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红树林具有很高的初级生产力和沉积速率,能够在沉积过程中埋藏封存大量有机碳,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总结有关红树林碳埋藏特征和沉积过程对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响应的相关文献研究。红树林土壤碳埋藏储量主要取决于红树林根系分布深度,碳埋藏速率则主要受沉积速率控制。全球变暖导致亚热带冬季低温事件减少,以及降雨量的增多,都会促进红树林扩张,有利于红树林碳埋藏。在短期内,海平面上升可以通过增加滩面沉积速率和有机碳含量的方式,达到保持或提高红树林碳埋藏速率的效果。但是从长期来看,不断增加的海平面上升速率会对泥沙供应较少或潮差较小地区的红树林造成严重威胁。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则会造成红树林面积和碳埋藏储量的大幅减少。因此,为保护红树林并发挥其碳库潜力,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红树林沉积的物源供给,以维持红树林滩面高程增加速率,并在适宜地区进行人工红树林栽种。  相似文献   

2.
广西沿海红树林养护海堤的生态模式及其效益评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航清 《广西科学》1995,2(4):48-53
传统维护海堤的模式周期性地破坏红树林、红树林滩涂及光滩的沉积物,加剧台风暴潮时海堤的险情。从围垦地取土方加固海堤,堤外滩涂便于红树林的恢复和营造,在堤内挖掘形成的养殖沟可发展半咸淡水养殖。这种生态维护模式极大地增强了海堤抗台风暴潮的功能,产生的效益比传统模式的高10倍。生态维护模式的规模是恢复红树林59.24km,面积529.4hm2;营造红树林394.6km,面积3945.8hm2;养殖453.84km,面积226.92hm2。对生态养护模式建设中的一些管理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口环流和盐水入侵Ⅱ-径流量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本序列上篇论文建立的理想河口数值模式,研究径流量和海平面上升对河口环流和盐水入侵的影响。在径流量增大的情况下,口门内表层向海的流速增大,底层向陆的密度流减弱,滞流点下移。口门外侧向口门的密度流增大,上升流趋于增强。口门内盐水入侵减弱,口外盐度减小、冲淡水扩展范围增大。在口门上游北岸底层盐度下降明显,口门处南岸表层盐度下降明显。径流量变化对盐水入侵影响十分巨大。在海平面上升的情况下,拦门沙区域向陆的密度流增强,滞流点上移,表层向海的流动增大。口门内盐水入侵增强,口外盐度增大,冲淡水扩展范围减小。海平面上升对盐水入侵影响十分明显,北岸底层盐度增大尤为特出。  相似文献   

4.
根据广东珠海淇澳岛东澳湾、高栏岛飞沙、福建晋江深沪湾等地海岸地貌与海滩沉积特征的野外观察与实验分析,确认闽粤沿海存在明显的海岸侵蚀后退现象,具体表现为:海岸线向陆迁移,海湾内早期陆相冲积物遭受波浪侵蚀,岬角岸段早期海蚀龛被现代海滩沉积物掩埋,海岸沙丘物源区被海水吞蚀,古海岸沙丘遭受波浪侵蚀并被现代海滩沉积物覆盖,海滩沉积物呈现粗化和角砾化特征等.这些地貌与沉积现象是海岸地貌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它们的存在说明海平面上升是引起研究区海岸侵蚀后退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海平面上升的地貌与沉积标志.  相似文献   

5.
1985年开始,林鹏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开始从红树植物起源和分布的角度,探讨我国红树植物的耐寒性和向海性等级系列;并与红树林造林的宜林地选择相结合,从适应机制到造林实践深入研究红树植物生理生态学.这一系列成果均为红树林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在我国乃至国际红树林全球变化研究领域都是很有价值的.综述了林鹏院士及其研究团队三十多年来在耐寒性等级系列对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的响应,向海性等级系列对海平面上升的适应性,以及宜林地选择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MIKE 21SW建立了长江口波浪数学模型,采用实测资料对波浪模型进行了验证,分别模拟当前海平面和海平面上升0.5,1.0,1.5m情景下的不同风向下的波浪分布,比较分析了波浪随海平面上升的变化特征,长江口波浪随海平面上升的一般特征为:波高和周期变化过程与潮位变化过程一致,波高增量高水位时大于低水位;口内波高增量明显小于口外,滩地增量最大,滩地迎风向的波高增量比背风向大;波周期变化特征与有效波高相似,但变幅明显小于波高变幅.  相似文献   

