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恶意网站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浏览恶意网站是我国网民感染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地下病毒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恶意网站通过增加攻击漏洞的数量、转移利用漏洞的重点以及借助APR病毒对正常网页的恶意感染来传播恶意网页.针对以上情况,可以通过规范国产软件的漏洞发布机制、对漏洞信息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安全厂商和ISP的沟通渠道、加装反病毒软件和安全补丁以及加强网民安全意识实现对恶意网站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2.
当前P2P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恶意节点攻击和共谋团体欺骗等问题,已存在的信任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P2P网络环境;但模型的侧重点不同,无法全面解决大规模的恶意攻击和欺骗。为此,提出了基于平衡理论的P2P信任模型。该模型由信任结构的构建、恶意节点检测和信任推测等三部分完成。模型首先根据平衡理论构建信任网络;针对恶意节点的攻击,利用平衡理论定义节点的平衡因子,通过计算恶意行为对网络平衡性的影响来检测恶意节点;最后利用信任推测算法来推测信任节点,防止网络加入不信任的节点,降低网络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靠完善,算法有效和健壮。  相似文献   

3.
针对广泛应用于医院的软件定义网络(SDN)难以应对内部网络威胁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推理的信任管理机制来识别网络内部可能存在的恶意设备。该机制主要是利用贝叶斯推理方法推导出恶意攻击数据包的发送概率从而实现对网络内部设备的信任管理。通过仿真环境和真实网络环境下的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比类似的方法更快地降低恶意设备的信任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内外客户端蜜罐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恶意网页攻击机理,设计了一个基于高交互客户端蜜罐技术的协同Agent工作模型,并实现了Malicious Web Site Hunter(MWSH)恶意网页检测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控制子系统、高交互级蜜罐子系统及服务子系统三个部分。系统利用Agent技术的协作性以及客户端蜜罐技术的准确性来发现网络中的恶意网页。利用基于VSK逻辑的Agent形式化描述语言对系统涉及的Agent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并做了具体实现,不仅可以描述Agent和它的环境信息特征,而且可以描述其完整状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机会网络中一旦有了恶意节点,则会引起网络拥塞甚至系统崩溃。因此,如何检测并拒绝接收恶意节点发出的消息是保证机会网络能够正常顺利运行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二审分析法”的方式来对节点的恶意特征进行评价,并建立恶意节点黑名单。该算法首先通过主观分析算法对消息节点进行甄别,对无明显恶意特征的节点发送的传输消息进行“放行”,之后对具有恶意特征的嫌疑节点再利用客观分析算法进一步判断,并将满足条件的节点加入黑名单。正常节点不接收黑名单中各节点发送的消息,以此来抵御恶意节点的注入式攻击。该算法兼顾机会网络节点间的传输机会和节点内部资源,提高了节点恶意性的分析效率。同时提出“有效报文投递率”“有效传输延时”“有效网络开销”等概念,即各项统计指标不再纳入真实恶意节点产生的数据,通过各项“有效指标”,将更准确地对数据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6.
平衡理论的P2P网络分布式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P2P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恶意节点攻击和共谋团体欺骗等问题,已存在的信任模型一定程度上完善了P2P网络环境,但模型的侧重点不同,无法全面解决大规模的恶意攻击和欺骗。为此,提出了基于平衡理论的P2P信任模型。该模型由信任结构的构建、恶意节点检测和信任推测等3部分完成。模型根据平衡理论构建信任网络;针对恶意节点的攻击,利用平衡理论定义节点的平衡因子,通过计算恶意行为对网络平衡性的影响来检测恶意节点;利用信任推测算法来推测信任节点,防止网络加入不信任的节点,降低网络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靠完善,算法有效和健壮。  相似文献   

