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沿海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nicus)群体可依据其头胸部侧面斜纹延伸到头部腹面与否分为2种不同形态变异类型.随机选取室内相同养殖环境下2种形态变异类型F1群体对虾各90尾,分别测量体长(X1)、头胸部长(X2)、第1~6腹节长(X3~X8)、尾节长(X9)、头胸部宽(X10)、第1~6腹节宽(X11~X16)、尾节宽(X17)、头胸部高(X18)、第1~6腹节高(X19~X24)等24项形态指标和体质量(Y)性状.比较2种形态变异类型群体各形态性状与体长的比例参数发现,二者在体形上存在一定差异.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两群体对虾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形态变异类型Ⅰ群体的体长、第1腹节宽、头胸部宽、第5腹节长、第3腹节长和第6腹节宽对体质量直接影响显著;形态变异类型Ⅱ群体则以体长、头胸部长、第5腹节宽和第1腹节宽对体质量直接影响显著;两群体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经显著性分析,将偏回归系数显著的变量对体质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形态变异类型Ⅰ:Y=-23.789+1.525 X1+5.183 X10+10.889 X11+5.671 X7-4.066 X5-4.054 X16,形态变异类型Ⅱ:Y=-20.533+1.476 X1+4.759 X11+1.573 X2+6.864 X15,2个方程的回归关系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果可为日本囊对虾生长性状相关选育提供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2.
不同育苗基质对黄瓜幼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腐叶土、复合基质(草炭∶蛭石=2∶1)和普通营养土作育苗基质,在温室条件下研究其对黄瓜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腐叶土的育苗效果在三种基质中表现最好。在子叶期,以腐叶土作基质的黄瓜幼苗的简单指标(子叶长、子叶宽、胚轴粗、胚轴长)和复合指标(子叶长×子叶宽,子叶长×子叶宽×子叶厚)均极显著地高于用普通营养土培育的黄瓜幼苗的相应指标。在四叶一心期,用腐叶土培育的黄瓜幼苗的简单指标(全株干重、叶面积、冠干重、根重、茎粗、株高)和复合指标[(茎粗/株高+根重/冠重)×全株干重、(茎粗/株高)×全株干重、(根重/冠重)×全株干重、(茎粗/株高)×全株干重、(茎粗/株高)×全株干重×叶片数]也极显著地高于用复合基质、普通营养土培育的幼苗的相应指标。因此,在生产上可以用腐殖土代替复合基质和普通营养土进行黄瓜育苗。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入了解不同生长时期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确定适于大菱鲆人工选育的主要测量指标。【方法】应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大菱鲆6月龄幼鱼及14月龄成鱼全长(TL)、体长(BL)、头长(HL)、体高(BD)、尾柄宽(THH)、体厚(BW)和体质量(BM)7个性状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曲线拟合分析获得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最佳拟合模型。【结果】不同生长时期,大菱鲆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6月龄阶段,全长(TL)、体高(BD)、体厚(BW)、头长(HL)的直接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14月龄阶段,全长(TL)、体厚(BW)、尾柄宽(THH)的直接通径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并建立2个生长时期不同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6月龄阶段,进入回归方程的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BM)的最优曲线拟合模型均为线性函数模型;14月龄阶段,进入回归方程的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BM)的最优曲线拟合模型均为幂函数模型。【结论】不同时期,影响大菱鲆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不同,且各形态性状对大菱鲆体质量的作用效果也不尽相同,适用的最优拟合模型也不同。建议将全长(TL)(6~14月龄)作为幼鱼与成鱼阶段的主要育种目标性状,同时幼鱼阶段辅以体高(BD)、体厚(BW)和头长(HL)作为参考性状,成鱼阶段辅以体厚(BW)和尾柄宽(THH)为参考性状,从而有效提高大菱鲆的选育效率,为大菱鲆选育提供测量指标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对黄瓜的胚轴粗、胚轴长、子叶长、子叶厚、子叶宽、开始出苗时间、全株干重、全株鲜重、出苗率、出苗势等10 个简单指标及全株干重/全株鲜重等3 个相对指标、(胚轴粗/胚轴长)×全株干重等6 个复合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并对幼苗各数量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黄瓜子叶长、子叶宽、子叶长×子叶宽可作为幼苗壮苗指标,子叶长、子叶宽对壮苗指数有决定性的正向作用,胚轴粗、全株干重对壮苗指数有正向直接作用,全株鲜重、胚轴长对壮苗指数的作用不稳定,子叶厚、开始出苗时间对壮苗指数的影响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测了云杉属(Picea)10个树种的种子形态和萌发特性,分析了它们与种源地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长、宽、千粒质量的差异在种间达到极显著水平;除种子萌发高峰期外,种子发芽率、发芽起始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在种间具有极显著的差异。