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华山参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分离和分析,用面积归一法测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从挥发油的87个峰中鉴定出35个化合物,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1.6%.主要成分为:丁二醇,3-呋喃甲醇,3,4-二甲氧基甲苯,3-甲氧基-4-丙氧基苯甲醛,十三酸,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2-硝基苯甲酸,1-十三碳烯,1-十七碳炔。  相似文献   

2.
对狭叶柴胡全草经甲醇浸泡,超声波震荡提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鉴定它们的结构,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33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的29个组分,占总含量的97.3%。其中主要组分核黄素18.3%,5-甲基-2,4-哌嗪二酮为12.2893%,8-烯环-16-碳酸酯为11.947%,环氧丙烯醚为5.8394%,5-羟甲基-呋喃甲醛为5.5726%等。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青海川西獐牙菜的色谱指纹图谱,色谱条件: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乙醇:0.04%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60nm.通过比较,发现川西獐牙菜样品的9个主要共有峰,可作为鉴别青海川西獐牙菜药材的主要依据.对13批青海川西獐牙菜进行了相似度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用于青海川西獐牙菜药材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西南獐芽菜(Swertia cincta Burk)为一种龙胆科獐牙菜属的民间植物药.对采自云南省新平县的西南獐牙菜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从该植物80%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出了7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它们的结构为:獐芽菜苦苷(1)、龙胆苦苷(2)、獐芽菜苷(3)、6'-O-葡萄糖基-獐牙菜苷(4)、septemfidoside(5)、马钱苷酸(6)、6'-O-葡萄糖基-獐牙菜苦苷(7),其中化合物4~7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川四獐牙菜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1-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1,7,8-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  相似文献   

6.
西南獐芽菜(Swertia cincta Burk)为一种龙胆科獐牙菜属的民间植物药.对采自云南省新平县的西南獐牙菜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从该植物80%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出了7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它们的结构为:獐芽菜苦苷(1)、龙胆苦苷(2)、獐芽菜苷(3)、6’-O...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野生与栽培川西獐牙菜中3种有效药用成分,即龙胆苦苷、芒果甙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川西獐牙菜中龙胆苦苷、芒果甙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流动相:甲醇-水-0.5%乙酸(25∶75∶0.8)、甲醇-0.5%乙酸(25∶75)和甲醇-水(90∶10);检测波长:270nm、254nm和215nm;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栽培川西獐牙菜中龙胆苦苷、芒果甙和齐墩果酸含量与野生种基本相同.结论:栽培川西獐牙菜完全可以代替野生种.  相似文献   

8.
獐牙菜苦苷(Swertimarin)是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Swertia L.)植物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獐牙菜苦苷具有多种药用活性,文章对从西南獐牙菜中分离得到的獐牙菜苦苷进行乙酰衍生化反应,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对产物进行分离和鉴定,确定主产物为:2'',3'',4'',6''-四乙酰基獐牙菜苦苷。  相似文献   

9.
殷素兴 《科技信息》2011,(16):I0125-I0125,I0127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LC-MS)结合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性能高与质谱检测器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且能给出分子量和结构信息的优点,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分离分析工具。因此,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在化学、医药卫生、食品科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引起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首次采用LC-MS联用方法对藏药獐牙菜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分析。对干燥磨碎后的样品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持续测定50分钟,共得到12个色谱峰,并推测出了8个化合物。结果表明獐牙菜含有獐牙菜苦苷、异荭草素、芒果苷、齐墩果酸、异丙基硫杂葸酮等化合物。此类方法为藏药的化学成分鉴定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思路,为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对采自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海拔4 000 m的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植物高獐牙菜(Swertia elat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HPLC,Zorbax PrepHT GF反相柱色谱及MCI等现代分离分析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用95%的乙醇对该植物全株进行超声提取,在其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出10个已知的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1-羟基-3,5,8-三甲氧基酮(1),1-羟基-3,5-二甲氧基酮(2),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3),1-羟基-3,7,8-三甲氧基酮(4),1,5-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5),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酮(6),1,3-二羟基-7,8-二甲氧基酮(7),獐牙菜苷(8),(E)-aldosecologanin(9),葡萄糖香草醛苷(10),其中化合物9为首次从獐牙菜属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改进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了4种高寒藏药材:川西獐牙菜(Swertia musstii Franch)、管花秦艽(Gentiana siphonantha Maxim)、白花假龙胆(Gentianella albiflora Maxim)、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 Maxim)原植株及其愈伤组织中5种有效成分: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芒果甙(Mangifer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及熊果酸(Urolic acid)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反相柱(4.6 mm×250 mm,5μm);柱温:室温;獐牙菜苦甙、龙胆苦甙、芒果甙检测条件:流动相V甲醇∶V水∶V冰乙酸=25.00∶75.00∶0.04,检测波长259 nm,流速0.8 mL/min;齐墩果酸与熊果酸检测条件:流动相V甲醇∶V水∶V冰乙酸=85.00∶15.00∶0.04,检测波长209 nm,流速1.0 mL/min。结果表明,4种藏药材原植株药效成分种类及含量均有差别,4种藏药材中仅有川西獐牙菜含有所测定的5种药效成分单体,其余均含4种。各药效成分单体中,龙胆苦甙含量最高(1.9536%~3.7285%)。4种藏药材愈伤组织的药效成分含量均低于原植株,但同一有效成分在不同藏药材愈伤组织中含量下降的幅度不同,按生长速度推算,各药效成分的积累量均高于原植株,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本法准确、快速,可有效的分离和检测4种高寒藏药材原植株及其愈伤组织中的药效含量,为通过细胞工程生产藏药材有效成分提供了准确、灵敏、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牛耳朵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牛耳朵(Chirita ebblyylea Hance)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合质谱离子图及NIST05a.L化合物谱库检索对分离出的组分进行鉴定,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出30个组分,鉴定其中24个组分,占总量的87.38%。牛耳朵脂溶性主要成分为:亚油酸乙酯(10.86%),油酸乙酯(9.46%),十四烷酸乙酯(9.15%),β-谷甾醇(6.99%),n-棕榈酸(4.89%)。  相似文献   