7.
Android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移动操作系统,也是恶意软件首选的攻击目标。为了在恶意应用发布和攻击用户前将其分析、识别出来,文中提出了一种动态检测Android应用是否具有恶意行为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及其学习和对Android API调用和系统调用痕迹的特征提取,最终能够得到96%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抵御无线传感器网络内部的恶意攻击行为和故障节点的误操作行为对数据融合结果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信任模型的多层不均匀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基于多层不均匀的分簇网络拓扑实现安全数据融合能够有效均衡网络中节点的能耗.通过节点间的通信行为和数据相关性建立信任评估模型,并引入动态的信任整合机制和更新机制,实现簇内和簇间的信任评估,选择可信融合节点并将可信节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基于信任值加权的数据融合.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精确的信任评估,有效识别内部恶意攻击节点,得到的数据融合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实现了安全的数据融合.  相似文献   

9.
针对Android系统提供的基于应用权限授权的安全管理机制粒度较粗,并且一旦用户对应用软件授权即无法更改或追踪权限使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朴素贝叶斯的Android软件恶意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软件运行时的用户操作场景和用户行为习惯以及软件权限等特性,抽取软件是否为系统应用、权限使用时是否有用户操作、软件是否申请了过多的权限、是否存在敏感权限组合、权限的使用是否存在突发性等作为分类属性,并通过对Android安全框架的扩展,实现了对恶意行为的实时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和实现的Android软件恶意行为智能识别技术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较低的误报率,并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小,可以有效增强Android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在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中,由于集中管理与可编程的特点,其安全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恶意攻击者容易利用SDN网络的安全漏洞进行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而对DDoS攻击与闪拥事件检测的分析不论是对预防恶意流量还是电子数据取证都至关重要。提出一种SDN中基于流特征的多类型DDoS攻击和闪拥流量检测方法,其中可调节的φ-熵增加不同数据类型间的距离以便在流形成初期及时发现攻击行为。对一些常见的DDoS攻击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获取交换机中流表的多维特征对样本进行训练分类,在有效检测DDoS攻击流量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DDoS攻击与闪拥事件。通过Mininet平台进行仿真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DDoS攻击检测率并降低闪拥事件误报率,验证了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何为Web网页恶意代码;探讨Web网页恶意代码产生的原因及其与计算机病毒的区别;对典型的Web网页恶意代码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法;探讨了如何防范Web网页恶意代码.  相似文献   

12.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针对被俘获的恶意节点发动的丢弃合法数据包的攻击行为,提出了选择性丢弃攻击检测方案.该方案使用邻居检测点监听转发节点是否转发了数据包,防止数据包被恶意的丢弃.检测点在发现转发节点恶意丢包行为时,会执行转发数据包的任务,同时生成警报信息给BS节点.BS节点收到一定数量的警报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隔离恶意节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很好的抵御恶意节点的丢包行为.  相似文献   

13.
With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network applications, the threat of the malicious code against network security becomes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the malicious code by giving an attack model of the maliciouscode, and discuss the critical techniques of implementation and prevention against the malicious code. The remaining problems and emerging trends in this area are also addre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4.
实质恶意原则是美国言论自由诉讼案适用的重要司法原则,创设于沃伦法院时期。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有力地保护了美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保护公民和媒体的言论自由权利的做法,值得我国在法制建设中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恶意代码行为和特征提取技术的分析,提出了基于虚拟环境下实现恶意代码检测的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检测系统;利用虚拟化技术,通过Docker容器简化检测环境的配置,增强了代码检测的隔离性、安全性;并建立相应的实验平台开展测试,为检测恶意的网络行为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手机普及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加重,手机的安全性问题变得愈加突出.根据Android安装包(APK)文件的权限调用和Android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调用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API拦截技术的检测恶意代码的动态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并报告Android系统中的恶意代码.  相似文献   

17.
对网络恶意营销进行界定分析,指出构建商业伦理是治理网络恶意营销的关键,并尝试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对商业伦理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域名系统缺乏足够的安全机制,常作为黑客发动网络攻击的重要行动基础设施.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发现并阻断潜在的恶意域名及对应IP是防范未知网络攻击的重要手段和研究热点.讨论了恶意域名检测领域已有研究成果及其优缺点,提出了一种结合三种域名检测技术的新型恶意域名检测框架MDDF,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该框架具备更好的检测效率及较好的完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