相关性分析则表明:种子长和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长、种子宽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种子千粒质量与发芽率、发芽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纬度与种子长、种子宽和千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年均温与种子长、种子宽、千粒质量和发芽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因此,纬度和温度是影响云杉属植物个体间种子大小变异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纤维形态的物理特征是马尾松纸浆材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性状。该研究以22年生29个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半同胞家系的木材样品为材料,对其木材纤维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及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纤维性状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均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异,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柔性系数以及壁腔比5个性状的早材变异系数均大于晚材,家系水平的纤维选择主要是针对早材的选择。方差分析表明:家系间平均晚材纤维宽度、平均晚材纤维腔径宽、平均晚材纤维长度以及早晚材平均纤维长度差异显著,家系遗传力为0.38~0.51,家系水平的纤维改良潜力较大。年龄与纤维长、晚材长宽比、纤维壁厚、壁腔比、柔性系数、刚性系数等6个指标呈显著相关或相关显著;年轮宽度与纤维宽、纤维长、纤维长宽比、壁腔比、壁厚、刚性系数和柔性系数等7个纤维形态指标呈显著相关,晚材率与纤维宽、纤维长、长宽比、壁厚、早材壁腔比、早材刚性系数和早材柔性系数等指标相关显著,年轮宽可作为马尾松家系纤维的间接选择指标。通过对生长和纤维含量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113号家系入选为定向培育制浆造纸材的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核桃六个果实性状(青皮厚度、青果重、坚果重、核壳厚度、出仁率、含油量)与八个叶片性状(顶叶长、顶叶宽、顶叶叶形指数、顶叶厚、侧叶宽、侧叶叶形指数、侧叶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性状与叶片性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且部分果实性状之间或部分叶片性状之间则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果实性状中青皮厚与青果重、青果重与坚果重、坚果重与出仁率和含油量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叶片性状中,顶叶长、顶叶宽、侧叶长、侧叶宽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顶叶宽与顶叶厚有关,顶叶叶形指数主要取决于顶叶的宽度,顶叶厚与侧叶厚相关显著。性状相关性的研究,有助于利用相关选择提高核桃选种效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等形态参数,以及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背甲长/腹甲长、背甲宽/腹甲宽、背甲长/体高、腹甲长/体高等形态参数比值研究华中、华南地区黄缘闭壳龟群体形态学差异.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4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华中地区黄缘闭壳龟形态学与华南地区黄缘闭壳龟形态学的相似程度较小,差异性较大,形态参数差异极显著(P<0.01),形态参数比值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而华中地区A、B两群体黄缘闭壳龟形态学的相似程度较大,差异性较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黄缘闭壳龟的体重、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等6个形态参数,以及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背甲长/腹甲长、背甲宽/腹甲宽、背甲长/体高、腹甲长/体高、体重/体高平方等7个形态参数比例来研究A、B两种体型黄缘闭壳龟的群体差异.结果显示:A、B体型黄缘闭壳龟的腹甲长和体高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形态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两体型的形态参数比例除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体高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的形态参数比例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0.01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交趾黄檀种子特性、变异规律及其对苗期生长的影响,筛选交趾黄檀优良家系。【方法】对来源于泰国的32个交趾黄檀家系的种子形态(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千粒质量),发芽特征(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苗期生长性状(苗高、地径、生物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32个交趾黄檀家系种子表型性状变异丰富,不同种子形态性状在家系间均达到显著水平差异,千粒质量变幅为18.04~32.93 g(表型变异系数12.88%)。交趾黄檀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苗期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千粒质量与苗高、地径呈显著正相关。综合相关性和隶属函数评价分析表明,20号、23号、18号家系综合表现较好。【结论】32个交趾黄檀家系在表型性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20号家系在苗期生长表现最优,可作为交趾黄檀育苗的首选家系。  相似文献   

11.
