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让我们看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感受到自然的光电声影,传递着世间的喜怒哀乐……眼睛是视觉传导通路中重要的感受器官,人类获得的外界信息80%以上都有赖于视觉。而眼睛的功能和带给人类的重大意义远过于此,本期"特别策划"将带您一同探索眼睛里的神秘世界!  相似文献   

2.
视觉是人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通道,统计表明视觉信息流强度是听觉的四倍还多.同其他自然现象一样,视觉也有自已的规律.运用好视觉规律,就能更好地为物理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听觉与视觉是人类感知外部环境并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无论从人类进化史上看,或者从整个人类的空间分布与数量上看,声音作为文化传承与信息交流主要媒介的时间与广度都要远超过文字与图像。  相似文献   

4.
超意识训练     
《青年科学》2008,(6):31-31
我们的经验大部分是通过感觉得来的,而在我们所有的感觉中,由视觉获得的信息占全部信息的85%以上,由于这个原因,过分发展视觉反而妨碍了其他感觉功能的发挥。以下这个"仿盲人训练",就是通过暂时取消视觉的方法,来充分发挥其他感觉的功能,使你获得意想不到的丰富的外界信息,冲淡单纯依赖视觉的定势。①坐在书桌前,闭上你的眼睛  相似文献   

5.
概述 有关研究表明.人们经各种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视觉占60%,听觉占2096,触觉占15%.味觉占3%.嗅觉占2%。可见,近2/3是通过眼睛获得的.所以图像显示已成为信息显示中最重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视觉跟踪系统在空间环境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提出一种模糊化多视觉信息融合的视觉跟踪策略.该策略综合了多个反映目标特征的视觉信息,通过对选择的每一项子特征集进行模糊化处理,提高了识别的智能化程度.针对运动物体分割阈值受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人口统计与区域生长的区域分割方法,实现了运动区域特征的稳定聚类.相对于传统的局部特征识别方法,这种多特征融合技术适合应用于复杂的动态环境,冗余信息间的互相补充可确保特征在不确定环境中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实现鲁棒的特征提取和跟踪,尤其当出现被跟踪物体部分遮挡以及外界发生光线变化时,视觉跟踪系统仍能够实现稳定、快速的识别.  相似文献   

7.
人类凭着自己的智能作出无数奇迹,实在令人惊叹。奇妙的三维视觉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立体视觉的原理十分简单,人用双眼从不同的视角看去,就尤如照象机根据物体距离调整焦距,人眼睛里  相似文献   

8.
龙娟娟 《科技信息》2011,(36):286-287
文字的历史,几乎就是人类的文明史。文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人类思想感情交流的必然产物,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并有力地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文字在信息传达上有其独特的“表情”,在海报设计上也不例外,对文字设计的情感美学的研究也将是我们设计师所应该关注和重视的。结合海报主题进行文字设计,从字体设计和文字版式设计着手,把握文字内容的意境,创造出与海报和谐统一的带有感情色彩的字体和个性化的版式,以给予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比较直接的视觉诉求力,从而使主题更加突出,更有效地传达设计师的意图。这样的文字设计将能获得“形美以悦目,意美以感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信息相对律的主要含义是信息的意义具有相对性,因人因时而不同。自主选择权,是指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自主地选择知识和信息而不受外界干涉的权利。由于不同的人会对同一信息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意义诠释,所以读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应该由读者自己决定,图书馆不应该有选择地提供。除此之外,对同一个人来说,同一信息的意义在不同的时间段也是不同的,所以,图书馆应该遵循“无限制收藏”原则,以保证对读者无限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财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网络财务搜集信息 ,提供信息 ,发布信息 ,反馈信息 ,提供信息的方式以及网络财务安全性等几方面进行了细致地论述 ,阐明了网络财务的优越性。通过网络 ,外界可以进入企业界内部 ,企业也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对于网络财务的缺陷——安全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帆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6):7688-7691,7696
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像的压缩率,提出了基于心理视觉冗余和主成分分析(PCA)的图像压缩算法。根据人类视觉处理过程中各种信息的重要程度不同的原理,在不影响图像的感知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消除不重要的心理视觉冗余信息;再用PCA对消除心理视觉冗余的图像做进一步降维,使得图像数据进一步压缩。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提出的新的压缩算法在不影响图像感知质量的前提下,使得图像压缩比提高了1倍,大大缩小了存储空间。  相似文献   

