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NGDC-720-V3地磁场模型,计算得到青藏高原岩石圈磁异常数据,经过滤波、微分化极后,根据径向平均功率谱反演法得到青藏高原居里等温面深度分布.结果表明,这一地区居里等温面深度在23~42 km.研究还表明,青藏高原居里等温面的深度分布与该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壳热结构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运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深部地质结构是目前应用最广、最有效的方法。为了研究太湖穹窿的深部构造背景及太湖穹窿形成机制,作者利用重、磁资料反演计算获得太湖地区浅变质岩系顶界面、磁性层顶界面、居里面和莫霍面的深度,分析了各界面的特征,以及深部构造与太湖穹窿在成因上的联系。提出浅变质岩系底部为区内深部的主要滑脱面,在区域挤压力作用下,滑脱面上的塑性层增厚,使其上部岩层弯曲,形成穹窿  相似文献   

3.
运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深部地质结构是目前应用最广、最有效的方法。为了研究太湖穹窿的深部构造背景及太湖穹窿形成机制,作利用重、磁资料反演计算获得太湖地区浅变质岩系顶界面、磁性层顶界面、居里面和莫霍面的深度,分析了各界面的特征,以及深部构造与太湖穹窿在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下扬子区深部热状态与岩石圈厚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下扬子地区区域构造,地温场和大地热流密度的分布特征,结合岩石热性参数测试结果和该区的地表分层模型,确定了地幔热流密度分布特征和壳幔边界温度以及居里等温面的埋藏深度。根据于玄武岩固相线公式,估算了上地幔介质部分熔融开始的深度。  相似文献   

5.
首次提出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处理磁测资料,进行磁异常场分区的定量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南海研究。该方法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统计单元,确定各统计单元中的特征变量、选择标准模型,并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用学习成功的网络识别、分析整个研究区的磁异常场,从而将南海的磁异常场划分为12个特征区。  相似文献   

6.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1-xDyx)2/3(Sr)1/3MnO3(x=0~0.20).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样品为单相钙钛矿菱面结构,不存在其他杂相.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样品的颗粒均匀,平均粒径分布在200~300nm之间.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样品的M-T曲线和居里温度附近的等温M-H曲线,研究了样品的居里温度和磁熵变随Dy掺杂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Dy掺杂量的增加,系列样品的居里温度降低,磁熵变先增大后减小,在x=0.05处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7.
借助微观组织观察,研究了外加强磁场对钢中贝氏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2 T强磁场作用缩短了贝氏体相变时间,增加了贝氏体铁素体的体积分数,贝氏体铁素体板条更为致密。另一方面,本文考虑到磁场对材料磁矩、居里温度和结构参数的影响,扩展了经典磁自由能计算模型。结果发现,低于居里温度时,长程磁有序对贝氏体铁素体的磁性贡献占主导地位,高于居里温度时,短程磁有序对其磁性贡献最大。另外,磁致磁熵改变量在居里温度处达到最大值,表明此时磁场对贝氏体铁素体磁有序程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利用扩展模型计算得到的磁自由能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扩展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8.
用相关有效场方法分别计算了具有峰窝点阵和平方点阵的二维稀磁混自旋Ising系统的内能和比热。结果表明在相同稀磁浓度下,具有平方点阵的系统居里温度高于具有蜂窝点阵的系统的居里温度。二者在居里温度点发生的相变皆为二级相变。平方点阵系统在较大温度范围内呈现亚铁磁性。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Gd5Si2-xGe2Znx,Gd5Si2-zGe2-zZn2z系列合金的等温磁熵变和居里温度时发现,Zn的微量变化对合金的磁热性能影响很大.当x或者2z为0.001时,在1.5 T外加磁场变化下,其最大等温磁熵变分别为20.70 J/(kg.K)(x=0.001)和25.30 J/(kg.K)(2z=0.001),居里温度分别为284 K(x=0.001)和280 K(2z=0.001),其磁热性能远高于没有添加Zn元素的合金(5.03 J/(kg.K)).实验证明,微量元素Zn对Gd5Si2Ge2化合物的合金化处理,可使其在低磁场下的磁热效应得到巨幅提高,其最大等温磁熵变优于文献报道的铸锭合金Gd5(Si1-yGey)4及其他添加元素(如Ga,Sn,Cu,B,Al,Bi,Co,Fe,Ni,Mn,C,H等)替代Si或Ge时在5 T高外加磁场变化下的等温磁熵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制备工艺对Fe_2P-型(MnFe)_2(P,X)(X=Ge, Si, B)系列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磁性和磁热效应的影响。利用传统固相烧结结合外磁场加热、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淬火和缓慢冷却处理等方法制备了(Mn, Fe)_2(P,X)(X=Ge, Si, B)系列化合物。粉末X射线衍射(XRD)实验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均形成了Fe_2P型六角结构。采用磁性测量表征居里温度和热滞,并计算等温磁熵变。结果表明,磁场热处理(1 000℃,1.1 T真空)使Mn_(1.1)Fe_(0.85)P_(0.5)Si_(0.5)和Mn_(1.1)Fe_(0.9)P_(0.75)Ge_(0.25)化合物的铁磁-顺磁相变温区变宽,导致在其居里温度处的磁热效应减小。另发现Mn_1Fe_(0.95)P_(0.587)Si_(0.34)B_(0.073)化合物的磁相变与烧结和淬火温度的敏感关系。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相变宽度减小,导致磁熵变增大,但热滞先减小再增大。由此获得磁热性能最佳的化合物:当淬火温度为1 100℃时,其居里温度在室温附近,热滞小于3 K,并且在0~1 T的外加磁场变化下的最大等温磁熵变高达11 J/(kg·K),显示了该材料巨大的磁制冷潜力。  相似文献   

