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联网中的数据通常包含大量的隐私信息,为了防止设备协同过程中因越权访问造成隐私数据泄露的问题,针对多域物联网设备协同场景提出了一套访问控制机制.将分布式的基于权能的访问控制(capability-based access control,CapAC)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存储于区块链的权能令牌以及基于智能合约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云计算数据中心部署实施开源监控软件Nagios,实现对云计算基础设施和虚拟机的实时监控管理,并对传统SNMP协议的轮询机制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动态SNMP轮询间隔时间生成算法,提高了监控效率,以实例讨论了利用Nagios对云计算平台进行性能监测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云计算联盟环境的“契约”关联认证协议. 协议通过组合公开、私有数据的签名算法,在联盟云间建立“契约”信任关系,进而实现联盟云中用户身份信息的分布式管理和“契约”关联认证. 协议采用公告板、时间戳、签名、抗碰撞散列函数等方法,能减少信息交互,有效预防数据篡改、重放和中间人攻击等. 理论分析表明,该协议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且以较小的计算量和通信开销,为云计算环境的联盟身份认证提供一种简洁又安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云计算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服务模式,高等教育云计算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析云计算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提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保证共享的有效实施,解决共享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一、云计算技术的起源与发展现况云计算的概念直接起源与Dell公司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亚马逊EC2产品和Google-IBM分布式计算项目。亚马逊EC2产品开始于2006年,是现在公认最早的云计算产品,但最早提出云计算概念的则是Google公司。云计算可以看成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协同攻击是网络应用安全中不可忽视的威胁,而目前入侵检测系统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均以入侵者为中心点来检测,对分布式协同攻击的检测能力很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双中心检测机制,并采用聚类的方法对双中心检测机制的实现做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化工过程诊断方法计算能力较低、诊断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和简化粒子群算法的新型诊断方法:利用云计算技术充分调度高性能计算资源,完成大量化工过程变量的远程存储与计算;利用简化粒子群算法完成化工过程故障的精确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提升故障诊断精度和速度,而且可以有效解决大规模数据的快速处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气化进程的加快,对接触网的运行及故障识别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参数较多、容易发生故障,且故障识别较慢、精确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协同更新机制的接触网故障智能识别方法首先,依据技术标准选取接触网中常见的几种典型参数故障数据与正常数据,并完成各类别的标签指标设计;其次,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中存在的寻优能力不足等问题,采用动态协同更新机制进行改进;然后,构建基于动态协同更新机制改进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的接触网故障智能识别模型(DCUMPSO ELM);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验证所提方法在接触网故障智能识别中的有效性,为接触网故障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量子密码和Grover搜索的数据中心安全认证方案.首先,构建一个多层安全管理模型,在用户读取数据时,将数据进行分组加密.然后,基于量子密码构建一种用户和数据中心之间的安全认证协议,保证两者之间的通信安全.利用量子Grover搜索算法来寻找密钥处理过程的最优参数,以最小化整个密钥管理的计算复杂度.分析表明,提出的安全认证方案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和较高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前,分布式隐私保护朴素贝叶斯挖掘算法仅考虑分布式参与方的局部数据隐私而忽略全局的数据隐私,故难以有效抵抗合谋攻击.为此,基于差分隐私、秘密共享、安全多方计算等技术,提出一种分布式隐私保护朴素贝叶斯新算法.该算法采用安全求和协议构建保护隐私的朴素贝叶斯协议,对参与方的局部数据进行隐私保护.利用差分隐私保护机制对全局学习得到的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进行隐私保护.针对可能存在的合谋攻击,基于秘密共享设计了随机选择协议,将添加Laplace噪声的参与者随机化,有效防御安全多方计算中的相邻节点合谋及多数节点合谋攻击,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保护隐私的朴素贝叶斯挖掘算法.实验表明,该隐私保护算法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处理大量分布式存储的农业环境数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聚类的农业环境数据异常检测方法.在Spark分布式计算框架下,首先对数据进行粗聚类,得到初始化模型;然后利用Spark迭代更新模型直至稳定,其中Map阶段将样本点分配到模型,Reduce阶段更新模型个数及参数;最后利用聚类结果,实现环境异常值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云计算访问架构,提出一种高安全访问机制,采用CP-ABE算法进行加密,结合IBS身份签名实现移动云计算的安全策略控制.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安全性好、计算开销小、管理复杂度低,针对多类型移动用户的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3.
