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要了解那些引起人类主要疾病的原虫的遗传学情况,首先必须知道其所具有的染色体数目.Kemp等报道用一种新技术——脉冲场梯度(PFG)凝胶电泳来分离和鉴定恶性疟原虫的7条染色体.Kemp 等对3株恶性疟原虫(巴布亚新几内亚、加纳和泰国株)进行了研究.溶解培养的红内期疟原虫后,发现它们的DNA 可分成7个不连续的区带,用酵母染色体  相似文献   

2.
早熟染色体凝集(PCC)新技术是遗传学和细胞动力学的结合。它的原理是以分裂期细胞作诱导细胞,通过细胞融合,诱导间期细胞染色质提前凝集成染色体.间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取决于融合时间期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所处的生长时相。分别有G_1、S和G_2 PCC. G_1PCC  相似文献   

3.
董兆文 《科学通报》1983,28(12):750-750
Distamycin A/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e)显带方法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人类细胞遗传学技术。它能使人的1、9、16染色体的次缢痕区(qh),Y染色体的长臂远端(Yq)及15染色体的短臂(15p)产生特异性的荧光带。特别是对15P的特异性显示这一点,已  相似文献   

4.
我们人类是一个比较长寿的生物种,而且我们的细胞有48个染色体(译者注:当时误认为人有48个染色体,如今已清楚知道人有46个染色体),撇开虚构的和可疑的推测的领域不说,实证的人类遗传学只完成了一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极难把人变成试验室的豚鼠和果蝇。还没有一个科学领域象优生学这样发表了如此多的关于纯化和更新人群的可能性的度  相似文献   

5.
项维 《科学通报》1962,7(6):40-40
近几年来在人类细胞遗传学方面,由于观察染色体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因此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阐明了某些遗传性疾病与染色体畸变的关系,对于医学上的诊断与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在查明染色体畸变之前,必须先熟悉正常的染色体组型。目前对于中国人的染色体组型分析,还没有人报告过。我们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工作。用流产胎儿的肾脏、肺、肌肉和皮肤以及羊膜和骨髓等材料来进行组织培养,生长3—5天后,细胞用秋水仙素(6×10~(-7)M/毫升)处理12—17小时,然后再用低渗溶液(0.95%柠檬酸钠)处理半小  相似文献   

6.
在与人的肿瘤相关的许多染色,体异常中,最常见的是异常小的费城染色体(Ph~1).至少有90%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所有白血病细胞中有该染色体,该染色体由第9号和第22号染色体之间的易位产生.细胞原癌基因abl(c-abl),通过其与小鼠Abelson白血病病毒的癌基因(v-abl)的关系而被识别,c-abl 与CML 有关.从CML 细胞系中可克隆第9条和第22条染色体之间的融合区,并证明第22号染色体的一个区与接近abl 的5′末端的顺序连接.与  相似文献   

7.
陈瑞阳 《科学通报》1987,32(14):1096-1096
自七十年代以来,染色体分带技术在人类和其它高等动物染色体研究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近年Yunis等人提出的高分辨G-带技术,为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和应用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然而,植物染色体分带的研究发展却极为缓慢,一直停留在C-带和N-带的水平上,而应  相似文献   

8.
染色体图     
包括人类在内,哺乳类的基因绘图近十年来有了飞快进展。其背景是,随着体细胞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产生了种种新方法,例如运用细胞培养法、染色体分带染色法、酶(同功酶)检测法等,从而有可能绘制细胞水平的基因图。  相似文献   

9.
周宪庭 《科学通报》1980,25(23):1089-1089
在人类和各种哺乳动物群体中,存在着许多可遗传的、没有表型效应的、比突变更频繁的正常变异,称为多态性。随着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Q带和C带显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人类群体染色体的显著的变异,并且这种变异和群体、种族和性别有一定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群体遗传学尚属空白。本文应用染色体Q带显带技术,研究了中国人群染色体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0.
吕有勇 《科学通报》1994,39(23):2181-2181
染色体缺失或染色体结构异常是人类肿瘤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目前的研究结果提示,在这些丢失的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中可能含有调节控制细胞生长、分化的重要基因,即肿瘤抑制基因.已有研究工作证明,当某一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染色体缺失或异常时,导入一条新的染色体可以逆转某些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如将人正常11号染色体导入宫颈  相似文献   

11.
小麦小染色体的发现及其特殊PMC减数分裂Ⅰ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旗 《科学通报》1997,42(22):2433-2435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有42条染色体,近年来在细胞质来源于无芒山羊草(Ae.mutica)、黑麦(Secale cereale)、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 2n=70和Agropyron glaucum 2n=42)的异质普通小麦中分别发现了小染色体(microchromosomes),在方穗小麦-黑麦(Triticum tauschi-Secale cereale)双二倍体(DDRR)中也发现了小染色体。这类小染色体均较亲本染色体小,具端着丝粒,载有促进结实基因或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现正在对其进行深入的遗传学研究。本文简要报道在普通小麦自花结实4D缺体中发现的一种小麦小染色体及其特殊减数分裂行为。  相似文献   

12.
晓喻 《科学之友》2005,(10):25-25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通过测试基因或许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以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院的教授马丁(Nick Martin)为首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在第二染色体和第六染色体上的2个区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确定智商(IQ)。在这项发表在7月1日《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的研究中,科学家收集  相似文献   