13.
桑叶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永红 《广西科学》2004,11(2):116-117,120
用正己烷提取桑叶中的脂肪酸,经皂化、酯交换法处理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和鉴定脂肪酸的化学成分。结果是,共分离出24种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19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93.18%。桑叶中脂肪酸的成分以棕榈酸(26.87%)、亚麻酸(22.99%)、亚油酸(13.40%)、硬脂酸(6.99%)、油酸(3.17%)、花生酸(3.43%)、棕榈油酸(3.05%)、山萮酸(2.93%)、蜡酸(1.63%)等为主。  相似文献   

14.
人参脂肪酸和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索氏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人参根中的脂肪酸和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鉴定了脂肪酸中的19个化合物和挥发油中的46个化合物,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它们的相对百分含量,脂肪酸中主要是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是2,2’-亚甲基双[6-(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酚](10.56%)、1,2-苯二羧酸二异辛酯(6.52%)、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5.45%)和乙酸-13-十四碳烯-1-酯(4.14%).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云南产通关藤药材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出90余个峰,通过质谱检索和分析,并参考相应的保留时间确定了其中的62个成分,它们的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油的94.9%.其中含量最大的是棕榈酸(32.08%),其次有5-ethenyltetrahy-2-Furanmethanol(8.13%)、橙花叔醇(6.31%)、油酸酰胺(3.59%)、2,4-癸二烯醛(2.74%)、白昌考烯(2.72%)、6-(1,1-二甲基-3-丁烯基)-3-甲基-二氢吡喃(2.14%)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川西獐牙菜醇提物对小鼠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采用脂乳剂及饲料灌胃造模,连续喂养29天,分别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结果:喂养29天后,阳性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对高脂模型血清的影响,表现为在TC水平上,分别极显著(P〈0.01)降低了约37%、51%、50%和70%,在TG水平上,分别极显著(P〈0.01)降低了约36%、50%、24%和12%,在HDL水平上,分别提高了约19%、5%、12%和14%,在LDL水平上,分别极显著(P〈0.01)降低了约36%、12%、18%和33%.结论:川西獐牙菜醇提物对小鼠高脂血症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分离菊苣浸膏的挥发性成分,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对总离子流色谱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共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1.76%.其主要成分为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香豆素、十六酸乙酯、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油酸乙酯、苯丙酸乙酯、苯乙酸乙酯、十五酸乙酯等.使用85!mPA作为萃取纤维,并从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离子强度的影响及解吸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为菊苣浸膏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鲜香菇与香菇预煮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在利用NIST08数据库检索的基础上结合保留指数对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共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同时运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鲜香菇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烃类、硫化物等物质,其中酮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49.403%和21.982%;对香菇预煮液风味有贡献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醛类与醇类,其中含量较高的为壬醛(31.877%)、己醛(19.972%)、1-辛烯-3-醇(14.773%)。  相似文献   

19.
利用GC-MS联用技术,首次分析了鼓槌石斛干花正己烷提取物,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确认了22个化学成分,占总提取物的92.34%,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约占提取物总量的40.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