度值为40mg/mL;对果蝇的药理作用明显,数据变化显著,有上升趋势;对槐蚜有明显的触杀活性,其LC50为10.4203mg/mL。因此,石榴叶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昆虫有良好的抑菌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7.
36种杀虫制剂对椰心叶甲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36种不同成分的常用化学农药单剂进行椰心叶甲成虫室内毒力筛选.结果表明,啶虫脒、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丙溴磷和喹硫磷具有优良的毒杀效果,处理24 h后,每种药剂3种浓度的校正死亡率均达90%以上;异丙威、抗蚜威、灭多威、虫螨腈、虱螨脲、三氯杀螨醇和噻嗪酮药效较差,难以有效控制椰心叶甲的种群数量;乙酰甲胺磷、乐果、啶虫隆、虫酰肼和苏云金杆菌对椰心叶甲没有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8.
瑞香狼毒提取物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简称SCEE)对菜粉蝶、桃蚜和亚洲玉米螟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当试虫为菜粉蝶五龄幼虫时,采用夹毒法测定,SCEE处理2天后胃毒作用的LD?52为每头12.32og;采用叶蝶法测定,当SCEE浓度分别为5mg@mL-1时,处理7天后其校正死亡率为100%;采用叶碟法测定,SCEE对其AFC50为0.381 3mg@mL-1.当试虫为桃蚜时,采用浸叶法测定,SCEE处理2天后,其LD50值为0.592 2mg@mL-1.当试虫为亚洲玉米螟三龄幼虫时,采用食料混药法测定,SCEE处理7天和14天后,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52%和85.52%.以上结果表明,SCEE对菜粉蝶幼虫、桃蚜和亚洲玉米螟幼虫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9.
高良姜根茎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的毒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醚为有机溶剂制备高良姜根茎提取物,研究其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触杀作用、熏蒸作用和种群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良姜根茎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较弱,而其触杀、熏蒸和种群抑制作用较强.其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触杀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均显著增强,在2μL/cm2的处理浓度下处理72 h后试虫平均校正死亡率达到97.80%.其对锈赤扁谷盗的熏蒸作用效果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在80μL/L的处理浓度下经过2 d的处理后,熏蒸瓶内加小麦的和不加小麦的两种处理平均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6%以上.在最高处理浓度(80μL/100 g小麦)下,高良姜根茎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当代种群平均抑制率和子代种群形成平均抑制率分别达到73.82%和98.64%.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白僵菌对臭椿沟眶象成虫和沟眶象成虫的致病力情况.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8℃时,白僵菌对臭椿沟眶象及沟眶象成虫的致死效果均为最好,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100%、80%和43%、40%.此时致死速率最快,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2.130 d和5.023 d;当湿度为80%~90%时,白僵菌对臭椿沟眶象成虫和沟眶象成虫的致死效果均为最好,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100%、90%和63%、60%.同时致死速率最快,其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1.384 d和3.269 d.由此可知,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白僵菌对臭椿沟眶象及沟眶象成虫均有较强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寻找新型的可防治美国白蛾的植物源杀虫剂,采用浸卵法研究鄂尔多斯半日花5种溶剂提取物对美国白蛾卵的毒杀作用效果,采用微量点滴法研究其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触杀活性,采用夹毒叶碟法研究其对幼虫的胃毒活性.结果表明,这5种溶剂提取物具有强烈的杀卵作用,有一定的触杀作用,胃毒作用效果不明显.在杀卵试验中,甲醇提取物的杀卵效果最佳,质量浓度为200.00g/L时,杀卵率高达92.00%.在触杀实验中,水提取物的触杀效果最佳,浓度为200.00g.L-1时,48h的校正死亡率为58.33%.在胃毒实验中,水提取物的胃毒效果最佳,但质量浓度为200.00g/L时,48h校正死亡率也仅为23.33%.  相似文献   

12.
以连香树精油为试材,探究其对桃蚜和台湾韭蚜的杀虫活性,旨在寻找天然有效的杀虫剂.通过对2种受试蚜虫实施熏蒸实验和触杀实验,求得其校正死亡率.分析在不同时间段的回归方程,进而评估连香树精油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在熏蒸实验中,对桃蚜来说,随着连香树精油处理体积分数的增加,杀虫效果逐渐增强,当体积分数达到200μL/m L且处理时间为48 h,校正死亡率达到最大,为100%;而对台湾韭蚜来说,体积分数为200μL/m L的连香树精油处理12 h,校正死亡率即可达到100%,表明台湾韭蚜对连香树精油的敏感性更强.另外,在对台湾韭蚜的研究中还发现,低体积分数的连香树精油处理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也有100%的校正死亡率,即体积分数为100μL/m L的连香树精油在处理72 h和体积分数为50μL/m L的连香树精油处理96 h后,校正死亡率亦可以达到100%.在触杀实验中,对于桃蚜来说,随着连香树精油处理体积分数的增加,杀虫效果越明显,当200μL/m L的连香树精油处理96 h后,校正死亡率为100%;同样,对于台湾韭蚜来说,随着连香树精油处理体积分数的增加,杀虫效果亦明显,且200μL/m L的连香树精油在处理12 h后,校正死亡率就达到了100%.该结果亦表明台湾韭蚜对连香树精油的敏感性更强.综上所述,连香树精油具有较好的杀蚜活性,且对台湾韭蚜的杀伤能力要高于桃蚜.该研究为开发天然杀虫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夹竹桃、樟树灭螺活性成分的初步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正己烷做溶剂,提取夹竹桃、樟树叶的有效成分,研究了提取物的灭螺效果和对钉螺上爬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种植物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灭螺效果,夹竹桃叶的提取物在60 mg/L的浓度下,药后5d,钉螺的死亡率为100%,钉螺死亡率(y)和浓度的对数值(x)的量效关系为y=100.5x-109.79,死亡率(y)和时间(t)的时效关系为y=20t-7.32;樟树叶的提取物在400 mg/L的浓度下,药后5 d,钉螺的死亡率也达100%.其量效关系为y=47.8x-52.62,时效关系为y=24.01t-21.37.夹竹桃叶提取物的灭螺活性明显强于樟树叶的提取物,但对钉螺上爬的抑制作用不如樟树叶.  相似文献   

