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和预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流行病学、病毒免疫学、诊断、治疗、预防及疫苗研究的进展,希望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流行病学、病毒免疫学、诊断、治疗、预防及疫苗研究的进展,希望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探讨40例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对策。方法对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能快速缓解喘憋、改善缺氧症状、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且无1例出现心律失常。结论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探讨40例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对策.方法 对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能快速缓解喘憋、改善缺氧症状、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且无1例出现心律失常.结论 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探讨40例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对策.方法 对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能快速缓解喘憋、改善缺氧症状、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且无1例出现心律失常.结论 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锌浓度的变化及补锌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3~6个月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7例,以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儿50例,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浆锌浓度,同时对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和常规对照观察.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锌浓度为(47.12±10.15)μg/dL,正常健康儿血锌浓度为(77.13±17.16)μg/d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补锌组疗效明显,与非补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锌浓度降低,补锌可以增强疗效,缓解症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锌浓度的变化及补锌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3-6个月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7例,以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儿50例,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浆锌浓度,同时对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和常规对照观察。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锌浓度为(47.12±10.15)μg/dL,正常健康儿血锌浓度为(77.13±17.16)μg/d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补锌组疗效明显,与非补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锌浓度降低,补锌可以增强疗效,缓解症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硫酸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如:抗感染、吸氧、吸痰、口服咳喘合剂、美喘清及静脉滴注激素等平喘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稀释静脉滴注治疗,两组进行疗效判定比较.结果 使用硫酸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达9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硫酸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胡会岗  匡薇  叶斌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10):103-103,111
目的探讨硫酸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如:抗感染、吸氧、吸痰、口服咳喘合剂、美喘清及静脉滴注激素等平喘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稀释静脉滴注治疗,两组进行疗效判定比较。结果使用硫酸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达9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硫酸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56例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除常规抗炎治疗外,同时采用沙丁胺醇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单用沙丁胺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1%(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普米克舒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多Agent诊断求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建造了一种包括多诊断Agent的诊断系统结构。为提高诊断Agent求解效率,对诊断Agent内部的故障模式进行聚类,将故障模式聚集成多个故障原型,使诊断只在特定空间是进行求解,避免搜索过程的盲目性和无关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故障原型的诊断Agent内部序贯诊断算法。另外考虑到诊断对象固有的关联性特征造成的多Agent间的诊断耦合,提出了以故障原型为依据建立Agent间关联模型的方法。基于故障原型的序贯诊断算法和Agent关联模型使Agent的内部诊断和Agent间的协作行为得以有效的联系。文中最后通过一个化工过程诊断实例对提出的多Agent诊断求解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对雷达系统故障诊断技术作了归纳和分类,分析了当前故障诊断技术的优缺点,重点讨论了以下8个方法:基于知识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对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粗糙集诊断方法;基于遗传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故障树的诊断方法;专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基于小波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模糊故障诊断方法.最后,指出了雷达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在当前和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首先讨论了故障诊断系统的主要任务及其不同的分类方法,接着对几类典型智能故障诊断方法的原理、特点、诊断内容、诊断过程作了分析和比较。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一种单纯的故障诊断方法往往得不到理想的诊断效果,因此重点讨论了几种重要的综合智能故障诊断方法。最后对智能故障诊断方法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并对智能故障诊断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两种质量的多因素逐步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提出的两种质量诊断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多因素诊断,提出逐步诊断的思路和两种质量的多因素逐步诊断法.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信息融合熵理论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为复杂的机械故障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利用信息论熵的相关理论和D-S证据理论,分别研究机械特征参数提取和机械故障诊断的信息融合问题.用机械健康度定量度量机械状态的优劣,给出机械特征参数提取和机械故障诊断时信息融合的计算方法.最后,以柴油机的故障诊断为例,论述实际故障诊断应用中该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并将该诊断方法与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该诊断方法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信息融合熵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容错性和稳定性,能够提高机械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于专家经验的电网故障诊断系统开发周期长,且难以诊断经验之外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诊断和skyline查询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根据测点分布将待诊断系统分解成若干独立子系统,利用故障输出与元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系统模型,然后推理每个子系统的候选诊断,将实际告警信息引入到模型诊断逻辑框架中,运用skyline查询算法从候选诊断中识别故障元件.通过离线获得预备候选诊断,在线确认候选诊断的手段,缩减了诊断的时间,提高了诊断的效率,将实际告警信息引入到模型诊断的逻辑框架内,提高了诊断的有效性.仿真表明方法条理清晰,计算简便,能够有效地减少诊断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型诊断的HS—DAG算法,提出一个网络通信模型的诊断系统,当局域网出现故障时,能够根据观察结果判断故障出现的位置,不会因为剪枝而丢掉部分最小碰集,提高了故障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8.
水电机组故障诊断系统中的模糊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在水电机组故障诊断系统中采用的模糊诊断技术,构造了故障诊断的模糊关系矩阵.此模糊知识已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水电厂的故障诊断系统中,在故障诊断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验证.在整个系统的多年运行中,此诊断方法成功地诊断出如转子不对中、尾水管偏心涡带等机组运行问题,为电厂的维修与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与参考。应用效果表明,使用模糊诊断方法于水电机组故障诊断中是有效的,模糊关系矩阵也在故障诊断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验证.  相似文献   

19.
用于故障诊断的集成型智能系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故障诊断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分析了现有故障诊断方法(基于规则、基于模型、基于人工神经网、基于案例)的各自特点和局限性.提出了集成现有故障诊断方法(规则、模型、人工神经网、案例)的故障诊断系统及其系统结构.从知识获取和表示、推理和诊断、机器学习方面,说明该新系统能结合现有故障诊断方法的互补性并克服存在的局限性,并且能提高故障诊断的智能性及效率.  相似文献   

20.
发电机故障诊断处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故障诊断处理系统作为故障诊断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对电力安全生产起着重要保障作用,同时还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针对发电机故障诊断系统中诊断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等特点,提出故障诊断系统的任务并建立了故障的物理模型和诊断模型,并确定了故障诊断方法、策略以及知识库的建立;最后对诊断处理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