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估背部成对皮瓣扩张器埋置在活体小型猪实验动物模型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共选用6只10~12kg重的广西巴马小型猪,每头猪分别在背部两侧共设计6个5cm×7cm100mL埋扩张器的手术区域,背部脊柱左侧术区埋置扩张器,脊柱右侧术区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扩张皮瓣与对照组皮瓣的皮瓣存活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扩张皮瓣之间的存活率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背部成对皮瓣埋置扩张器在小型猪模型中皮瓣存活率稳定,减少了个体差异,是用于扩张皮瓣研究的合适模型。  相似文献   

2.
潘诚 《甘肃科技》2003,19(12):115-115,38
对手部严重损伤病人采取胸腹部随意瓣修复可获得良好效果。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彻底清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吻合血管髂骨皮瓣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2004年,我中心采用吻合血管髂骨皮瓣移植术,为5例外伤后胫骨骨不连并骨外露的患者实施了髂骨皮瓣移植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遵循整形外科学原理及几何学和理论力学基础,设计最佳的邻位局部皮瓣。结果:移植皮片全部成活30例,皮片边缘部分失活3例,经换药后痊愈。结论: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设计的局部皮瓣,具有色泽、质地与受区相似的优点,且手术操作简便,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皮瓣修复面部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 30例面部病损切除术后或外伤性皮肤缺损患者,根据缺损部位和范围,分别设计菱形瓣、皮下蒂皮瓣、三角瓣、眼轮匝肌蒂颞部皮瓣等修复创面.结果 皮瓣全部Ⅰ期成活,切口愈合良好,眼睑、口角、鼻无器官移位、变形,颜面外观满意.结论 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和范围设计不同皮瓣进行修复,患者皮肤色泽、质地匹配,功能及外观正常,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手外伤治疗中常见手掌、手背及拇指部皮肤缺损 ,导致大片肌腱、骨与关节外露 ,此类损伤大多不宜用游离皮片移植 ,需要早期应用质地较好的组织修复 ,才有利于手功能恢复。自 1994~ 1999年 ,对皮肤缺损面积较大者 ,采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共 9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组 98例 ,男 76例 ,女 2 2例 ,年龄 16~ 58岁。损伤原因 :切割伤 51例 ,挤压伤 4 7例。皮肤缺损部位 :拇指部 36例 ,手掌部 35例 ,其他手指部 12例 ,手背部 6例 ,腕掌部 9例。皮瓣类型 :带指动脉、静脉、神经蒂岛状皮瓣 36例 ,远位皮瓣 62…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阴道成形术,利用小阴唇皮瓣和部分中厚皮相结合,衬覆在膀胱与直肠腔隙上形成新的阴道。共治疗先天性无阴道12例,全部成功,达到人工阴道所要求的标准。我们认为使用小阴唇皮瓣展平移植在人工阴道后壁,不仅保存血运供给,手术成功率增加,而且具有粘膜性质和神经支配,保存了良好的感觉性能。本组12例夫妇双方均感满意,是较好的人工阴道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术后皮瓣综合性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 82例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予以分组,对照组(n=41)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n=41)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皮瓣综合性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为92.68%,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护理满意度为97.56%;对照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为75.61%,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护理满意度是73.17%,两组指标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术后皮瓣综合性观察的护理效果很好,可明显提升皮瓣成活率和护理满意度,且并发症较少,可作为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患者的首选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皮瓣移植可应用于创伤、烧伤等造成的软组织缺损伴有重要深部组织外露.近年来我科在成功开展运用游离胸脐皮瓣、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成人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基础上,于2006年4月及2006年10月对2例儿童创伤后足背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关节外露进行修复,两例皮瓣均成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随意皮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术中效果。方法:根据缺损的部位来设计皮瓣修复术式。结果:全部皮瓣都存活,整复效果显著。结论:随意皮瓣修复术易于掌握,值得推广随意皮瓣修复术在面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遵循整形外科学原理及几何学和理论力学基础,设计最佳的邻位局部皮瓣.结果:移植皮片全部成活30例,皮片边缘部分失活3例,经换药后痊愈.结论: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设计的局部皮瓣,具有色泽、质地与受区相似的优点,且手术操作简便,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颜面部早期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对鼻部、眉弓、耳后周围的基底细胞癌进行手术切除,并行皮瓣移植。结果:术后创面均达Ⅰ期修复,2~5年无1例复发,术后效果较好。结论:该手术方法应用于中老年人早期颜面部发生的基底细胞癌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足底轴型皮瓣修复跟部皮肤缺损2例报告施昌炽(海南医学院外科,海口570005)关键词轴型皮瓣,慢性溃疡,移植术中图分类号R622轴型皮瓣又称动脉性皮瓣,皮瓣内含有与皮瓣纵轴相平行的知名动脉及伴行的静脉系统。根据皮瓣基部皮肤。皮下组织是否断离而分为:半...  相似文献   

14.
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皮肤缺损9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手外伤治疗中常见手掌、手背及拇指部皮肤缺损,导致大片肌腱、骨与关节外露,此类损伤大多不宜用游离皮片移植,需要早期应用质地较好的组织修复,才有利于手功能恢复。自1994~1999年,对皮肤缺损面积较大者,采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共9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全组98例,男76例,女22例,年龄16~58岁。损伤原因:切割伤51例,挤压伤47例。皮肤缺损部位:拇指部36例,手掌部35例,其他手指部12例,手背部6例,腕掌部9例。皮瓣类型:带指动脉、静脉、神经蒂岛状皮瓣36例,远位皮瓣62例,其中胸腹部皮瓣51例,髂腹股沟部皮瓣11例。皮瓣面积:最大14 cm×9 cm,最小5 cm×2.5 cm。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前骨外露、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足趾缺损共11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该皮瓣可修复小腿骨外露、足跟骨外露及足趾缺损.结论:该皮瓣是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15例报告谢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510630,广州)关键词:手指;岛状皮瓣;深筋膜中图分类号:R622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有许多种,但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1]。作者自1993年以来在对手指指背解...  相似文献   

17.
对于体表,特别是颜面部的手术,病人总是希望医生既能去除病灶,又能将疤痕减少到最少最小程度,以达到最大限度地不影响其局部形态及器官功能的目的。体表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病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切除后如何较好地修复是整形美容外科领域一直探讨的问题。问号皮瓣修复圆...  相似文献   

18.
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手术术式很多,各医院的手术方法又不尽一致,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改良根治术引起坡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发病率较根治术有明显下降,但若手术中及手术后处理不当,仍有比较高的发病率。所以正确的处理,是预防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关键。本组收集1995~2000年间,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并行乳癌改良根治术2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28例,均系女性,年龄31~68岁,平均49岁。术前经肿块活检或快速冰冻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2 手术方法乳癌改良根治术保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颜面部早期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对鼻部、眉弓、耳后周围的基底细胞癌进行手术切除,并行皮瓣移植.结果:术后创面均达Ⅰ期修复,2~5年无1例复发,术后效果较好.结论:该手术方法应用于中老年人早期颜面部发生的基底细胞癌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舌癌根治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再造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施行舌癌根治前臂游离皮瓣舌再造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34例患者皮瓣存活,2例失败.结论术前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口腔清洁护理,注意保护供区皮肤.术后加强患者体位护理,皮瓣护理,细心观察皮瓣的血象,确保伤口负压引流通畅,防止伤口血肿压迫吻合血管是确保皮瓣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