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国内知名企业物流管理现象,结合国际物流发展态势,分析了我国物流发展方向。为使国内物流适应国际大环境,并能利用自身优势,取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信息技术重塑物流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成功企业在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实践表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基于供应链整合的全球化电子商务是物流业的主流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国内的物流企业普遍规模比较小,业务相对单一,大多数企业无法提供综合性物流.文章通过对国际先进物流经验的介绍,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将成为物流企业的基本装备.并针对目前国内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国内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物流全球化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认为它是一种无国界观念,从事物流全球化的跨国企业需以全还需的视点考虑消费者及其需求,从全球角度按照利益和效率标准进行物流决策。并分析了推动物流全球化的动力是现代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供应链一体化以及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针对物流全球化趋势下,发展我国对外物流系统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出了以联运企业的网络经营,改善物流系统的低组织化状态;建设高起点的物流基础设施,提升国内物流系统在国际物流系统中的地位;促进运输代理国际化,实现地区物流系统与国际物流系统的衔接;培育国际性的物流中心城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政府加强合作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物流全球化及我国对外物流系统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物流全球化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认为它是一种无国界观念,从事物流全球化的跨国企业需以全球的视点考虑消费者及其需求,从全球角度按照利益和效率标准进行物流决策。并分析了推动物流全球化的动力是现代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供应链一体化以及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针对物流全球化趋势下,发展我国对外物流系统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出了以联运企业的网络经营,改善物流系统的低组织化状态;建设高起点的物流基础设施,提升国内物流系统在国际物流系统中的地位;促进运输代理国际化,实现地区物流系统与国际物流系统的衔接;培育国际性的物流中心城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政府加强合作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物流企业运营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物流企业的发展中,较为常见的几种物流运作模式主要为:自营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第四方物流模式,各种运作模式的特点不一,对企业的要求也有差异。结合目前国内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企业应对自身的条件进行认真分析,结合实际采用恰当的物流运作模式,整合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物流的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物流的分类问题尚待研究,以物流的划分进行了研究,把物流划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一般物流及特殊物流,并对每种物流的特点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流中的第三方物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第三方物流概念,分析了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研究了第三方物流在现代物流系统中表现出的主要特征和对现代物流发展起的主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第三物流发展趋势的三个方面分析,结合中国目前发展现状,说明了中国开展第三物流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最后,总结了中国在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第三方物流应采取的方法。步骤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述了我国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现状,并分析了其成因,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物流业组织结构革新的必要性,结合国际国内的宏观背景提出了我国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宣江平 《科技信息》2009,(30):110-111
随着国际物流大鳄纷纷抢占中国物流市场以及国内大型物流公司实施的扩张战略,国内中小物流企业的生存空间日益严峻。本文通过SWOT分析将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其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把中小物流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比较,为其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保证中小物流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现代物流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物流热”潮继房地产热、知识经济热、网络热、西部开发热之后 ,“物流热”显然又已成为一股新的潮流。我国的沿海各大中城市纷纷厉兵秣马 ,向现代物流进军 ,欲夺物流之天下。上海提出着重发展3类物流和5个物流园区 ,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 ,成为全球现代物流中心的枢纽之一 ;香港提出建成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心 ;天津提出建设中国及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及信息枢纽和中国重要的国际性物流中心城市 ;青岛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为切入点 ,建成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网络 ;广东省已将发展物流产业作为经济领域四大主攻方向之一 ,深圳市…  相似文献   

11.
For further pushing ahea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ffirms the achievements made in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industry of China. By studying various respects of the industry includ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logistics, standards of technical terms, logistics technologies and managemen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ajor problems existence in China‘s current logistics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外物流研究的发展趋势,引入了服务物流的概念,介绍了服务物流的原理和意义,对传统的物流管理思想重新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应急物流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应急物流"概念;阐述了应急物流产生的背景、内涵、研究内容,及开展应急物流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系统论述了应急物流中的政府协调机制、全民动员机制、法律机制和绿色通道机制;提出了通过应急处理机构的建立、技术平台的构建和应急手段的启用来实现应急物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绿色物流     
现代物流活动的诸多方面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程度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加剧,因此,会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在介绍发达国家绿色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国内绿色物流方面的现实水平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在政府和企业越来越重视物流,物流业的发展较快,全国专业的物流公司已有73万家。”谈起物流,济南兰剑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蒋霞这样概括说。成立于1993年的兰剑公司,是集咨询、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服务为一体的第四方物流科技公司。十年磨一剑。目前,兰剑已经成为中国物流业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包括海信、澳柯玛、红  相似文献   

16.
共同配送体系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分析了物流配送,提出了物流配送的模式问题,并就其中的共同配送的采购和供应进行了分 析,最后就共同配送系统的构筑提出了详尽的建议和步骤。对建立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系统有一定的实用 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共同配送体系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分析了物流配送,提出了物流配送的模式问题,并就其中的共同配送的采购和供应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共同配送系统的构筑提出了详尽的建议和步骤。对建立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系统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物流信息化与物流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制约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因素的分析,提出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并对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现代物流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以物流信息为中心,以信息网络和信息安全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整合政府、金融、税务、海关、社区等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各种资源和商业化运作模式,构筑统一开放的公共信息平台,并提供“一站式”物流信息化服务。论文首先分析研究了城市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模型和城市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结合网格计算和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现代物流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现代物流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模型——六层次体系结构模型。其技术特点是支持动态、异构虚拟组织的项目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其核心是资源操作系统。六层次体系结构模型从上至下依次为表现层、增值业务层、应用服务层、资源操作系统层、资源层和基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