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李亚普诺夫函数设计了模型参考变结构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产生主动横摆力矩迫使车辆的响应跟踪参考模型的理想输出,从而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用该控制模型计算了车辆在正弦输入和阶跃输入时的横摆角速度以及车辆质心的侧偏角响应,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控制车辆的横摆力矩能够有效改善车辆的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响应,并且该控制器能更好的适应车速和路况的变化,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2.
车辆电子稳定系统的最优控制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车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针对车辆电子稳定系统的最优控制器,分析了其能控性与能观性.以车辆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为控制变量,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的车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能有效防止车辆侧滑,提高了车辆在大侧向加速度、大侧偏角的极限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使驾驶员能够对车辆进行正常地操纵.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某半主动悬架车辆的转向稳定性,提出了悬架阻尼BP神经网络PID控制技术.以理想的横摆角速度和实际的横摆角速度误差作为控制目标,对车辆实行转向横摆稳定性闭环控制.通过控制车辆的横摆角速度来分析悬架阻尼变化对车轮垂直载荷及侧倾的影响,针对单移线转向和阶跃转向两种典型工况,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附着路面上,可以通过控制悬架阻尼来控制车辆的横摆和侧偏运动,当前悬架阻尼增加后悬架阻尼减小时,车辆前后轴左右车轮的载荷转移明显减小,从而能有效抑制车辆的过多转向特性,为改善操纵稳定性提供一种新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传统四轮转向系统的不足,研究了四轮线控转向系统的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策略。后轮进行横摆角速度反馈使稳态质心侧偏角极小,并且将车辆横摆和侧偏运动解耦;前轮进行横摆角速度反馈,通过调整反馈系数来预定横摆运动的时间常数,增加转向增益,改善横摆角速度的响应特性。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等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四轮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策略改善了传统四轮转向的不足转向趋势,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驾驶员精确控制车辆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LMI)计了集成车辆前轮主动转向(AFS)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的底盘鲁棒模型匹配控制器(R-MMC).由于反馈控制变量车身侧偏角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很难测量,还设计了车身侧偏角滑模观测器(SMO).通过在Slalom和μ-split 极限工况下的仿真试验,验证了底盘集成控制器可以显著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主动安全性,且滑模观测器在幅值和相位上都能准确跟踪车身侧偏角实际值.  相似文献   

6.
电动轮驱动汽车动力学最优PD控制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电动轮驱动汽车的本身特点使其动力学控制系统大大简化。提出了采用最优PD控制的电动轮驱动汽车动力学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转向角与车速信号由汽车线性动力学模型产生理想汽车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通过实时检测汽车横摆角速度与质心偏角并根据其与理想值的差值产生PD反馈控制。PD增益系数采用最优控制方法整定。仿真表明该控制器可在各种行驶路面及工况下实时调整各驱动轮的驱动转矩从而调整汽车运动状态,保持汽车在各种行驶路面尤其是低附着路面上的稳定行驶的能力,使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王萍  郭洪艳  丁海涛  陈虹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12):2473-2478
针对高速公路智能驾驶系统的极限工况实车试验难实现、重复性差、成本高等问题,搭建高速公路智能驾驶仿真平台来进行系统安全性评估。首先分析实际智能驾驶系统的构成和安全性指标,然后设计路形、感知决策、车辆动力学等模块。为了提高仿真平台的保真度,采用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veDYNA,参数来自车辆实测数据,并且嵌入方向盘、油门踏板和加速踏板等控制机构实物。仿真实验中,进行了高速行驶车辆的感知决策时滞、爆胎的安全性评估,通过质心侧偏角、轮胎侧偏角、横摆角速度的输出曲线来评估车辆的稳定性状态,指导系统参数调整。  相似文献   

8.
制动过程的主动转向干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动转向(AFS)能够提高车辆的转向跟随性和车辆的稳定性能,同时还能够产生额外的侧向力,抵御制动过程中由于制动力的不对称分配所引起的横摆及侧倾。首先基于主动转向的机构及制动过程建立了转向模型及车辆模型,并在该模型控制的设计中,利用横摆角速度和侧偏角反馈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同时,为了得到最佳的输出反馈增益矩阵,采用线性[0]二次型调节器(LQR-line quadratic regulator)进行最优控制。通过制动过程中主动转向的干预作用的MATLAB仿真,以及没有转向干预控制的制动过程试验与仿真的对比,表明主动转向无需驾驶员的额外干预,通过电机的主动补偿提高车辆的侧向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影响车辆的纵向动力学过程,缩短制动的有效距离。  相似文献   

