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和选择文理科的模型,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各学科成绩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对学生的综合成绩及文理选科提供参考;各学科成绩的相关显著,各学科成绩相互影响,文科各科之间和理科各科之间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课程重要性的大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对学生成绩进行重要性加权处理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大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并使用统计软件SAS进行计算和分析,其结果有助于科学、客观的对学生进行排序和分类.  相似文献   

3.
邓婕  黄宏 《科技咨询导报》2010,(19):215-215
基于SPSS软件,将平均学分成绩和主成分分析法结合使用,建立学生成绩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以某独立学院临床医学专业06年级5班大三学年成绩为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矿方法优选涉及到多指标体系的分类及综合评价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简化了指标结构,将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提出了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并基于该方法对来自某矿山的15个试样的采矿方法进行了优选。在此过程中,针对传统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缺点和应用中可能出现的误区,通过均值化改进了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通过以主成分得分为新的数据基础做聚类分析改善了综合评价效果;对主成分含义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解释;对主成分聚类、第一主成分得分、主成分综合得分的排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则既可以对多变量数据进行合理地分类,又能对各类优劣程度做出综合评价,能充分反映矿山的实际情况,终选出的采矿方法在工业试验后成效显著,验证了该决策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在综合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运用分组主成分法进行改进,即先用因子分析法对变量进行分组,然后再分别对各组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将改进后的方法用于评价经济效益的实际问题中,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分组主成分法能更合理地反映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
收集了2013年31个省市自治区部分高校有关人文社会学科科研方面的相关数据,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科研实力进行综合评价.针对主成分分析在权重系数确定和信息提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探究了数据的非线性关系并提高第一主成分贡献率;采用"主观化"改造的思路,提出增加重要性权等观点,构建了实证研究模型;给出了核主成分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理实综合分析模型对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科研实力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大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特点,提出了对大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这一方法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根据大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降维,得到保留主要信息的综合指标(主成分)及其权重;第三步,利用理想解法对大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进行评价。还对江苏省数家大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评价。  相似文献   

8.
主成分分析在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陕西省内9个城市的综合实力.首先给出了城市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对陕西省内9个中心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到样本城市综合实力的排序及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9.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6项主要经济指标,对中国各地区国际旅行社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到相应的排名,同时对排序结果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取得了与主成分分析方法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种改进了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法 ,通过Mathematica软件计算 ,对我国十二个湖泊富营养化污染状况作了评价排序 ,给出了排序结果 ,与常规方法的排序结果进行了比较。主成分分析法应用的关键在于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中存在主观影响因素过多、权重确定复杂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4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评价,并与<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方法和灰色理论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采用适当的主成分综合分析原始指标的信息,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可以客观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反映各指标对总体评价结果的影响;经线性加权求和得到的综合评价指标能够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对大学生的几门主要学科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既能反映学生个性特点,又能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尝试利用变量聚类分析方法对矿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辨识,并采用 综合主成分分析法对矿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和分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变量聚类分 析法可以有效地辨识矿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主要成分;运用综合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样本的综合 主成分,并对其排序和聚类,可以有效揭示矿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数据结构、相互关系和不同样 品点的污染程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矿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的评价结果,反映了矿区主要 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同时又定量化了土壤复合重金属污染研究。辨识和评价结果可为矿区附近农田土壤 重金属污染治理对策的提出和重点治理区域的确定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方法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更合理精确地评价采空区危险性,对利用神经网络评价的方法进行优化,建立主成分分析法与神经网络结合的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模型.从地质和工程条件出发,综合考虑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13项主要因素,统计样本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样本进行预处理,将分析结果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减少输入变量,消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提高预测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锡矿山的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预测误差在8%以内,较未经主成分分析的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神经网络结合建立的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模型具有分析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等优点.该方法科学合理,为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更完善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黄志宏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2):132-136
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主成分因子分析法,以2006级园林班第一学年的各门课程考试成绩为实例,对大学生的主要学科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综合得分给出了该班学生的排名,该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在第一学年中各科学习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李东刚 《实验室科学》2010,13(2):145-149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食品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的Z比分数进行了统计分析,考察了评价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从22个能力验证评价参数中,确定了反映实验室综合检测能力的7个主成分,建立了实验室综合检测能力评价的数学模型,并对12个实验室的综合能力进行了排序,与实际进行比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并分类.构建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够剔除多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及信息重叠的特点,对贵州农业产化龙头企业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再利用新得到具有代表性的综合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较多的评价指标,对贵州龙头企业进行聚类分析.所得结论与现实相符合,为发展贵州龙头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分组主成分评价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应用主成分法或因子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时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分组主成分评价法.即先用因子分析法对变量进行分组,然后再分别对各组变量进行主成分评价,既保持了主成分法的优点,又克服了它评价中的缺点,使综合评价结果更趋合理,并用该方法对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侯波 《科技信息》2010,(17):J0412-J0413
本文在研究港口物流及其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比较,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多层次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环渤海各港口的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两维图论聚类,将主成分分析与两维图论聚类分析有机结合,建立区域物流发展综合评判模型,确立区域物流业竞争优势评价方法。首先建立区域物流竞争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区域物流竞争优势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将其应用于广西物流竞争优势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主成分分析与两维图论聚类分析有机结合研究区域物流竞争优势是可行的,并且两维图论聚类能较好反映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和空间相关性。其结果将有助于决策者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