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0-14kbar之间的不同流体静压力和-190-100℃温度范围内测量了Pb(Fe1/2Nb1/2)O3-Pb(Fe2/3W1/3)O3铁电体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ε随温度,压力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2.
在晶体〔Yb(H2O)(acac)2(Ac)〕2的结构研究中,应用了晶胞空间和倒易空间等效点的矩阵表示与系统消光规律的统一代数公式,确定了其空间群为Pbcn,并用空间群Pbcn验证了系统消光规律的统一代数公式。  相似文献   

3.
利用单宁分子结构中酚羟基与Pb^2+络合性能,建立了以K2GrO4为指示剂,PAM作终点增敏剂,用Pb^2+标准溶液沉淀滴定黑荆栲胶中单宁的新方法。本法比皮粉法快四倍、准确十倍。  相似文献   

4.
无定形纳米Fe2O3微粒的光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强迫水解的方法制备粒径为5nm的无定形Fe2O3微粒,并用滴膜的方法制备ITO/Fe2O3电极。在KCl,Na2SO4,NaOH电解质溶液中研究这种电极的光电化学特性 。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SEM观察了Ti/RuO2电极的表现形貌,考察了该电极在2.5M H2SO4中不同温度下的使用寿命,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极化曲线,并求出其动力学参数a、b、i。  相似文献   

6.
以(NH4)3AlF6、PbF2及SiO2为原料,制取了一种新型红外玻璃体系,并对该玻璃的成玻区域、X-射线、红外光谱、热稳定性和稳定性性进行了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7.
将Keggin型硅钨杂多酸SiO2.12WO3.26H2O(SiW12)掺杂到溶胶-凝胶叶,滴涂在碳糊电极表面上,制备成化学修饰电极。对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该电极不但保持了杂多酸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催化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在0~14kbar之间的不同流体静压力和-190~100℃温度范围内测量了Pb(Fe1/2Nb1/2)O3-Pb(Fe2/3W1/3)O3铁电体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ε随温度、压力的变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导致的相变都是弥散的;随压力的增加;介电常数峰值温度(或称宏观居里温度)Tm线性下降,其斜率dTm/dP=-3.1℃/kbar,介电常数峰值εmax降低,ε~T曲线弥散程度增大.用组分涨落模型对所得结果作了计算,并就压力对弥散相变的影响进行了唯象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气悬浮颗粒中一些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硝酸+氢氟酸+H2O2体系和高压密封罐技术消解大气悬浮颗粒物样品,并采用不锈钢缝管与火焰原子吸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样品中的Zn,Pb和Cd进行测定,提高灵敏度1.2-3.4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循环伏安法分别测定了脂肪族正链醇和水溶性醛在Na2So4,H2SO4和NaOH溶液中的半波电势E1/2,结果表明,E1/2与电极特性和溶液酸度有关,与正链醇的链长基本无关。使用铂电极,在H2SO4溶液中,E1/2.醇=0.60 ̄0.66,0.90 ̄0.97V(vsSCE),E1/2.醛=0.85 ̄0.95V(vsSCE)。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化学方法首次在导电基体玻碳电极上制备出了茜素红-铜活性化合物薄膜修饰电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电极在硫酸溶液中进行伏安扫描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研究了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不同电极材料(Au、Ag、Cu、Al和SnO2、In2O3)对酞菁铜(PcCu)蒸发膜V-I特性的影响.用同样的金属(Au、Ag、Cu)作顶底电极时,改变电极极性所得暗电流是对称的,V-I特性属典型的SCLC型.而Al/PcCu/Al体系呈现阻挡接触,估计这是蒸得的Al电极上存在氧化层之故.当Al作顶电极,玻璃基片上的SnO2或In2O3层作底电极时,Al极加负电压观察到SCLC,而当SnO2极加负电压时观察到电极限制电流,In2O3极加负电压时观察到负阻效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拉网铜板栅作为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VRLA)的负极,组装了“两正三负”式实验电池。研究了拉网铜板栅对负极活性物质转化过程及对VRLA电池放电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倍率放电情况下,拉网铜板栅VRLA电池可以明显提高电池负极的放电容量;通过EIS研究发现,拉网铜板栅负极具有更好的电化学反应活性;SEM检测结果表明,充电状态下,拉网铜板栅电极中海绵铅结晶颗粒小;放电状态下,拉网铜板栅负极的PbSO4结晶颗粒较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壳聚糖(CHT)对镉离子的吸附性能并结合电化学还原法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还原态镉-壳聚糖(rCd-CHT)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以K3Fe(CN)6为电化学活性探针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表征,结果表明rCd-CHT能大大提高该修饰电极的有效表面积,增大K3Fe(CN)6在修饰电极表面的异相电子转移速率(k0).将不同修饰电极用于抗坏血酸(AA)的电化学检测,结果显示,AA在rCd-CHT/GCE上的氧化峰电流值(Ipa)较裸GCE和CHT/GCE分别增大了1.4和2.1倍,表明rCd-CHT/GCE修饰电极对A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碳纳米管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讨论了碳纳米管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活性层及透明电极两方面的应用,综述了碳纳米管独特结构、性质对其在电池器件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碳纳米管研制工艺的改良方法,展望了碳纳米管基有机太阳能电池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铂-铅电化学共沉积/溶铅法制备了纳米铂修饰玻璃碳电极,并用于电催化氧化C1有机小分子(甲醇、甲醛和甲酸).结果表明,该法所制铂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比常规单组分电沉积法所制的铂电极提高了约60%.  相似文献   

17.
贮氢电极的循环伏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贮氢电极循环安曲线氧化峰电流电位扫描次数增加而减小,组成不同的电极,这种变化的程度也不同;具有较大放电容量的电极,其循环伏安曲线氧化峰面积较大,峰电流较高;速度扫描实验结果表明,贮氢电极循环伏安曲线氧化峰电流Ip成线性 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由QCM技术与电化学技术联用,构成的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研究电极表面过程极其灵敏的新方法,在电化学反应机理、电聚合、表面电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中,有其独到之处,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在我国,对QCM理论了解的人们不多,并且影响液相中石英晶体振荡频率变化的因素比较复杂,其实际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石英晶体微天平频率变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脱氧核苷酸为研究对象,利用密度泛函的非平衡态格林函数方法,计算了电极距离对四种核苷酸分子电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用胞嘧啶通过硫原子修饰左侧电极时,分子电流的衰减曲线与实验结果在形状上保持一致.当电极距离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电流随电极距离的变化均可以通过相同的指数函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20.
对n-ZnxCd1-xTe为基的光电化学电极进行FeCl3,Pb(NO3)2的修饰,消除了光电极在1M NaOH 1MS 1M Na2S多硫溶液中的钝化现象,电池效率可达10.2%,通过光谱响应,循环伏安曲线等的研究,探讨了FeCl3,Pb(NO3)2对电极的修饰机理以及与电池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