12.
眼睛是心灵之窗、是人类接收外界信息的最重要器官之一,拥有正常、良好的视力是人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障。然而随着科技发展,工作、生活压力的与日俱增,视疲劳、视网膜疾病已成为困扰大部分人群的普遍症状和眼科常见病。我国是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叶资源十分丰富。饮茶对眼部既有营养作用,又有保健功效,且能治疗多种眼病。本文就茶与视觉康复眼保健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茶叶资源的跨界利用及眼科疾病的治疗与视觉康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张光辉 《小学科技》2012,(11):26-27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周围的事物,收集各种信息。资料表明,每个人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和知识中,约有90%是通过眼睛收集的。眼睛——人体的“侦察兵”,在感觉器官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4.
刘丽  朱学玲  王甲 《科技信息》2012,(34):I0122-I0122
图像信息是人类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在现代各个领域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图像信息来认识和判断事物,解决实际问题。本课题采用MATLAB语言进行图像边缘检测与分割,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UI平台,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5.
林师师 《科技信息》2010,(16):I0269-I0269
人类从远古发展到现代文明,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很大程度上都赖于眼睛的直观感觉—图形。人类要交流思想,沟通信息,这一切都离不开视觉形象和由视觉形象表述的视觉语言—图形。从远古人类祖先在他们居住的洞穴岩壁上刻画到现在我们随处可见的各种各样有影响力的图形。无不说明一个问题,图形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图像的小波变换获得的图像边缘特征信息,参考人类视觉系统(HVS)模型和小波图像的能量分布特性,将水印信息按小波图像的局部边缘特性,将水印信息嵌入到图像中,从而有效地隐藏水印。  相似文献   

17.
视觉是人与外界互动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而双目视差信息是人脑估计外界环境深度结构的重要视觉线索之一.因此,研究人脑处理双目视差的神经机制对了解人类的视觉系统意义重大.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为双目视差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目前在f MRI研究中,虽然已经有很多研究利用f MRI技术深入探究了人脑处理双目视差信息的神经机制,但是利用该技术采集的人脑信号如何分辨包含双目视差信息的立体图像依然有待研究.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 MRI的实验,该实验选用随机点图生成人造立体视图像作为实验刺激;相较于自然立体图像,该种立体图像可以更加方便地提取出立体图像中包含的图像特征.结合实验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lasso回归算法的体素编码模型,该模型利用了视觉感受野的稀疏特性,可以较好地借助立体图像中的二维特征并对fMRI数据进行编码分析和解码分析.其编码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体素编码模型可以较好预测人脑接收立体图像的脑信号的体素广泛分布在人脑的各个视觉区中,并且大部分体素分布在初级视区V1、V2d和V3d中.解码分析结果表明,初级视觉区V1可以利用立体图像中的二维特征实现立体图像的识别,并且背侧视觉区V3d、V7和h MT+/V5可以与V1协同工作进行立体图像的识别.  相似文献   

18.
论点的提出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珍惜自己的生命,对疾病和死亡的抗争是人的本能。如何祛除疾病,获得和保持健康,尽可能地延长生命是全人类永远思考和探究的一个命题。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就有如何获取健康与长寿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针对视觉SLAM要解决的定位精度低和鲁棒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传感器与里程计信息的扩展卡尔曼滤波SLAM方法,应用改进的SIFT算子提取双目视觉图像的环境特征获得特征点,并构建出视觉特征地图;应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视觉信息与机器人位姿信息,完成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这种方法既可以解决单目视觉利用特殊初始化方法获取特征点信息不准确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双目视觉里程计利用图像信息恢复运动带来的计算量极大和运动估计不鲁棒的缺点。仿真实验表明,在未知室内环境下,算法运行稳定,定位精度高。  相似文献   

20.
眼睛是视觉器官,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人脑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同样离不开眼睛:学生学习的发生需要有意注意,学生学习的发现需要有心洞察,学生学习的发展需要学生的有识创见。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造各种“机会”和多种“机关”。使学生炼就一双敏感、敏捷、敏锐的“火眼金睛”,从而把所学的知识看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