该文就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建设中所面临的数据分布管理、协同作业等问题,结合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治理的实际需要,构建了基于网格技术的资源环境信息基础信息平台主要框架,给出了在异构环境下无缝整合的软硬件资源进行资源环境信息大型分析运算的任务处理.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高效地整合分布资源协同完成大型资源环境分析任务,为分布环境下的资源环境基础平台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Hadoop的数据存储平台在分布式能源接入监测数据存储上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分布式能源接入状态监测数据的特征,分析出当前数据集成面临的问题,接着介绍了Hadoop平台,主要介绍了HDFS和Map Reduce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了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和HDFS之间数据传输工具Sqoop的原理和使用情景。接着结合分布式能源接入状态监测数据的特征和Hadoop数据处理平台的优点设计出数据集成平台的基础架构,最后提出了几点不足和未来可以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云计算中多个租户租用计算资源时,分布式数据中心中虚拟机(VM)的优化放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整数线性规划(ILP)模型的VM放置策略.首先,以最小化数据中心之间的通信量为目标,在考虑VM位置和数据中心容量等约束下,构建一个ILP优化模型.然后,提出一种变量聚合方法来简化ILP模型,减少变量数目,提高计算效率.最后,通过求解简化ILP模型来获得VM的最优放置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降低数据中心间的数据通信量,从而降低了通信成本,同时具有较低的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6.
钣金件现在广泛采用CATIA、AUTOPOL、PRONEST、CNCKAD、VERICUT等应用软件进行数字化制造,应用时互相具有数据信息的联系,同时与外部的CAPP、MES、ERP、PDM等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以协同完成制造。信息集成有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任务。目前主要有基于中性接口的集成、基于数据词典的集成、基于开放式数据库(ODBC)的集成、基于公共界面的集成和系统核心级集成五种方式。信息集成的难点在于数据源的异构,主要有数据类型不同、值不同、语义不同和数据丢失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云学习"也应运而生,云学习的提出,致力于进一步开拓学习思路,减轻教学负担,突出有效学习的设计。云学习是云计算应用激发的基础研究,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理念和发展方向。教育云能对各种教学信息资源进行广泛而高效的重组、优化与共享,教育云服务模式是实现高校教育大数据资源共享和知识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建立数据仓库并进行数据挖掘的研究是对大数据资源有效利用的具体实现。基于此,本文以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为例,主要阐述大数据"校园云"实验室开放共享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其运用计算机远程服务器,为分布式的互联网用户提供高效而可靠的服务,能大大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将大量的软件资源和存储资源有效链接,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庞大的资源共享库,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需求。云计算有诸多优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是人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必须要保障信息的安全性,从而保障用户利益。本文主要对基于云计算的档案信息化安全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为相关技术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云计算网络基础架构,设计并实施了针对高校实验室的云计算教育平台.相对于目前常见的高校实验室平台而言,该平台能有效地降低配置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增加数据安全性.针对方案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操作系统选择与优化、虚拟机的资源动态分配及优化,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要:针对多机器人协同编队任务中过度中心化、系统鲁棒性低、编队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投影奖励机制的多机器人协同编队与避障(projected reward for multi-robot formation and obstacle avoidance, PRMFO)模型,实现了多机器人基于统一状态表征方法的去中心化决策过程。设计了一种多机器人统一状态表征方法,实现了机器人与外界环境交互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基于统一状态表征设计了基于投影的奖励机制,从距离和方向两个维度将奖励过程矢量化,丰富机器人的决策依据;为了解决多机器人系统中过度中心化问题,设置了自主决策层,融合统一状态表征与投影奖励机制的软演员评论家(soft actor-critic, SAC)算法,实现了多机器人协同编队与避障任务。在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t operating system,ROS)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数据表明PRMFO模型在单机器人平均回报值、成功率以及时间等指标上分别提高42%、8%、9%,基于PRMFO模型的多机器人编队误差控制在0~0.06范围内,实现了较高精度的多机器人编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