14.
以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的水、无水乙醇和甲醇等3种溶剂的粗提物为材料,以地红蝽为测试对象,研究牛心朴子对刺吸式口器昆虫的毒杀作用.胃毒活性采用改进的药剂浸渍法,触杀活性采用微量点滴法.结果表明:(1)牛心朴子的3种粗提物对地红蝽均有较强的胃毒作用,其中,无水乙醇粗提物的毒杀效果最好,质量浓度为15 g/L时,72 h的校正死亡率达到73.3%;(2)在触杀实验中,甲醇粗提物的效果最好,质量浓度为15 g/L时,72 h的校正死亡率为83.3%,与无水乙醇粗提物触杀效果相差不大;(3)牛心朴子水粗提物的毒杀效果均低于其他2种提取物.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光光度法、DPPH法和连苯三酚红(PR)法对麻栎树皮提取物进行多酚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测定,讨论了用不同溶剂提取对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70%乙醇进行提取,提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为(6 589.91±43.32)mg/100 g.抗氧化活性测试中,麻栎树皮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都表现出较高的清除率,其中麻栎树皮70%丙酮提取物的活性最好,在0.18 mg/m L质量浓度下,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0%,在0.38 mg/m L质量浓度下,对羟自由基氧化率为75%.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现椰一but-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各项生育指标与椰子[Cocos nucifera(Linnaeus)]叶片的生长阶段关系密切.统计表明:从幼虫到成虫整个阶段的存活率心叶较成熟叶片高,分别为81%和77%,椰心叶甲完成一个世代在心叶上需要58.54d,在成熟叶片上需要52.92d.叶片生长阶段对虫质量和蛹质量的影响表现为取食心叶较重,且大部分龄期的幼虫质量和蛹质量的差异均显著.椰子心叶和成熟叶片上的成虫的性比分别为n(雌):n(雄)=1.27:1和n(雌):n(雄)=1.17:1,平均产卵量为143.3粒和161.93粒,成虫寿命分别为189.14d和172.36d,椰子心叶和成熟叶上的实验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56.55和56.4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松材线虫病是当前我国林业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森林病害。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化学杀线剂具有环境局限性,研发高效植物源杀灭松材线虫的药剂对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同时降低环境化学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乙醇浸渍提取法制备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等30种植物的提取物,测定其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利用液液萃取法,用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有机溶剂对两种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步提取,得到药液的质量浓度梯度为10.000、5.000、2.500、1.250和0.625 g/L,并分别测定其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虫卵悬浮液在25 ℃恒温保湿培养箱内培养,24 h后开始观察,32 h后结束观察。通过镜检统计线虫卵数,并计算相应的线虫卵累计孵化率和孵化抑制率。【结果】采用质量浓度为10 g/L的喜旱莲子草、乌蔹莓乙醇提取物分别处理松材线虫,72 h后线虫校正死亡率均为 100%。喜旱莲子草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和乌蔹莓的水层萃取物中存在主要的杀线活性物质,两种植物萃取物处理松材线虫72 h后的半致死剂量(LC50)分别为0.588 8和0.969 3 g/L。在离体虫卵孵化试验中,喜旱莲子草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线虫的卵孵化抑制率最大,为79.77%,其次为乌蔹莓的水层萃取物,为46.51%。【结论】可见,喜旱莲子草和乌蔹莓对松材线虫成虫和虫卵均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杀活性,可作为新型植物杀线虫剂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苦楝叶乙醇提取物对水葫芦叶片伤害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抗性生理的分析测定技术,研究了苦楝叶乙醇提取物对水葫芦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苦楝叶乙醇提取物使水葫芦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上升,膜脂过氧化加强,MDA含量上升,叶片的POD、APX和CAT的活性均较对照降低.说明水葫芦叶乙醇提取物具有防治空心莲子草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IIPC)评价了 2 4种植物异源植物次生物质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供试的 2 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中 ,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干扰作用效果较好的有非洲山毛豆Tephrosia vogelli、飞机草 Eupatorium odoratum、大叶桉 Eucalyptus robusta的乙醇提取物 ,其 IIPC值分别为0 .10 94、0 .112 2、0 .12 74 ,即它们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的驱避作用效果在 80 %- 90 %之间。  相似文献   

20.
秋茄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种临床分离菌株为供试菌,采用常量稀释法分别对秋茄根、枝、叶、果4个部位的乙醇和水提取物及枝水提取物A、B部位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秋茄根、叶、果、枝4个部位的水和乙醇提取物及枝水提取物A、B部位对多数临床分离菌株均显示有明显的体外抑菌和杀菌活性.其中以枝水提取物B部位的体外抗菌活性最强,其MIC均为1.953g·L^-1,除对产β-内酰胺酶乙型链球菌的MBC为15.625g·L^-1外,对其他9种菌株的MBC均为3.90625g·L^-1.实验显示,秋茄不同部位提取物均呈现广谱的抗菌活性,其中以枝水提取物B部位对10种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