13.
备受瞩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全世界科学家合作进行的宏伟的科学研究计划,其目标是破译人类细胞中的全都遗传密码。现在,这项跨世纪工程到达了它的第一个里程碑:第22号人类染色体被全部破译!这是迄今为止被完全破译的第一条人类染色体,英国剑桥大学桑格中心的伊安·敦汉姆及其同事在1999年12月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该染色体的完整基因序列,《自然》杂志还以封面放事形式予以介绍。染色体是由DNA团块组成的,存在于每个细胞的细胞核中。第22号染色体是23对、杨条人类染色体中仅次于第2条染色体的最小的染色体,其DNA…  相似文献   

14.
曾君祉 《科学通报》1981,26(16):1014-1014
花药单倍体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由于花粉母细胞只有21条染色体(n=21),每条染色体都没有同源对象,所以减数分裂不正常,结果形成的小孢子大小不等,其中有一部分特小的小孢子只有少数几条染色体,我们称之为微型小孢子(mini-microspore),并曾认为它在细胞工程上和理论研究上可能有一定用途。微型小孢子是一种微小的细胞,最近几年其他作者对用不同方法获得的植物微细胞在细胞工程中的可能用途也做了一些探索。有的作者研究了动物微细胞的DNA合成情况,为了研究微型小孢子的细胞生物学特点,探索它  相似文献   

15.
张晶  陈云弟 《自然杂志》1997,19(6):329-334
性别分化虽然是最基本的发育事件之一,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却五花八门,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于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存在与否,果蝇和线虫的性别决定于X染色体的多少,蕨类的性别决定于外激素,性别分化是一个多基因有序参与的过程.果蝇的调节体系是一个由可变RNA剪接决定的正调节级联,它有两个支路:细胞自主地起作用;线虫的调节体系是一个负调节级联,不完全是细胞自主的.两性间X染色体数目不等,所以要对X连锁基因的表达作剂量补偿.哺乳动物的剂量补偿机制是将雌性的两条X染色体随机关闭一条,果蝇是使雄性那条X染色体转录水平提高1倍,线虫则是使XX个体的X转录水平降低,这种多样性提供了胚胎发育过程中分子调节开关作用机理的一个丰富的信息源泉.性别决定的分子奥秘正在被逐步揭开.  相似文献   

16.
电离辐射诱发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可作为检测生物剂量效应的可靠指标。然而,常规的细胞遗传学方法只能分析中期细胞的染色体。1970年,约翰逊(Johnson)和Rao首次发现在紫外线灭活的仙台病毒介导下,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与间期细胞融合后,可以诱导间期细胞染色质浓缩,形成细长的染色体,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表观遗传学是细胞调控基因表达的众多方式之一,它研究基因在不改变其遗传密码或DNA序列的情况下开启或关闭的机制。表观遗传学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复杂多样的生物过程,如细胞分化、基因组印记和X染色体失活,并通过两个机制过程进行操作:组蛋白修饰(如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和磷酸化)以及胞嘧啶碱基对的直接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评估和干预的两种新方法,APOBEC偶联表观遗传测序(ACE-seq)和CRISPR具有显著增强表观遗传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冰草属(Agropyron Gaertn.)的P组染色体被推测可能携带有抑制小麦Ph基因的遗传系统, 但是相关的研究很少. 本研究发现, 在小麦-冰草附加系Ⅱ-21-2(附加1•4重组P染色体)的减数分裂中存在染色体联会异常的现象. 对该附加系进行细胞遗传学和Ph1基因扩增等分析与检测, 结果表明附加系Ⅱ-21-2的Ph1基因扩增正常, 未见缺失; 小麦-冰草附加系Ⅱ-21-2减数分裂中期每个花粉母细胞出现六价体或四价体的数目分别为0.41和0.13, 而附加系受体小麦Fukuho减数分裂无染色体异常联会. 双色GISH/FISH检测表明, 附加系Ⅱ-21-2的P染色体不直接参与多价体的组成, 多价体为小麦自身染色体构成. 附加系Ⅱ-21-2的1•4重组P染色体能够抑制小麦Ph基因的作用, 从而引起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联会, 并造成包括小麦3B-3D等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 小麦-冰草附加系的P染色体促进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联会的作用或特性在未来小麦的遗传改良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赤麂(Muntiacus muntjak)是脊椎动物中已知染色体数目最少的动物(2n=♂7,♀6)。它有三对常染色体:一对中着丝点的大染色体;一对亚端着丝点的染色体;一对近端着丝点的染色体。近端着丝点染色体的顶端可易位有  相似文献   

20.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提出及意义 人类基因的现代定义为:合成有功能的人体蛋白质多肽链或RNA所必需的全部DNA顺序。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长度用碱基对(bp)或千碱基(kb)或兆碱基(Mb)表示。人类基因组则是指人的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X、Y 2条性染色体)上全部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总长度为3x10~9bp,约合8~10万个基因。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 Project,简称HGP)是美国科学家Renato Dulbecco于1986年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测定人类基因组序列》的短文中率先提出的,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的全部序列,从整体上破译人类遗传信息,使得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全面地认识自我。美国于1990年正式启动人类基因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