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粒径单液滴在去离子水中和加入表面活性剂的去离子水中的形变、上升速度和曳力系数等动力学参数,液滴当量直径范围290mm  相似文献   

2.
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了剪切流中两个变形的高分子液滴相互碰撞过程.高分子液滴由多根有限拉伸非线性弹性珠簧链(FENE链)构成.研究了碰撞分离和碰撞聚合两种情形.讨论了由于剪切流导致的液滴自扩散现象.除了Ca与粘性比之外,液滴之间的界面张力系数对于两个液滴碰撞后聚合或者分离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当液滴之间存在界面张力,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复合液滴.剪切流条件下,组成复合液滴的两个子液滴会出现相互翻滚现象.  相似文献   

3.
从压力降型脉动发生的机理方面作了分析,用小扰动法计算了压力降型脉动发生的界限,同时用试验数据加以验证,还比较了3种不同布置的U型管的脉动界限。  相似文献   

4.
卧式螺旋管汽液两相压力降脉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宽广的参数范围内试验研究了卧式螺旋管内汽液两相压力降脉动,获得了均匀加热条件下压力降脉动的周期,振幅特性及脉动发生的界限,并首次研究了沿流动方向不均匀加热条件对卧式螺旋管内压力降脉动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压力降型脉动发生的界限预报关系式,为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性的进一步研究和螺旋管式热交换器及锅炉反应器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IntroductionThe5MW Nuclear Heating Reactor( NHR- 5)was designed and built by the Institute of NuclearEnergy Technology( INET) of Tsinghua Universityin 1 989.The development of a 2 0 0 MW NuclearHeating Reactor ( NHR- 2 0 0 ) as an industrialdemonstration was undertaken by INET undercooperation with otherinstitutions.The main loopsof the 5MW nuclear heating reactor and the2 0 0 MW nuclear heating reactor are integralnatural circulation systems[1,2 ] . The naturalcirculation of the…  相似文献   

6.
在射流场中对自由上升单液滴的形变和破碎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拍摄记录液滴的初始形状、上升速度、进入射流场后的形变破碎等现象,运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研究了射流场的流场情况。通过改变液滴初始粒径大小、入射位置、射流速度等参数考察了在不同射流速度下液滴在流场中的形变破碎过程。结果表明,液滴在进入射流场后会发生3个尺度的形变过程,随后会发生从生成子液滴数为两个至多个不等的二元破碎至多元破碎现象;液滴一次破碎位置随流场剪切力而变化,主体破碎区域为射流场的中间部分;液滴在射流场中生成的子液滴数量会随入射流量、入射位置和母液滴粒径的改变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湍流场中液-液分散和滴内传质的非稳态过程。结果表明,Santer平均滴 径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滴群平衡方程和简化的液滴破碎函数和聚合函数描述.分散初 始阶段并且分散相存留量较低时,可以略去聚合项,液滴破碎过程可以简化为等体积的 二分裂过程。滴内传质可以用Danckwerts表面更新理论描述,界面更新速率在数值上 相当于单位时间滴群比表面的更新分数。  相似文献   

8.
在内径50mm的标准板结构脉冲筛板萃取往中测定了四种不同体系的单液滴终端速度,提出了相应关联式,讨论了脉冲条件下筛板间连续相环状涡流扰动对液滴运动的影响。和有关文献数据相比较,建立了脉冲筛板萃取柱特性速度V0与单液滴终端速度VD、液滴直径d的关系,从而探索一条由特性速度 V0求取液滴直径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硅橡胶表面的分离水珠放电与不明原因闪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试品模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硅橡胶表面存在单个和多个水珠时影响其放电电压的因素,并用高速摄像机观察了清洁硅橡胶表面雾中凝结水珠时的闪络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硅橡胶表面的憎水性而使水珠只能以分离的形式存在,从而造成在水珠、硅橡胶和空气的三者交接处的局部场强集中,产生强烈局部放电以及间歇式的小电弧,水珠周围局部丧失憎水性和电场力的作用使水珠拉长,场强进一步得到加强从而发生不明原因闪络。  相似文献   

