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 ”二字声近形似,意义相通,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分为两部。但历来各家争说纷纭,或谓“辛”,“ ”当为一字,或谓两字。关于二字的本义,各家又从甲骨文、金文等字形上加以分析,各有说法。本文从形、音、义三方面分析认为“辛”、“ ”甲骨文字形一致,古音相近,意义相通,本为一字,假借而为十干之辛。“辛”、“ ”为会意字。二字的本义当为“罪也。从干二,二,古文上,干亦声。”干之本义为盾,引申为“犯也。”犯上即罪也,“辛”、“ ”为会意字。  相似文献   

2.
释"奮"     
分析了"奮"(现简化为"奋")字的金文形体,其形体为从隹从衣从田的会意字,<说文>"从奮在田上"的形体分析不确."奮"字的形体义为鸟从原来在衣中停留不飞的状态中奋飞而出,飞向田野之中."奮"一词的本义为鸟展翅奋起.  相似文献   

3.
也释"去"     
本文从“去”的甲骨文初形出发,辅以“出”、“各”等甲骨文字形体为旁证,释“去”为从大从凵的会意字,其上方部件“大”是正面人形,下方部件“凵”是坑坎或房坑,所表示的内容是人离开穴居之所或坑坎,本义为“离开”。  相似文献   

4.
表"呕吐"的"变"是"(疒反)" 的音借字,"(疒反)" 之"恶心呕吐"义为古代字典词典韵书习训.的或体又作、.早在汉代扬雄<方言>就有了,与变只是字用关系,记录的词义或义位是一样的.的"呕吐"义当是反胃恶心引申而来.对谭代龙和王绍峰二先生对"变"表"呕吐"义的词义引申理据分析作了适当辨正,指出二君皆是惑于"变"的字形而导致词义探因失当的.  相似文献   

5.
释"交"     
"交"字的甲骨文形体为人的正面形."交"一词的发生和燎祭文化相关,"交"一词的本义当为:在燎祭仪式的焚人活动中充当被焚之人,并成为进行祭祀的人和祭祀对象的上天之间起交通作用的中介.  相似文献   

6.
也释“去”     
本文从“去”的甲骨文初形出发,辅以“出”、“各”等甲骨文字形体为旁证,释“去”为从大从凵的会意字,其上方部件“大”是正面人形,下方部件“凵”是坑坎或房坑,所表示的内容是人离开穴居之所或坑坎,本义为“离开”。  相似文献   

7.
释"毅"     
从发生学的角度分析“毅”字的产生过程,“毅”字当为“轰”的增形辈乳字。“豪”的够体上方加上刀具义的“辛”,以说明“豕”正在发怒而需要加以控制,而“毅”则是在“豪”的形体基础上再加上“曼”,而所加的有刃兵刺义的部件“殳”,其作用实际上是“豢”的形体上方刀具义勺部件“辛”的强化。从发生学的角度而言,“毅”的形体构成为会意字。“毅”的“刚毅”义是本义“妄怒也”的引申义。  相似文献   

8.
"以"字本来就是一个动词.从早期的字形特征来看,"以"字的主体结构是一个侧立的人形,在手臂下部勾勒有一个圆团,像手执物状.甲骨文中的"以"字表"贡纳","进献"之意,也表较抽象的行为动作,相当于"用"、"做".后来,"以"多充当介词或连词使用.  相似文献   

9.
"建"义新考     
"建"之本义,自汉代"立朝律"以来众说纷纭,似各有局限,将其进行新的考释势在必行."建"中之"聿",理应为动词,并非以往认可的名词"笔"或"木柱";从殷墟卜辞等"建"字早期形态来看,构字中承担主要内涵的部分实为"|";"|"作动词,主要涵义为"由下而上、升高";以往研究中常被忽略的"止"与"土","止"义为足,引申为下基,"土"为数"点",指扬土溅尘事.因此,将"建"字构形中"手""|""止""土"合而观之,"建"之本义实为"填土造垣以立城"."建"字之"廴",并非"从彳引之",而是从"L"而来;"L"亦非所谓的"庭中",而应是"区"的意思;"区"中有"品",品为众,以此使"聿"既不是只造一墙,亦不为笔、杖,而与"立城以盛民"关联契合.  相似文献   

