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生态地理比较方法研究金堂黑山羊与白玉黑山羊的生态特征,结果表明,金堂黑山羊与白玉黑山羊在生态地理条件、饲养管理、外貌特征和生长性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金堂黑山羊的产肉性能高,繁殖性能好,是一个优良的地方肉用山羊品种.白玉黑山羊产绒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辽宁绒山羊与藏山羊杂交和进行藏山羊本品种选育试验,结果杂交组合一代毛色遗传白色性状外显性率近100%。杂种羊生长发育快、产绒性能高。同藏山羊比较,绒纤维着生密度高。同藏山羊比较,绒纤维着生密度增加2.84倍;绒生长期提前31天,绒层自然长度公母分别为5.36、5.25cm/只,分别增1.44、1.71cm/只;产绒量周岁公母羊分别为115.17与118.36g/只,2岁公母羊分别为212.14与1  相似文献   

3.
高原型藏山羊产绒量与体形性状主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偏正态分布检测和多峰分布检测方法对高原型藏山羊产绒量、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6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绒量、体重、体高、体长、胸围5个数量性状中存在主基因效应.  相似文献   

4.
从1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4条特异性条带较多的引物,通过在供试个体中产绒量高的个体和产绒量低的个体反复配对比较试验,获得B8号引物在高原型藏山羊群体内,产绒量高的个体有共有条带为高产个体特有,而产绒量低的个体亦有共有条带为低产个体特有.在产绒量高的个体中,获得了长度为638bp共有序列,产绒量低的个体无此序列.高原型藏山羊与人的同源性为65.64%.  相似文献   

5.
绒山羊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生物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尔巴斯绒山羊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的优良绒山羊品种,具有产绒量较高、绒纤维品质好的特性.在过去数十年,内蒙古大学以旭日干院士为代表的科研团队经过艰辛努力,建立起了一整套绒山羊现代生物技术体系,成功应用于种群扩繁、新品系培育、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对该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产毛和产绒是牦牛的特异经济性状。作者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2岁九龙牦牛的9个主要体尺和毛绒品质性状与毛绒产量的关系。结果初步表明,绒长、毛长、体高和胸围是决定个体毛绒产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运用SAS软件分析了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原种场的169只藏山羊成年不同个体(其中公羊77只,母羊92只)的产绒量(Y)与7个影响因子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以及最优回归方程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毛长、绒长、体长、胸围、管围与产绒量呈正相关,体重、体高与产绒量呈负相关,其中胸围与产绒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0.2985),相关关系极显著(P<0.01),直接通径系数(4.3540)和间接效应值(5.5062)均最大,胸围的大小对藏山羊的产绒量具有极为重要影响,毛长对产绒量的直接效应值(-0.5290)最小.相关系数较高差异极显著(P<0.01)的相关因子有:毛长和体重(r=-0.4184)、胸围和管围(r=0.4057)、体长和胸围(r=0.3645)、体高与胸围(r=0.3211)、体重和管围(r=-0.3048),相关系数较高差异显著(P<0.05)的相关因子有:绒长和体重(r=0.2762).藏山羊产绒量的最优回归方程模型为:?=2.1920X2-2.4210X3-1.6110X4 5.0240X6-1.5800X7±29.7220.(X2-绒长,X3-体重,X4-体高,X6-胸围,X7-管围).  相似文献   