10.
现有随机云滴法得出的相似度随云滴数目的增加而存在趋势性变化,以致无法给出较为稳定、合理的计算结果。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对随机云滴法出现的趋势性变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给出了相关定理及证明过程。通过探讨问题产生的实质,忽略云滴数目,将相似度统一建立在云滴距离这一物理概念上,重新定义了相似度表达式。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相似度计算结果,有效解决了原算法相似度的趋势性变化问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由试验数据求取毛细管内制冷剂自蒸发流动过程中局部摩阻压降、加速压降和总压降的方法;给出了干度和摩阻压降、加速压降及总压降沿毛细管的分布;指出干度和各压降沿毛细管的分布均呈非线性。因而,在流动特性的描述中仅用进、出口干度和压降或它们的进、出口的平均值来计算,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应考虑干度和各压降的局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对在油滴实验中静态法测定油滴带电量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剪切流场中液滴形变模型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力学的角度出发,在由两个同心圆筒形成的旋转剪切流场中,分析油水乳化液中分散相液滴的受力及形变,推导出分散相液滴受力与液滴形变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剪切流场中液滴形变的三维力学模型,初步建立了拉伸率、收缩系数和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如果测得液滴破裂的临界拉伸率,就很容易求得液滴破裂的临界剪切应力,从而可以应用分散相液滴的拉伸率或收缩系数来分析剪切对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沙漠甲虫利用由亲水突起和疏水凹槽组成的背部凝聚空气中水分的现象,分析凝水过程物理机理,给出数学描述.将凝水过程分作三个阶段,吸聚:小雾滴在背部亲水突起上吸附,长大成小水珠;聚合长大:单突起上直径为1—2mm的小水珠因不能脱落而与邻近水珠聚合,之后长大为大水珠;脱落:大水珠从背部脱落,流入甲虫口中.导出了水珠脱落半径与甲虫背部表面及外界环境参数的数学关系,得出风速为5m/s时,直径至4.1--5.6mm的水珠以滑动方式脱落,这与文献中实际观察到的水珠脱落直径为4—5mm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油水分离的效果,利用泵吸产生的负压将含油污水吸入曲板组成的流道内,使油滴在曲面的导流作用下进入分离空间并获得向上的运动速度。对此油水分离过程中油滴浮升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滴在具有向上初始运动速度后,浮升速度会增加,并且油滴的粒径越大,加速分离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涡腔式自激振荡射流喷洒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该装置利用环形涡腔对射流进行控制,利用涡腔的左、右腔的压力差产生自激振荡。根据主射流的动量平衡关系,通过空气孔流入涡腔的空气量和流出的空气量计算了交替切换所需的临界压力差,达到临界压力差所需的时间和振荡频率。这种新型喷洒装置能使射流呈扇面且分布均匀,可以用于道路的喷洒降尘,公路和铁路铁鬼积雪以及屋顶积雪的清除等。  相似文献   

17.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承钢高炉炉缸沉积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承钢高炉炉缸沉积物中的高熔点物质主要为TiC及少量的Ti(N,C)、Ti(C,N)。炉渣中的TiO2与焦炭发生直接还原反应生成TiC,随着铁液的形成,渣中的TiC被铁滴吸附,包裹在铁滴周围。TiC包裹着铁液沉降到炉底形成炉缸沉积物;在渣-铁界面和铁水-炉底耐火材料界面,由于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的存在析出Ti(N,C)、Ti(C,N),铁水和炉渣团聚在炉缸中形成炉缸沉积物。  相似文献   

18.
Richard D  Clanet C  Quéré D 《Nature》2002,417(6891):811
When a liquid drop lands on a solid surface without wetting it, it bounces with remarkable elasticity. Here we measure how long the drop remains in contact with the solid during the shock, a problem that was considered by Hertz for a bouncing ball. Our findings could help to quantify the efficiency of water-repellent surfaces (super-hydrophobic solids) and to improve water-cooling of hot solids, which is limited by the rebounding of drops as well as by temperature effects.  相似文献   

19.
在改变气力喷头的空气过流面积、吸液面与喷口之间的高度差和压力的条件下 ,测量了雾滴的直径 (体积中径DVMD) 用改进的BP算法人工神经网络对测试数据进行建模 ,通过建立好的模型进行仿真 从仿真结果发现 :在其余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吸液高度对雾滴直径的影响呈线性递增关系 ;吸液高度不变时 ,对于不同的空气过流面积都存在使雾滴直径最小的压力值 ,并且都存在在低压区雾滴直径变化较小 ,在高压区雾滴直径变化较大的趋势 ;在吸液高度不变时 ,不同的空气过流面积都存在空气压力越高雾滴直径越细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采用旋转法测定吐温80纯液体及其水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动力粘度,试验结果表明:吐温80纯液体的动力粘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当温度达到45℃以上时,下降趋缓;少量柠檬酸钠等无机电解质对吐温80水溶液的粘温行为没有明显影响;少量极性有机物无水乙醇使吐温80水溶液的动力粘度相应地下降;吐温80与吐温20纯液体混合后,体系的粘温行为介于2种纯液体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