7.
利用长江口吴淞、高桥、堡镇和芦潮港等代表站近年观测资料,通过单因子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平均潮位与平均半潮面的关系.结果表明,各代表站的平均潮位与平均半潮面之间存在着非常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根据此关系,利用高低潮位资料即可间接求出平均潮位.由于某一海域的海平面是通过该海域代表潮位站某一时段整点潮位的平均值来获得的,在缺乏长系列整点潮位资料的情况下,可间接地计算出平均潮位,从而为海平面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简述红树林湿地在滨海湿地中的地位,红树林的种类和分布,红树林类群的界定,湿地保护中的重要性,红树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着重讨论中国红树林生态工程中面临的四个问题:1.红树林生态恢复的关键是宜林地的选择标准;2.红树林区海堤修复工程的生态模式;3.防止引种时带进外来有害物种的生态入侵;4.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促进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海堤设计风浪和设计潮位组合风险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浪和潮位是海堤设计的关键因素,为保障海堤工程的安全性并使工程设计更为经济合理,基于Clayton Copula连接函数建立了潮位和风浪联合分布函数,以此构建了风浪和潮位组合设计风险分析模型,提出了考虑风险率模式下的风浪和潮位组合设计方法.以深圳市赤湾海域为例,分析了1971~2002年实测水文资料,获得了风浪和潮位组合风险率.结果显示:深圳赤湾海域大潮与大风同时遭遇的概率小,采用同频率设计偏于安全;而所建模型充分考虑到了风浪和潮位这种遭遇的特性,对风浪和潮位遭遇工况的合理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也为沿海城市海堤设计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印尼西纳土纳盆地更新世河流体系发育,以地震剖面和切片资料为基础,在盆地内K区块Muda组上部的沉积中识别出了近南北向的辫状河、东西向曲流河和高弯度分流河道三种河流类型。基于河流的切割关系,判断辫状河发育最早,曲流河次之,分流河道最晚。河流类型的演化反映了一个相对海平面上升的过程;早、中期河流方向的改变反映了相对海平面上升明显受构造作用控制。此外,中期曲流河和低弯度河流共存的现象,说明河流沉积还可能受坡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山口红树林区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49种贝类,44种甲壳类,11种鱼类和7种其它动物。群落平均鲜重生物量147.20g/m~2。靠陆林区76.14g/m~2,中部林区164.69g/m~2,靠海林区200.76g/m~2。54.5%生物量是贝类,23.07%是甲壳类。林区群落平均密度为301.33No./m~2,靠陆林区220No./m~2,中部林区282No./m~2,靠海林区402No./m~2。按生境划分,林区有8种附着动物,13种树栖动物,27种泥栖动物,92种土表动物,48种穴居动物。按食性划分,林区有25种食泥动物,53种食浮游生物动物,53种食植物动物,46种食肉动物,19种杂食动物。  相似文献   