10.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合成了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探讨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带水剂对酯化产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邻苯二甲酸、异辛醇、对甲苯磺酸的摩尔比为1∶3∶0.125,带水剂甲苯10 ml,反应时间1.5 h时,酯收率可达97.43%;当邻苯二甲酸、正辛醇、对甲苯磺酸的摩尔比为1∶2.5∶0.142,带水剂甲苯10 ml,反应时间1.5 h时,酯收率可达98.46%.  相似文献   

11.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选录的<荀子·劝学>篇中对"诗曰:'嗟而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而景福'"这段话中"靖"、"共"二字的释义有些不妥.在先秦典籍中,各家分别将"靖"字释为"安"、"治"、"谋"、"安谋",或作"静";对"共"字,有的释为"具",有的释为"恭",认为是通假字,也有的认为"共"与"恭"是异体字,等等,各家分歧较多.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在对两字进行考证后认为,将"靖"字释为"安也",将"共"释为通"恭"是较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巴"字的本义,历来众说纷纭,如水形说、芭茅说、虫蛇说、地形说、石穴说等等.其实巴字本义,与古代巴人的品格与精神紧密联系,由巴人精神产生,巴人精神又因"巴"字形构与表意而得以传扬.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不可割离.  相似文献   

13.
在以顺丁烯二酸和异辛醇为原料,用DMAP/DCC催化合成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的实验中,考察了对甲苯磺酸、浓硫酸和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4-二甲氨基吡啶(DMAP)等几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DCC/DMAP的催化活性高,是一种比较好的酯化反应催化剂.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合成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4h,异辛醇与顺丁烯二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mol/mol),反应温度为20℃时,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的收率可达到91.3%.  相似文献   

14.
古籍中表“率领”义的“以”字以往均释为介词。本文从甲骨文“以”字字形所示本义及用法、词义引申、语法分布、与矾词异文、训诂学家以动词相释以及“以”字同动词同义连文诸方面 ,论证了其动词性炙 ,否定了以往的介词说  相似文献   

15.
<周易>古经中的"艰"字汉帛书本俱作"根",艰与很、根皆从艮得声,可通用.<周易>古经中的"艰(很)"字是人的一种品质,是一种在艰难困苦面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意志.周人的"艰(很)"字品格产生于周人忧患的历史生存环境之中,并表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亦"甲骨文作■、"夜"甲骨文作■,"腋"字在甲骨文未见。从隶变和形声造字法来看,"亦"是"腋"的本字,为指事字,"夜"是从夕亦声的形声字,副词"亦"为"本无其字"的假借字。"腋"字出现在隶变时期,从汉字分化理论来看,表"胳肢窝"义的"腋"字为"从肉亦声"构形的形声字,但隶变后的"月"与"肉"书写形式相混,古文中"夕"与"月"字皆从月象形,故"从肉亦声"构形与"从夕亦声"构形相似。从文字构形避让原则考虑,后来才造出"从月(肉)夜声"的后起字"腋"。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癸二酸二异辛酯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对钢筋的保护作用.癸二酸二异辛酯的加入导致混凝土钢筋的腐蚀电位正移,对钢筋的阳极电化学过程有抑制作用.其缓蚀效果随癸二酸二异辛酯浓度增加而增加,当癸二酸二异辛酯的浓度为2%时,对含有400mg/LCl-的混凝土模拟液中钢筋电极的缓蚀效率为78.5%.氯离子含量是影响钢筋腐蚀性能和癸二酸二异辛酯阻锈剂作用的重要因素.癸二酸二异辛酯能够在钢筋表面形成沉淀性保护膜.  相似文献   

18.
本文自制了一种非酸固体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催化合成癸二酸二异辛酯的工艺条件,在优化条件下,癸二酸二异辛酯的收率为99%.该催化剂对其他一些葵二酸双酯和己二酸双酯的合成也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甲骨文市字下部从,上部从止,两部件之间或带有点状笔画,在构形上与周秦时期的市字相吻合。从辞例方面来考察,甲骨文中的市字用来表记时段之名。马王堆汉初帛书中表时辰名的"下失",相当于睡虎地秦简中的"下市";西汉时期的"日失"、"日日失"之名,大致相当于秦简《日书》中的"市日",或径可上溯至殷卜辞中的"市"和"市日"。  相似文献   

20.
释楚简"(继)"     
楚简"()",有的应当释作"()(继)",有的应当释读为"()(绝)".楚简"()(绝)"是"(幺,刂)"字省去"刀"或"刀"形不可见所致,并非"()"、"( )"无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