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罗城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的方法是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罗城仫佬族自治县431名仫佬族农村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结果如下: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检出率为0.5%,八个分量表中至少有一项呈阳性的检出率为59.2%;心理健康问题女生高于男生,单亲儿童高于非单亲儿童,留守儿童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年级问题检出率最低,5年级其次,6年级最高。这些结论表明,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家庭、社会应特别关注女生、单亲家庭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信赖他人量表(FPS)对民族地区的494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民族地区高中生人际信任状况.结果表明: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总体信任程度偏高,学生中存在高信任和低信任组,差异极其显著;不同年级、民族、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的人际关系在校际、是否单亲家庭上存在差异,且在...  相似文献   

3.
以安徽省3个县的乡村小学的547名四至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做调查研究,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为:(1)留守儿童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2)留守儿童的社会焦虑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3)留守儿童的抑郁程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农村小学儿童一般性焦虑状况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随机抽取的湖北省301名农村小学儿童为被试对象,采用日本学者铃木清编制的GAT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农村小学儿童普遍存在一般性焦虑心理,年级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并随年级升高降低;女生比男生焦虑程度略高.但差异不显著;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一般性焦虑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留守儿童群体内部因代养人不同而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选取325名品行障碍中学生和160名普通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现状及与普通中学生的差异,探究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结果显示:品行障碍中学生的学校疏离感水平较高,年级差异显著,随年级增高逐渐递增;男生高于女生,易产生无规范感;单亲家庭学生高于非单亲家庭学生,容易体会到无力感和孤立感;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高,易产生无力感、孤立感、无规范感。  相似文献   

6.
采用专门针对中国青少年编制的自我量表对全国各主要地区主要城市的60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在专业、学校性质、家庭来源、是否独生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与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在专业维度上,文科生自我总分显著低于理科生与体艺生;在学校性质方面,来自重点高校的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水平要低于来自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水平;在家庭来源维度上,农村生源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的发展比城市生源大学生差;在是否独生维度上独生子女自我发展相对非独生子女要好。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高中生考试焦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重庆市高中生的考试焦虑基本状况,随机抽取重庆市2所高中的6个班作样本,用FAT量表等工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市的高中生考试焦虑水平在总体上不高,总体平均数和标准差为2.456和0.594,但不同学校、年级、学习成绩、性别的学生其考试焦虑存在着总体的或部分的显著差异;考试焦虑主要表现为认知阻塞和社会贬抑;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女生躯体反应高于男生;考试焦虑有随着年级升高下降的趋势,成绩优秀的学生考试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一般生和落后生,普高学生显著高于重点高中。  相似文献   

8.
以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为测量工具,对随机抽取的西南科技大学292名学生被试所作的调查分析表明: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整体水平较高;一年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城市学生显著高于小城镇和农村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对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抚养人的育儿方式及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要抚养人态度调查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049名初中生(306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父亲外出组在心理健康多项因子上得分高于其他组;初三年级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虎、适应不良因子上的得分比非留守儿童高;留守女生抑郁因子得分高于男生。留守儿童临时抚养人在严厉、干涉程度上均低于父亲或母亲。结论: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初三“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留守女生比男生更加抑郁,这些与抚养人的教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29名高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马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孤独量表,对高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社会支持状况与孤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比乡村低,男生比女生高;(2)社会支持在性别城乡维度上差异不显著;(3)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乡村学生高于城市;(4)人际信任程度与社会支持状况呈显著负相关,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背景大专生的感觉寻求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应用感觉寻求量表对长春市某高校900名大专生进行调查。结果大专生感觉寻求水平高分检出率为21.4%。大一学生高于大二和大三,男生高于女生,理科生高于文科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有留守经历的学生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学生;感觉寻求与性别、年级、专业、是否有留守经历、是否独生子女相关。结论大学生感觉寻求可受到性别、年级、留守经历、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少数民族青少年韧性素质量表对2 231名少数民族高中生进行测查,以考察少数民族高中生韧性素质的基本状况及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在年级上少数民族高中生的韧性素质总分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高一年级韧性素质得分相对较低,随着年级增长逐渐升高,高三年级相对得分最高;少数民族高中男生在个人支持力的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而少数民族高中女生在社会支持力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少数民族独生子女高中生在社会支持力和韧性素质得分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城镇学生在韧性素质的社会支持力得分上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结论:贵州少数民族高中生的韧性素质在高三年级最强,环境和氛围是个体韧性素质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本研究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了合肥市3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287名中职生。发现:(1)中职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除躯体化外,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2)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女生社会支持得分低于男生;(3)来自农村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来自城镇的中职生,其社会支持得分和自我效能感得分均低于来自城镇的中职生;(4)非独生子女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独生子女中职生,其社会支持得分和自我效能感得分均低于独生子女中职生;(5)不同年级中职生在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感上,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得分均较低;(6)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领悟社会支持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其中,家庭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最后提出了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对丰城市某中学300名留守与非留守高中生自信心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与非留守高中生总体在体育运动维度上自信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维度上两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留守与非留守高中男生在体育运动维度上自信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维度上两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与非留守高中女生自信心水平在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3)留守高中男女生在学业表现、体育运动、评定总体自信水平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非留守高中男女生则在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同人们交谈、评定总体自信水平维度上差异显著。留守高中生在体育自信方面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安全感量表和儿童自我意识问卷调查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自我意识现状,选取了455名江西樟树市某小学留守儿童被试,结果显示:(1)留守儿童安全感呈现年级和父母务工类型差异,其中五年级安全感发展差于六年级,双方出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安全感差于单方出外务工的。(2)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呈现年级差异,五年级发展差于六年级;在是否是独生子女呈现显著差异,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发展差于非独生子女。(3)留守儿童安全感和自我意识存在显著正相关,两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  相似文献   

16.
私立中学男生的负向情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私立中学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初一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最高,初三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最低;来自农村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学生;私立学校非独生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7.
对广西河池市34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行为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在年级、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在年级、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显著预测其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27名农村留守初中生的疏离感和自我伤害行为进行调查,发现留守初中生的疏离感在年级、组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疏离感与自我伤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学校应该加强留守初中生的疏离感教育,减少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率,从而提升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藏族青少年自我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SS)对全区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探讨西藏自治区藏族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藏族青少年自我意识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男生的总分高于女生,存在显著差异(p〈0.001);城乡青少年自我意识没有显著差异;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存在差异;在总分上,高一阶段的青少年比中专阶段的青少年得分高,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藏族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探索藏族青少年人格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对两所农村中学25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就农村初中生的厌学现状,以及厌学程度与自我意识水平的差异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农村初中生厌学检测率为17.38%;男生厌学情绪显著高于女生;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厌学情绪上高于初中一年级学生;在是否住校上无差异;学习成绩排名前1/3的同学明显低于学习成绩中1/3的同学,而学习成绩中1/3的同学又明显低于学习成绩后1/3同学;农村初中生的厌学情绪在低、中、高自我意识的差异非常显著;农村初中生厌学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因此,我们可以从提高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促进农村中学厌学学生的管理与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