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放顶煤开采地表及基岩面移动规律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实例为基础,采用相似材料模拟研究方法,在模拟放顶煤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对地表及其岩石移动进行了详细的观测,通过计算和分析,获得了放顶开采条件下地表及基岩面的移动变形规律和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朱小宁 《甘肃科技》2004,20(3):32-33
根据窑街三矿“三下”压煤的不同特点 ,分析其地表塌陷移动规律 ,提出“三下”采煤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指出三矿今后开采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第一个综采放顶煤开采矿区铁路线下压煤试验面的成功经验,总结了试采中对铁路所采取的各种分析和维护措施,分析了该采煤方法下的地在移动和变形特点,为我国“三下”采煤领域提供了具有特色的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4.
综放开采条件下覆岩离层动态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控制地表沉陷量,实现农田保护和建筑物下采煤,兖州矿区多次进行了缩采放顶煤开采条件下覆岩离层注浆减沉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对离层动态发育规律进行了重点研究,其结论适合于在类似条件下的离层注浆减沉技术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5.
由于采场覆岩破坏高度及破坏程度是上行开采研究的最重要内容,因此,在对我国放顶煤开采典型覆岩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放顶煤开采覆岩破坏高度进行现场实测统计分析,找出放顶煤开采覆岩破坏高度受地质因素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放顶煤条件下上行开采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受断层影响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及现场观测的基础上,对云盖山煤矿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资料进行系统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了该区域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有关参数。并研究分析了该区域在断层影响下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的特殊性及其形成原因。为本矿区及类似条件下“三下“采煤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在大采深综放工作面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以陈家沟煤矿八采区8512,8513综放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在大采深综放工作面条件下开采一个工作面与开采两个工作面后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另外,运用概率积分法建立模型,根据观测数据进行反演模拟修正预计参数,得出在该条件下的概率积分预计参数,并总结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大采深综放开采条件下,开采一个工作面时,地表属于极不充分采动,大采深极不充分采动地表移动变形一般较小,地表损害一般在Ⅰ级以内,开采后地表建筑物能够安全使用;开采两个工作面后,地表属非充分采动,地表水平移动范围较常规开采条件下范围要大,且水平移动范围一般比下沉范围大;预计在第四个工作面开采后地表达到充分采动。非充分采动条件下,下沉盆地呈非对称分布,最大下沉点不在采空区中心上方;在达到充分采动条件时,最大下沉值处于采空区中心上方,从盆地中心至边缘下沉值逐渐减小趋于0;拐点处的水平变形值与曲率值均为0.反演得出大采深综放工作面地表移动预计参数及地表移动角量参数,预计地表达到稳态时,地表最大下沉量为5 003 mm.此成果能够为该矿"三下开采"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兖州矿区杨村煤矿火药库下采煤是该矿首次进行的建筑物下采煤试验研究项目.本文主要介绍该矿在薄煤层开采条件下地面建筑物所受到的采动损坏程度以及用对比法分析地表移动与房屋变形的关系,同时也分析研究了该矿具体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岩层移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薄煤层开采条件下地面建筑物移动变形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兖州矿区杨村煤矿火药库下采煤是该矿首次进行的建筑物下采煤试验研究项目。本文主要介绍该矿在薄煤层开采条件下地面建筑物所受到的采动损坏程度以及用对比法分析地表移动与房屋变表的关系,同时也分析研究了该矿具体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岩层移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曹庄煤矿的煤层赋存条件为依据,从放顶煤支渠的造型、放顶煤开采的分性和技术经济性等三个方面,对厚冲积含水层下悬移支架放顶煤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最大限度的开采煤炭资源,通常进行复采,尤其是特厚煤层。针对复采过程中,特殊的地质条件下,易发生抽冒事故的此问题,以开滦马家沟矿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塌陷规律及井下同一煤层开采时发生的抽冒事故为现实依据,经过分析总结,得出了急倾斜煤层开采时复采抽冒规律及上部复采与下部正常开采的安全距离等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急料特厚煤层大放高工作面矿压显现及顶煤运动规律研究”的成果,阐述了工作面矿压显观的特征及顶煤运动基本规律,得出可将一次采放高度提高到20m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改善顶煤冒放性是综放开采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顶煤冒放性与煤体裂隙发育程度有着很大的联系。工艺巷深孔爆破就是利用爆破产出裂隙,在不影响采煤机正常割煤、不会对支架造成威胁的情况下改善顶煤的冒放性。主要介绍了工艺巷深孔爆破参数的确定及其在现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综放采场顶煤冒放形式和顶板移动结构,提出5种煤岩复合结构,研究了其形成条件,并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拱—拱组合模型、拱—砌体梁组合模型、拱—传递岩梁组合模型、台阶悬臂—砌体梁组合力学模型、台阶悬臂—悬臂梁组合力学模型,并由此推导其控制方程,计算支架载荷;针对不同顶板、煤层条件,运用相应力学模型分析支架—围岩关系,计算综放工作面支架载荷,确定综放采场支架合理工作阻力,从而有效控制综放采场围岩;通过对10个不同条件综放工作面支架载荷的计算与实测比较,计算值的安全系数为1.06,表明根据综放采场围岩组合结构力学模型计算支架载荷比简化的岩重计算更为合理,从而为综放采场围岩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根据综放采场煤岩结构为学模型计算支架载荷的方法。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   

15.
急倾斜厚煤层顶板运动规律与柔性掩护支架受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RFPA^2D模拟软件,分析了柔性掩护支架侧向放煤开采过程中,急倾斜厚煤层顶板运动规律,研究结果与放出椭球体理论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模拟了柔性掩护支架在不同的开采状态下,支架的受力状况和应力变化规律、煤体的应力变化和破坏情况,为安全、高效、合理地应用侧向放煤技术开采急倾斜厚煤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巷道放项煤采煤法的特征及含气煤层层裂理论为基础提出了9个影响项煤冒落的因素;用工效表征顶煤冒落性,借助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各种因素对顶煤冒落性的影响程度;结论表明因素的重要程度依次为瓦斯含量、采深、煤层厚度、直接项、倾角、坚固性系数、老项、底板、夹矸系数;坚固性系数的影响受气体场作用而减小;这些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巷道放顶煤采煤法顶煤冒落判据以及对策奠定了理论基础.表3,参9.  相似文献   

17.
两硬条件综放矿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忻州窑矿11号、12号煤层合并层赋存条件下,对坚硬顶板、坚硬煤层赋存条件下的综放矿压进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为该特殊条件下的顶板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指出必须对顶煤采取预破碎处理措施,且上位顶煤是处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秦子明 《科技信息》2007,(36):308-308,334
该文通过对朱仙庄煤矿II865工作面低位综采放顶煤工艺的分析和研究,倾斜煤层坚硬顶板较薄厚煤层采用低位综采放顶煤工艺,使该工作面实现了稳产和高产。  相似文献   

19.
以深基点观测为主,系统研究了“两硬”综放面在实施预处理的情况下顶煤板的冒放规律及冒放结构,依此建立了老顶破断时的悬臂式力学模型,运用瞬间暂时平衡理论,推导了老顶来压的支架载荷估算公式,为“两硬”综放面的煤岩冒放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用UDEC数值模拟程序,以不同顶煤条件下的综放开采端面顶板稳定性模拟为例,建立了数值模型、设计了计算方案、设定了力学参数;对影响综放开采端面项板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极限端面距的定义,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根据模拟条件计算出不同项煤条件下的值;最后提出了不同顶煤条件下端面顶板稳定性的控制原则和确定了不同项煤条件下的支架工作阻力,并通过实际得到验证.图5,表4,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