12.
广西红树林上大型固着污损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外定性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沿海红树林区有11种红树林上固着动物,它们分属3门4纲6属,其中藤壶、牡蛎和黑荞麦蛤为主要危害种类。开阔海岸红树林较封闭港湾红树林更易遭受固着动物危害。固着动物对红树植物的附着具有选择性,附着机率是桐花树 > 秋茄 > 红海榄 > 白骨壤。就红树群落而言,固着动物的种类由海缘到陆缘,由树的低层处到高层处而减少。最后,讨论了固着动物和一些生态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海平面上升及其对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已有研究表明,全球海平面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仍将持续上升,自1990-2100年,全球绝对海平面将上升9~88cm,对于上海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理条件,相对海平面变化幅度将远远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平均水平,为此就海平面变化对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空心阴极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甲烷一氨气、氢气混合气体体系下,制备出了非晶碳氮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薄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及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薄膜的表面光滑、致密,均方根粗糙度小于0.5nm;薄膜中的氮含量随NH3(H2)流速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sp^2C—N及sp^3C—N键含量均随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广西红树植物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士楚 《广西科学》2000,7(3):210-216
从生境条件、种类组成、类型、外貌、结构、物种多样性和演替等方面系统地分析广西红树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广西红树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木榄、海漆、老鼠Le和银叶树8种。主要群落可划分为8个群系,15个群落类型。群落外貌由单叶、革质、中型叶的高位芽植物决定。群落层次结构简单,单层或两层。组成群落的红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较低。随着海平面的相对降低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红树植物群落具  相似文献   

16.
给出一种高压条件下文丘里湿气虚高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离散相模型,对标准文丘里(直径比为0.55,口径15.24cm)虚高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仿真流体介质为氮气和煤油,工作压力为2MPa、4MPa和6MPa,气相流量为400m3/h、600m3/11、800m3/h和1000m。/h,液相流量范围在0~65.11m2/h之间.数值模拟实验虚高预测结果与英国国家工程实验室高压实流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虚高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5.14%,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8%.同时,将TJU-CFD仿真模型与Steven等7个经典模型的气相流量预测能力进行了比较,在3个压力下.仿真模型依次排序为第2、第4及第3位,最大相对误差小于7.5%,平均误差为2.5%.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邦塘湾海岸侵蚀机理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位于海南岛东北部文昌县境内的邦塘湾海岸侵蚀机理进行分析与防护对策的探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岸侵蚀不断加剧,大约4km的岸段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这可能与珊瑚礁被破坏后,海岸失去保护,强风浪与单向泥沙流直接作用于海岸有关.海岸不断后退的同时逐步发育为对数螺线形海湾,根据Silvester等人的对数螺线形海湾的平衡判别模式,邦塘湾现在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岸线还需要后退若干米才能稳定下来.而海平面上升又导致了海岸后退量的增加.可以通过修筑护岸堤、建造人工岬角、重建珊瑚礁海岸屏障以及开发水产养殖等措施来防护海岸.  相似文献   

18.
李新尧  孙小舟 《河南科学》2014,(9):1884-1889
利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计算了湖北省1990—201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通过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了湖北省2013—2020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万元GDP生态足迹.结果显示:①1990—199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低于人均生态承载力,资源环境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②2000—2012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均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③万元GDP消耗的生态足迹由3.92 hm2下降到0.49 hm2,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④对生态足迹的预测表明,短期内湖北省生态赤字继续存在,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依然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9.
应用“3414”试验建立豫北地区冬小麦磷钾肥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南省测土配方施肥2005—2008年豫北地区95个冬小麦"3414"试验,分别以相对产量<80%,80%~85%,85%~90%和>90%为标准,将豫北地区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划分为"极低"、"低"、"中"和"高"4个等级;并用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模型分别对不同土壤养分分级范围内施肥量和产量的关系进行模拟,计算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当豫北地区土壤有效磷(Olsen-P)处于"极低"(<8 mg/kg)、"低"(8~17 mg/kg)、"中"(17~36 mg/kg)和"高"(>36 mg/kg)时,推荐磷肥(P2O5)用量分别为125~145,95~125,55~95和0~55 kg/hm2;速效钾(NH4OAc-K)含量处于"极低"(<50 mg/kg)、"低"(50~78 mg/kg)、"中"(78~122 mg/kg)和"高"(>122 mg/kg)时,推荐钾肥(K2O)用量分别为120~140,85~120,60~85和0~6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