8.
陕北白绒山羊多绒型变异个体的遗传性能稳定,外观特征如绒球状,在不同群体间出现的比例平均为5.6%。它是今后陕北白绒山羊选育提高的极好基础,其绒长、毛长、产绒量与产毛量等大多比所在群体的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闫昱 《榆林科技》2007,(3):32-44
引言陕北白绒山羊是根据市场需要和陕北自然经济条件,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采用两品种简单育成杂交方式,经25年的培育而形成的以产绒为主,绒肉兼用型山羊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 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野外调查和养殖试验观察确知合浦绒螯蟹的成体及各期幼体的形态构造均介于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之间,是绒螯蟹属的一个物种,故将其学名由“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改为“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 ,该蟹个全大,生长快,繁殖力强,生长周期短,是一个优良的绒螯蟹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近二年来随着我县加大养殖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牛羊的发展速度迅猛,养殖绒山羊便是其中之一.但不少农民是初次搞养殖,对绒山羊的饲养管理缺乏经验,特别是羔羊的培育.绒山羊的绒是由次级毛囊生长的,绒山羊产绒量的高低、优劣与次级毛囊有很大的关系,而次级毛囊大部分是出生后哺乳期间发育期间发育成熟,若母乳不足或饲养不当,这些毛囊会停止发育,长不出绒来,一直影响到该羊的产绒量及利用价值.因此,绒山羊加强羔羊培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白腐菌多酚氧化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彩绒革盖菌、多孔菌和毛栓菌多酚氧化酶的产酶曲线,及酶作用的最适pH值、最适酶解温度对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来自不同白腐菌的多酚氧化酶其产酶曲线不同,酶的特性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对比实验方法对陕北白绒山羊的专用饲料添加剂进行了研究,试验通过对供试羊子绒长、毛长、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和产绒量以及繁殖等性能的观察测定,并对专用饲料添加剂进行了扩大试验。实验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各性状明显高于对照组,以1.5岁母羊为例,试验组比对照组的体重平均高出5.3kg,产绒量平均高出85g以上。可见,在陕北白绒山羊的饲料中添加饲料添加剂,对白绒山羊的绒长、体重、产绒量和繁殖率等性状的表现有很大影响。陕北白绒山羊专用饲料添加剂为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提供了全面的营养,解决了白绒山羊全舍饲条件下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问题,是增加羊农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高原型藏山羊的保种与利用模式.高原型藏山羊盛产山羊绒,发展山羊绒生产,对我国外贸出口和繁荣藏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尚需对其进行保种和利用研究.根据当代动物保种模式(活体保种、冻精冻胚保存、体细胞保存和分子标记辅助保存),结合高原型藏山羊的现状,以活体保种和利用为宜.在高原型藏山羊主产区,对高原型藏山羊开展本品种选育,建立三级繁育体系,加强饲养管理,不断提高品种的生产性能,向市场推广优秀种羊.在高原型藏山羊非主产区,引入辽宁绒山羊作控制性试验,引入辽宁绒山羊产绒量高的基因,既能保留高原型藏山羊绒纤细和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等优良基因,叉不断提高高原型藏山羊产绒量,达到保种、提高和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定点实测、调查和查阅资料等方法,对西藏藏山羊产品资源(绒、毛、皮、肉、奶)和品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西藏藏山羊产品资源丰富,产品品质好,每年预测产绒量为883.4237吨、毛1764.7262吨、皮222.8687万张、鲜皮面积118.0069万米 ̄2、肉9331.2508吨、奶52491.64吨,其绒、毛预测产量分别为现有实际产量的1.99倍和1.94倍,开发潜力很大。文中对藏山羊产品的缺陷提出了改进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陕北白绒山羊精料补充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了40只不同年龄的母羊,通过一个对比试验,研究了陕北白绒山羊的精料补充料。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在绒长、体高、体长、胸围、产绒量、体重、毛长等7个性状方面差异性显著。试验组的产绒量高于对照组80克以上。并实施了陕北白绒山羊精料补充料的推广试验,进行验证,显示出使用陕北白绒山羊补充精料补充料的羊只体格明显增大,体重增加,繁殖能力增强、生产性能提高。建议对陕北白绒山羊补充精料应该在陕北进行大面积推广,以增加羊农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7.
屈雷 《榆林科技》2007,(3):48-50
到2005年末,榆林全市陕北白绒山羊和改良羊发展到320万只,生产山羊绒能力达到768吨,存栏羊只均产绒228.6g,产绒量占全国产量的4.4%。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羊只养殖中的实用高新技术没有在陕北自绒山羊得到充分应用和推广,陕北自绒山羊的深层次研究也不能与其目前的发展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尼玛县绒山羊的生长发育和产绒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测定尼玛县藏山羊的生长发育和产绒性能,研究结果:羔羊初生重公羔为2.07±0.19kg,母羔为1.99±0.15kg, 公羔比母羔重约0.08kg,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重公羔为8 34±0.94kg,母羔为8.13±0.98kg,公羔比母羔重0.21kg, 差异极显著(P<0.01);周岁体重公羊为19.22±2.62kg,母羊为15.19±1.85kg;2岁体重公羊为28.11±4.09kg,母羊为 20.36±2.62kg;3岁以上公羊为36.66±5.89kg,母羊为23.31±2.61kg,周岁后体重在公羊与母羊间差异极显著(P<0.01);周 岁、2岁和3岁以上的体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产绒量周岁公羊为187.70±54.55g,母羊为175.61±33.90g,2岁公羊为 209.10±41.99g,母羊为191.10±31.20g,3岁以上公羊为324.00±80.20g,母羊为286.10±60.20g,产绒量在性别间差异极显 著(P<0.01),产绒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绒层高度在年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3岁以后生长发育和产绒性能 均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绒类织物飞绒的特点,从吸尘罩、通风管道及除尘装置等几个方面着手,介绍一种实用的绒类织物飞绒吸尘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闫昱 《榆林科技》2004,(4):29-31
陕北白绒山羊是根据市场需要和陕北自然经济条件,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采用两品种简单育成杂交方式,经25年的培育而形成的以产绒为主,绒肉兼用型山羊新品种。2004年符合品种标准的羊只存栏达15万余只,改良型绒山羊达200余万只。该品种2002年4月通过了国家畜禽遣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羊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的现场审定,同年12月份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3年2月农业部批准为新品种,并向社会公告(农业部第254号公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