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我国,慈善教育是一个具有广泛研究空间的领域,理论上,慈善教育作为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理论体系的探讨研究,有助于我国公民理论体系教育的完善;实践上,我国的慈善事业还处在发展阶段,公民的慈善意识和社会的慈善文化氛围还比较薄弱,慈善活动的成效与国外相比显著低下。因此,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加快慈善教育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全面和快速推进青少年慈善教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在官方、民间的慈善活动中均得到体现。该时期由于统治者在统治思想上承袭了两汉儒学“以经治国”的政府管理思想,故其时政府对社会上鳏独困穷人群的救助主要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广泛的慈善救济活动,对保持当时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山西公共祭祀活动极为普及,成为乡村社会中的重要事务,从社会心理活动来看,集体认同是其主要因素,从经济角度考虑,公共祭祀主要为了多方筹资,减轻民力。在举办公共祭祀活动时,国家参与其间,时而支持,时而限制,在政策上表现出时段性与间歇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文献学角度对《景德镇陶录》之成书缘起,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此书是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景德镇陶瓷史专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对研究镇瓷的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景德镇官民瓷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西藏古代体育的活动场地器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对西藏古代体育的活动场地器材进行了研究,认为西藏古代的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在远古时期已成雏形,到吐蕃时期,直至元明清时期已达相当的规模,构成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进程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慈善     
正捐资助学权健集团向西藏自治区江昌都达县捐款100万元,用于助学及医疗等救助。康婷向天津市西青区启智学校捐赠价值25万元的学生校服、T恤、桌椅、电脑、专业摄像机、照相机和一辆小型轿车,该学校成为康婷第一所"康婷爱心工程校"。爱传万家完美在第27届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活动中,捐赠180万元善款并组成方阵列队  相似文献   

7.
在明清时期,《牡丹亭》女读者的活动地域主要在江南。她们大都是具有文学家身份的青年妇女,对她们来说,阅读《牡丹亭》不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消遣,而是能够触发灵感、推动文学创作的审美中介。明清时期有些女读者因阅读《牡丹亭》而早亡,她们明知阅读有伤身体,却仍然如痴如醉地沉迷于阅读,可见《牡丹亭》的阅读对于明清女读者来说具有特殊的生命内涵。  相似文献   

8.
刘马青霞生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在游学日本后,刘马青霞由一个遵守封建秩序的女子转变为一个为改变封建秩序而积极奋斗的革命者.除了参与革命,其一生大量精力用于从事慈善活动.刘马青霞的慈善活动和时代紧密相联,反映了中国近代慈善的转变;她的慈善实业和慈善教育更体现了其慈善活动与时代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师冰洁 《晋中学院学报》2007,24(5):49-53,124
明清时期晋中地区的广大中小商人积极支持和捐助民间慈善事业,从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宗族亲人,有地缘关系的乡村社区的邻里,再到超出血缘与地缘的朋友古旧,最后到异地经商的陌路之人都是这些中小晋商的慈善网下的受益者。这些行为不仅体现了广大的下层晋商乐善好施的美德,而且使中小晋商与社会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张传寿 《科技信息》2011,(5):I0122-I0122,I0110
手工艺本身不仅是一种艺术行为,更是一种经济行为。以往在当代艺术学、设计学研究领域中,对明清手工艺的关注多限制在造型、审美、材质、伦理价值等方面,少有人从经济学、市场学关注明清手工艺,梳理明清手工艺行业整体发展脉络,探索明清手工艺行业发展的规律。在此,本文以明清时期分布广泛的棉纺织工艺为基点,从经济学、市场学的视角分析明清时期棉纺织原料市场的发展情况,为探索明清时期棉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与科举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教育,科举选拔人才,教育培养人才。明清教育的兴盛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科举。人们的科举观念和态度,在教育中有着相应的反映,明清教育体系,从官学到私学,从教育体制到教育主体无不表现出以科举为核心的各种状态。学校、私塾、书院原本相互补充的教育体系,逐渐发展为秉持应考科举的同一理念,各级教育的体制与实行形成了巨大反差。  相似文献   

12.
明清两代,云龙宝丰因地制宜,发展私塾、书院和义学,在办学机构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教育的发展,对提高宝丰地区民族素质、经济发展,以及维护边疆安全稳定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也在德育,教、学、研结合,开放教育等方面给当代教育以启示。对明清宝丰教育文化发展状况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继承古代教育的经验,以古鉴今,对发展当今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浙江教育会是清末民初的一个涵盖会省的民间教育团体。尽管共活动时间不长,但在研究新教育、传播新文化、新观念等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在浙江教育的近代化中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代家庭教育小说是清代教育小说中以家庭教育为题材的一类小说。受中国文学注重教化的传统以及家庭教育小说自身题材、主旨的影响,清代家庭教育小说表现的思想主要是教育思想:重视品德教育,勤学与尊师教育;重视环境习染,身教严教,情感激励与感化教育。这一思想主要蕴含在清代家庭教育小说人物所选取的教育内容(教什么)和教育方法(怎样教)中。透过这些思想,可以看到教育小说家们受儒学传统影响而难以舍弃对现实的关心,希望借小说达到劝惩目的的创作意图,也让我们对清代教育、清代社会状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清代建国初确定了“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的文教方针,从而促进了地方教育的发展。山东官学教育迅速发展,有清一代教育水平居于前列,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地方教育者们的重教意识。  相似文献   

16.
山西商人称雄明清 5 0 0年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重视教育。他们不仅重视基础教育 ,更重视专业教育 ,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在商业道德修养、商业技术、商业经营策略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全面的训练 ,足资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人际关系理论经过了从产生到形成、发展的演变过程。虽然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就已开始萌芽,但其真正系统化、规范化却体现在春秋战国以后发展起来的封建礼教伦理思想中。从中国古代德育人际环境思想的历史看,一方面,随着封建制度发展到没落,关于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思想也逐渐僵化;另一方面,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明清,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却越来越忽视环境的育人功能,忽视环境对人德行的作用,不仅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整个社会的倒退。  相似文献   

18.
清军入主中原后,大量吸纳明朝的文武官员,为清朝迅速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也把明末官场中的贪污成风的陋习继承了下来。顺治帝亲政后,开始制订相关政策对官吏贪污进行打击限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为保证漕粮船只按时抵达目的地,朝廷分别委派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对漕船进行催趱。明初,中央官员的委派并无定制,自万历六年开始以御史为专职催趱漕船的中央官员;清承明制,直至清末。催趱漕船的地方官员,明清两代略有不同。明清两代以漕运为国家命脉,视漕粮为"天庾正供",朝廷设官派员,专司催趱之责,及由此而起。然而在催趱漕船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  相似文献   

20.
明清之际,未被官方奉祀的三山国王神祗却长祀不衰而流传于岭东潮汕、客家各地,并随着粤东移民而被播迁到东南亚及台湾等地。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解读,可知这一神祗的长祀不衰是来自于上层士大夫的“庇佑“以及下层群众的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