海岸带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生物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江苏沿海滩涂较一的银杏采叶园(A)、银杏果-叶-农复合园(B)、银杏材-农复合园(C)的生物生产力。结果表明:各模式内不同作物个体生长存在检显差异,银杏个体生长情况可用W=aX^b数学模型描述。植物器官生物量和生产力均以茎(干)最大。同一模式内,农作物生物量和生物生产力高于银杏,但收获指数低于银杏。三大模式中,模式C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生物生产力,但与B相差不显。模式B、C有较大的生物生产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江垭水库淹没区的银杏、柏本、马尾松、板栗和木5种树木的木材解剖特征,根据观察比较可以了解这些树木生长发育良好,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稳定,文章附有照片及说明。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洋口林场杉木林生物量的年变化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根据32株不同年龄、不同胸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物量数据所作回归分析,评选出胸径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相关最密切的方程。据此,估算出不同年龄杉木林分及各器官生物量。比较了不同年龄林分生物量的空间结构,分析了不同年龄杉木的平均净生产量、年间净生产量和针叶的净同化率,得出19-20年为该林分数量成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浙江西天目山天然林及银杏种群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完成国内多处同类型研究的基础上 ,笔者对西天目山双清溪沟谷天然林及其银杏进行了专题考察 ,所获第一手资料包括 :双清溪森林古道样带式路线考察立木分布平面图 ;天目山双清溪天然林中银杏及伴生树种调查总表 ;双清溪天然林中银杏种群调查明细表 ;“5代同堂银杏”的树木形态学调查研究 ;禅源寺古森林群落的成分、结构及性质考察等。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 ,双清溪天然林原应属於典型“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群落 ,现已进入“针阔叶、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演替阶段。该演替系人为干扰下的一种“偏途演替”。银杏种群参与了演替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因此 ,它们应该是野生的。“5代同堂银杏”建议正名为“无性系多代同株银杏”比较恰当。禅源寺古森林群落是双清溪沟谷天然林的延伸和残余部分 ,可简称为“禅源寺古森林残存群落”。  相似文献   

15.
苏南丘陵区杉木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在苏南丘陵地区,用“分层切割法”研究了2—18年生33株杉木地上部分生物量。通过几种生物量估测方法的比较,得到杉木胸高直径与树干、枝条和针叶重量之间相关较紧密,精度较高的经验公式。本文探讨了本地区不同年龄阶段杉木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现状和分配,以及年净生产量的潜力。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地区杉木林宜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2个山核桃优株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筛选出优良的山核桃优株,为山核桃良种选育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安徽宁国和大别山地区22株山核桃优株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其7个主要经济性状和6个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2个优株青果的单果质量、坚果鲜质量、坚果干质量、干仁单仁质量、鲜出籽率、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胡乐1号青果单果质量最高,而金寨18号坚果干质量最大;22个优株种仁粗脂肪、蛋白质、主要脂肪酸含量均表现出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表明,青果单果质量与坚果鲜质量、坚果干质量、干仁单仁质量及干出仁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粗脂肪含量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亚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山核桃果实品质的主要性状是坚果鲜质量、坚果干质量和油酸含量,集中反映了果实的经济性状和种仁的品质特征。通过聚类分析将22个优株分为5类:胡乐1号、果子园1号、果子园3号3个优株单独各聚为一类,其余的宁国山核桃优株为一类,大别山山核桃优株为一类。【结论】从分类学看,安徽宁国地区山核桃和大别山地区山核桃之间存在差异。坚果鲜质量、坚果干质量和油酸含量是山核桃优良品种筛选的重要指标;两地山核桃的主要经济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遗传资源丰富,应深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银杏、板栗不同组织DNA的提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CTAB方法提取银杏、板栗的冬芽、嫩叶、半木质化韧皮部、老枝韧皮部和成熟叶子的DNA。结果表明,除成熟叶子外,其它4种组织的DN较容易提取,且DNA的纯度较高,A260/A280值都在1.8以上,每100mg材料的产量为22~50μg。清晰明亮的PCR产物也表明所提取的DNA可满足DNA分子标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海南热带雨林原生植被以及槟榔树种植基地发现:在原有热带雨林山坡地上改种经济作物槟榔树之后,滑坡发生的规模及频率在近几年显著增加,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不利于热带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此,本研究对比分析了热带雨林原生植被和经济作物槟榔树在林冠层、树干以及地表落叶、植株密度和根系分布等在生态固土护坡方面的差异,简要阐述了槟榔树种植基地频繁发生滑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生长在沈阳市区内的4 a生银杏、蒙古栎、华山松及油松为试材,采用二次热解析与GC.FID联用技术对树木释放BVOCs的两个主要成份,即异戊二烯和单萜类物质的排放速率进行测定,探讨不同树种单株幼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规律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排放的BVOCs组成不同,银杏及蒙古栎等阔叶树种排放的BVOCs以异戊二烯为主,而油松和华山松等针叶树种以排放单萜为主;蒙古栎的BVOCs排放速率达217.38μg·(g·h)-1,显著高于其他3种树木,属于高释放树种:树木BVOCs排放速率因树种及BVOCs种类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的板栗基本上种植在以花岗岩、片麻岩为土壤母质的低山丘陵地带。该地带主要缺氮,其次缺磷,氮、磷饥饿是该地板栗生长结实的限制因子。实验研究证明,采收后根部施有机肥,萌芽期、开花期和果实迅速生长期追施氮磷复合肥(或氮肥),能提高土壤与树体的营养水平,促进树体代谢平衡和生长发育,对于增加栗实产量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