11.
对Nd Ni4-xCoxCu系列化合物的制备工艺、晶体结构和磁性进行研究。用电弧熔炼和热处理法制备Nd Ni4-xCoxCu(x=0,1.0,1.5,1.7,1.9,2.0,2.1,2.3,3.0,4.0)系列化合物样品,对X射线衍射数据精修后分析发现,该系列化合物为单相材料,晶体结构为Ca Cu5型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mmm,并给出精修图谱和精修后的XRD衍射图。磁性测量分析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发生自旋重取向现象和由铁磁到顺磁的转变,居里温度随着C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该系列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具有可调性。利用热力学麦克斯韦关系,从系列等温磁化曲线确定了样品的等温磁熵变随温度和磁场变化的关系。在外场强度3 T的条件下,当x<2时,其最大等温磁熵变值随着C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x>2时最大等温磁熵变值随Co含量的增加再次降低。外场强度1 T条件下,Nd Ni2Co2Cu样品的相对制冷功率(RCP)为128 J/kg。  相似文献   

12.
用于划分磁异常的新方法—插值切割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考察空间域和波数域中划分磁异常区域场和局部场常用方法特点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插值切割法。该方法以当前计算点场值与四点圆周平均值的插值运算为切割算子,通过连续切割,得到磁异常的切割区域场,而从磁异常中减去后,就得到切割局部场。误差分析表明,磁异常中的随机误差在切割区域场中被压制,而在切割局部场中没有明显放大。本研究对四个理论模型和一个野外实例的处理结果表明,这种新方法适合于复杂磁异常区域场与局部场的划分,其他的一些特点是计算速度快、分辨率和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铜矿(化)体的分布位置,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方法,观测到磁异常。通过分析地面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解释磁异常的地质原因,推断矿(化)体的赋存位置、控矿构造的空间特征、构造与岩体特征,确定了铜矿的分布区域与位置,经钻探验证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肖伟鹏 《广东科技》2014,(20):145-145
自2012年以来,在东大别造山带内与郯庐断裂南段等重点地震地磁监测区布设的77地磁三分量测点数据为基础,利用匹配滤波法结合偏移抽样化极方法和阻尼因子方法降低纬度斜磁化的影响,给出研究区域磁异常,为深部地质构造推断或区域构造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将钻孔摄影方法推广到多孔结构面连通中,从结构面产状、地质特征等角度提出了连通性判别依据,并运用龙江特大桥桥基摄像勘察结果检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其中,选择了位于大桥一侧的3个钻孔,在对孔内的结构面地质特征、产状等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根据结构面连通原理进行对比和筛查,共得到3组2孔连通结构面和2组3孔连通结构面.结果表明,所有可连通结构面产状相似、空间位置满足共面的要求,并且组成结构面的岩体及周围环境岩体特征相似.将基于钻孔摄影技术的结构面连通方法用于该工程中可行.
  相似文献   

16.
菱铁矿热处理后的异常等温剩磁与逆向磁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菱铁矿经过适当温度热处理后的异常等温剩磁曲线的全部形态与初始剩磁态的3个集合相对应。根据IRM曲线存在负微商线段这一事实,提出有逆磁相存在,并用正常磁相和逆磁相的耦合来解释这种异常等温剩磁行为,这种逆向剩磁是在室温下获得的,在弱化时没有任何热过程和化学过程发生,在本质上已与观察到的逆向热剩磁和逆向化学剩磁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磁天平测量饱和磁化强度(Ms)和居里温度(Tc)的原理,对磁天平测量饱和磁化强度和居里温度的装置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具体的测量步骤.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Feng等提出的简单自适应全搜索比特面匹配运动估计算法的不足,对其中比特面的计算方法、搜索起点的选择及比特面匹配准则搜索失败后的处理策略等方面作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的运动估计性能比原算法有较大提高,对于可视电话中的头肩视频序列,性能与全搜索法差别不大,且计算量仅为全搜索法的1/6。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空间分区处理技术,以解决弹塑性数值分析中多重屈服面空间相交时,应力超出屈服面后使屈服面难以确定、继而引起塑性因子无法计算等问题.在应力角位于0到π/3之间时,利用通过统一剪切屈服面交线的子午面将屈服面的外部区域划分为2个区域,提出以拉伸屈服面与剪切屈服面相交而成二面角的平分面来划分这两种屈服面外部区域的方法,从而可将屈服面外的应力空间划分成4个区域,接着推导出了它们之间分界面的数学表达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屈服函数选择法则,并将其增量本构格式插入FLAC3D软件中.通过算例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解析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此处理技术力学上的合理性和数学上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以功率消耗为目标函数、犁面几何参数的可行范围为约束条件的犁面优化设计方法。在给定犁面几何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犁面的功耗模型,并采用改进单纯形法,由电子计算机自动选择犁面的最佳几何参数。通过对四种不同类型犁面的计算,证明文中提出的犁面优化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