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时效热处理对波纹管Inconel718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对厚度为0.12mmInconel718材料相组织、位错、二次相析出进行分析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固溶冷轧薄板位错密度高,为奥氏体组织,经时效热处理后在奥氏体基体上析出了弥散的强化相(γ′相Ni3Al)和γ″相(Ni3Nb),分布密度与时效时间有关,γ′相,γ″相的析出优先在位错区产生,时效处理后,冷轧变形的位错密度有所下降,析出的弥散的强化相γ′和γ″相使材料的显微硬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镁合金的多级时效工艺,利用X射线衍射、光学金相、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透射电镜、显微硬度、力学性能测试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多级断续时效(T6I6)对ZM61新型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6态相比,T6I6工艺更能显著提高合金强度,显微硬度为90HV,屈服强度为340Mpa,抗拉强度达到356Mpa,强度增幅分别为13%和8%;T6I6处理使合金晶间干净,第一级和第二级过程中只有Mn以α-Mn的形式继续析出,形成更多的Mn单质颗粒,终级时效的硬化幅度增加,且峰时效时析出了弥散分布的β'相,使强化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万用试验机器、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Al-Mg-Si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显微组织、硬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等试验结果分析发现,均匀化处理温度对微观组织影响不大,对其硬度和拉伸试验结果影响并不大;而深冷处理可以提高析出相的形成,增加位错密度,从而提高了硬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00Cr12Ni9Cu2TiNbBeRE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经形变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形变热处理使板条马氏体细化,位错密度增加,胞状亚组织形成。时效后析出相得以细化且更加弥散。在对实验数据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屈服强度与组织参数、形变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关系式。用能量分析方法推导出冲击韧性和显微组织的定量关系。从而表明,控制该钢强韧性的重要组织因素是马氏体组织、胞状亚组织和析出相。最终为设计处理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OM、SEM等手段表征不同时效处理工艺下Fe-Ni基沉淀强化奥氏体合金焊缝显微组织;采用硬度显微仪表征时效温度对焊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区分为垂直于焊接方向的柱状晶区和焊缝中心细小的等轴晶区,柱状晶区与等轴晶区有明显的分界线.同样保温8 h,当时效温度为640℃时,焊缝柱状晶区和等轴晶区均匀分布着细小的γ′颗粒,且晶界及晶内不存在η相的析出;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晶界及晶内逐渐析出片状η相;当时效温度达到740℃时,晶界析出大量大尺寸片状η相.同时,γ′相的数量随着η相的析出而减少,η相的析出是以牺牲γ′相为代价的.因此,时效处理的保温温度应低于740℃.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时效处理后的焊件硬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利用正交试验法,对Al-Cu-Mn合金半固态锻压件进行了固溶时效热处理.通过对硬度指标的分析,获得了热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分析了时效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Al-Cu-Mn合金半固态锻压件在固溶温度540℃、固溶时间13 h、时效温度165℃、时效时间8 h下,其维氏硬度值可达130 MPa以上;且析出相均匀、弥散地分布在基体上.  相似文献   

7.
文中报道了对Al-1.98Li-1.78Cu-1.30Mg-0.10Zr合金组织、机械性能和断裂行为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170℃/2h 190℃时效时有硬度双峰,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也有类似的双峰,这主要是由δ′(Al_3Li)和S′(Al_2CrMg)的析出引起的。合金的强化相为δ′,S′和T_1(Al_2CuLi)。在欠时效阶段,析出的主要是δ′和少量沿位错析出的S′。在峰时效阶段,除析出δ′外,还有S′和T_1在基体中均匀析出,并且有晶间PFZ存在。拉伸试样的断裂以沿晶为主,但有少量由粗大第二相粒子诱发的韧窝存在于断裂表面上。  相似文献   

8.
对粉末烧结制得的Te-Ni-Cr合金进行固溶时效热处理,通过金相显微分析和SEM观察、硬度测试、压缩试验及电化学腐蚀等手段,研究热处理对该材料金相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金经热处理后组织均匀,析出相数量增多且更加细小弥散;热处理后合金硬度和抗压强度降低、相对压缩率增加、塑性改善,其综合力学性能提高;热处理后合金的电化学腐蚀极化曲线特征值发生显著变化,Icrit和钝化电流显著增大,击穿电位Eb增加,表明合金耐腐蚀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低温回火态Gcr15轴承钢的激光相变硬化处理进行了研究.试验了激光处理的工艺参数对硬化过程的显微组织、淬硬层的硬度变化、残余应力分布、残留奥氏体形貌与数量以及耐磨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后,Gcr15钢的表面硬度可达HV1000以上,硬化层的显微组织为缺陷密度高的隐针马氏体,晶粒度为ASTM 14级,残留奥氏体约达20%,呈膜态分布于马氏体条片之间及碳化物周围,超细的碳化物非常弥散地分布着,表面层保持较大的压应力而耐磨性能明显提高.据此,可以认为激光相变硬化的强韧化机制是:晶粒细化强化、亚结构强化,弥散析出强化以及残留奥氏体强化等的综合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升析出强化铝合金的强度,采用表面超声滚压和低温时效工艺制备一种多级梯度结构材料,并用SEM/TEM表征分析表层组织。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晶粒和析出相均呈现梯度分布。此外,对梯度层的析出相分析发现晶内析出相和晶界析出相种类存在区别,并且伴随着距表面深度的增加,晶界析出相和晶内析出相的数量密度都呈现降低趋势。与时效后粗晶试样相比,多级梯度结构试样的强度得到提升(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从480 MPa和622 MPa提升到562 MPa和692 MPa)并保持良好的塑性。通过定量计算,发现多级梯度结构试样的强化增量主要源于晶界强化、沉淀强化、位错强化和协同强化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新疆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6-8月从新疆北部主要哈密瓜产区采集分离纯化11个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形态学、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G Cmol%含量测定,确定采自叶片病斑上的9个供试菌为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o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而侵染果实的病原菌可能还包括果斑菌(Acidororax.arenae subsp citrulli)。  相似文献   

16.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一个永恒的伦理话题,人类对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中国当前社会正处在空前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缺失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并呈现出上升趋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现象的出现?作者从对幸福和幸福感的考证入手,具体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8.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给出整数幂的和的另一种计算公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