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和山西发展新能源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金融海啸给我们的启示 正当全球努力应对气候变暖和环境危机之际,美国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应对金融危机和能源安全的威胁,发达国家发出了完全一致的声音.正如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所言:在可再生能源和真正清洁的无碳能源上的革命性技术创新是解决当今世界主要难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顾问君 《广东科技》2010,19(5):64-66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常规的化石能源日益走向枯竭,人类开始积极寻求后石油时代的能源替代物。从目前看,新能源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以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另外一个就是作为低碳能源的"可燃冰"。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技》2008,(1):38-38
现在,人类正面临着能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危机"节能减排"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那么,我们的同学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你看,上海杨浦区世界小学的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了:围绕"可再生能源"的探究性学习,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太阳能车模的组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模拟实验、风叶发电机的制作,激发同学们节能创新意识;对家庭空调、热水器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使同学们认识到节约能源要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2005,(5):20-21
能源的潜在危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世界各国积极开发包括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据专家预测,今后20~30年内,全球能源结构必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到本世纪50年代,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将在整个能源构成中占50%。太阳能作为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早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日本、德国、以色列等国家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研究,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日本:自家发电还能卖给政府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对日本产生了重大影响,石油危机终结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此后,日本政府提倡节省能源,加强新能源…  相似文献   

5.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一带一路"国家覆盖欧亚大陆的世界能源经济核心地带,连接着全球主要能源消费市场,在实现全球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转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一带一路"国家能源经济地理格局及空间特征分析,对于助推沿线国家实现能源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地理、能源消费、能源进出口、能源获取等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区域能源生产消费强度不均衡,能源生产—消费格局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及合作互补性;在能源消费结构上以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为主,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集中区;在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背景下,应该持续加强能源公平性等方面研究和政策制定,进而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能源面临着能源资源危机和因传统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压力,文章解读、探索了当前国家制定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并讨论了保持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的能源应对政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我国能源进口的形势日益严峻。为了能够全面掌握我国矿物能源进口所面对的危机,更好的解决危机带给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对我国矿物能源进口危机加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韩萍 《科技信息》2007,(29):11-11,45
能源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能源问题将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最大挑战,走出能源"困局"的出路何在?根据中国国情,我们必须从全球的视野来考虑和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创新科技》2012,(7):32
<正>近日,德国联邦环境部(BMU)组建了由"能源转型"政策实施过程中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可再生能源平台"。该平台的中心任务是统筹可再生能源发展,协调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在市场集成、相互影响和网络扩建方面计划。"可再生能源平台"框架内广泛包括了来自联邦政府、地方州政府、城市和社区、  相似文献   

10.
“金砖四国”拥有八亿的中产阶级人口,其潜在的消费市场的积累在不断深化,它们将在能源、天然资源、资本三大市场扮演主角,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消费市场。因此对“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秩序来说,这四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11.
外刊概要     
<正>奥巴马在拉美的伙伴协定Abraham F.Lowenthal(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客座教授)拉美对美国愈发重要,一是移民和经济一体化虚化了美国与拉美邻国的边界;二是拉美拥有丰富的资源,是美国商品和服务的主要市场;三是拉美在能源、反毒等国际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四是拉美与美国在西半球分享重要的价值观。奥巴马政府对拉美兴趣浓厚,且有实力开展对拉美外交。其一,奥巴马新政  相似文献   

12.
《华东科技》2010,(5):72-74
中国的能源之路能走多远?中国的能源现状分布如何?在危机和转机并存之际,我们又有哪些相应的对策?本期科普大讲坛将带您走向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人类正在走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绿色低碳、可持续能源时代。为促进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构建,本文从太阳能是地球能源的主要源头、能源利用简史、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等方面,回顾了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展的历史,指出未来应进一步创新发展太阳能、大力发展风能、继续开发水能、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氢能、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能源发展困境、全球能源转型趋势2 个方面,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中国能源转型方向:抓住全球能源转型的机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清洁、低碳和高效的新型能源系统。总结了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十三五"规划期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和政策调整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能源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动力和安全的基石。世界能源发展正处在由煤炭、油气向新能源第三次转换的新阶段,形成石油33%、天然气24%、煤炭28%、新能源15%"四分天下"新格局。中国正处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时代,"富煤但油气不足"的资源禀赋造就煤炭59%、石油19%、天然气8%、新能源14%的"一大三小"结构,需开展能源结构转型革命,迈向煤炭40%、油气31%、新能源29%"三足鼎立"新局面。中国石油工业正在由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发展,形成"常-非并举"格局,开展从单体圈闭"油气藏"到大面积"甜点区"的理论革命、从直井天然能量到水平缝网"人工油气藏"的技术革命、从人工作业到信息智能化低成本开发的管理革命、从能源政治到重塑能源新版图的战略革命。中国能源转型道路选择"减煤稳油增气、大力发展新能源"两大方向,面临煤炭清洁化利用、油气对外依存度攀升、新能源未来支柱产业不明朗"三大挑战",需布局煤炭、油气、新能源"三大战略领域",开展能源供给侧、能源消费侧、能源技术侧、能源体制侧"四大革命",把握现行国家政策、"一带一路"战略、新一轮油价回暖、天然气规模发展、新能源技术革命方向"五大机遇",完成中国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社会文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是驱动能源转型的两大动力,社会文明发展是内在动力,科学技术进步是根本动力,从传统化石能源向非化石新能源转型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徐茂森  张新生 《河南科学》2012,30(8):1157-1162
能源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评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个"富煤、少油、短气"的国家,这就导致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不够合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最主要的是造成了环境污染;油气短缺极大地抬高了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可再生能源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但体制、技术和成本等障碍重重.要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首先要立足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现实,确立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基础地位,既要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更要以不断降低终端能源消费中直接消费煤炭的比重为主要目标,通过运用洁净煤技术及煤变油等,使煤成为清洁能源;其次要大力发展油气产业,减轻我国油气的对外依存度;再次要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改革体制、改进技术、降低成本等为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开发和广泛运用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报告是中国工程院"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咨询研究的一个综合汇报。内容包括:能源形势与挑战;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050年前我国能源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我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基本内涵,对其中的六项子战略进行了阐述;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是经济、环境双赢的战略,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气候变化有多少质疑,中国能源走向绿色、低碳都是必须的;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能源战略不仅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推动科技创新和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本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发展展望;最后提出了若干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重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维城 《科技潮》2005,(4):18-18
当前,能源紧张已经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北京是一个人口数量大、大部分能源依赖外省输入的特大型城市,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量持续上升,为了保持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真正成为宜居城市,只有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在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费上厉行节约。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的能源战略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国能源的现状,分析了中国能源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中国能源面临的危机,提出了中国的能源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足发展。农村要发展,如何发展,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产业的发展支撑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煤炭供应的日趋紧张及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