9.
基于横摆角速度的ABS整车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延海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490-493,525
ABS的控制策略一般都在单轮模型的基础上开发,显然这样的控制策略不能很好的满足汽车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在ABS逻辑门限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横摆角速度的ABS整车控制方法。结合14自由度的汽车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技术进行了ABS单轮控制策略、低选控制策略以及整车控制策略下汽车制动性能的分析,并从汽车制动效能以及方向稳定性等参数进行了各种控制策略的比较,结果表明控制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同时也有较好的方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轮毂电机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电子差速问题进行了研究.电子差速器要实现当车辆直线行驶时,两驱动车轮的轮速相等,而当车辆转向时,欲使车轮不发生滑移,车轮相对转向中心的角速度相等.为此,考虑车辆转向行驶时轴荷转移、向心力以及轮胎侧偏角的影响,计算每个车轮需要的驱动力矩,以车轮的滑移率为控制目标,提出了基于滑模控制(SMC)的电子差速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电子差速装置可以实现车辆直线行驶和转弯过程中将滑移率控制在最佳范围内,车辆能够按照预定方向稳定行驶.  相似文献   

11.
史忠科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1):2594-2596,2600
给出了一种时间滞后系统的鲁棒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鲁棒稳定性条件不等式的等价变形,得到了该不等式可解的条件并且大大简化了不等式;从而得到了包含复极点的时间滞后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判据。针对系统具有多个时间滞后问题,运用系统单个滞后的鲁棒稳定性不等式判据,给出了包含复极点的简明鲁棒稳定性判别式。该方法接近于普通的状态反馈设计,便于工程实现。飞行器控制设计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可以得到满意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2.
TSK动态网络及其在非线性动态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春梅  尔联洁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8):2358-2361,2365
针对非线性动态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TSK模糊模型的动态回归模糊神经网DRFNN(Dynamic recurrent fuzzy neural networks),并给出了网络参教的迭代算法和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理论的收敛性证明。该动态回归网络由静态网络和内反馈动态回归网络组成,在结构上更好的拟合了非线性动态系统特点,应用于非线性动态系统的辨识和控制的试验结果也说明该动态回归模糊神经网络对解决非线性动态系统辨识和控制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货币供给动态模型和货币供应量的最优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中国金融体制,本文建立了由公众、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构成的货币供给系统的动态模型,利用货币理论和经济控制理论推导出货币供给系统的稳定性判据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优规模。  相似文献   

14.
Th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with random network delay in the forward channel is proposed, which are described in a state-space form. A new control scheme is used to overcome the effects of network transmission delay, which is termed networked predictive control (NPC). Furthermore, three different ways to choose control input are discussed and the performances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Both real-time simulations and practical experimen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scheme.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滑模的广义预测控制新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福才  王娟  石淼  高秀伟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0):1348-1351,1358
将广义预测控制和滑模控制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新的广义预测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输出预测得到切换函数值,求解开环优化求得控制律。并将当前时刻的控制作用于对象,下一时刻重复此过程。该方法具有预测控制在线处理约束及滑模控制对于干扰的不变性的优点,最后分析了零终端滑模约束的广义预测控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The equivalent sampl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alysis of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NCS) are presented. After analyzing NCS's scheduling in master-slave mo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me delay and sample are summarized. Looking on master station visiting the slave station as a special sample process, the theory of equivalent sample is presented. And based on it, the stability of a kind of NCS is analyzed. The criterion to determine the upper bound of transmission delay is introduced, which guarantees the stability. Finally, an example with simulation shows the availability and usability of this analysis method.  相似文献   

17.
隐式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算法的混合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国勇  谢克明 《系统仿真学报》1999,11(3):157-160,166
利用广义预测控制与动态矩阵控制的等价性,根据动态矩阵控制中误差校正原理,对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中的开环预测向量f作了修正,并通过模拟仿真仪对该算法进行了混合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8.
离散模糊系统的新型模糊控制器与观测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忠强  高美静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7):955-957,960
基于T-S模糊动态模型,研究了一类在状态空间形式下,离散模糊系统的稳定监督控制器的设计与分析,将全局模糊型按隶属函数重新划分成若干子空间,采用分段Lyapunov函数法,克服了以往设计法中需要求解一公共正定矩阵P的不足,也无需求解繁琐的Riccati方程,并针对系统状态不可测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模糊观测器,从而用成熟的线性系统理论完成对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模糊控制器与观测器设计简单,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9.
汽车巡航自适应PI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和控制策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针对汽车巡航PI控制系统中存在非线性特性,在分析汽车巡航PI控制系统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用于确定系统最佳输出参数的优化准则,根据该准则编写了控制系统的自适应算法,实现PI参数随控制系统状态参数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从而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