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探讨啦啦操练习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各维度及BMI的影响,发现进行长时间的啦啦操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女大学生身体意象中的体能评估、体能倾向、健康评估、身体部位满意维度,对改善人体的体质指数也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结合啦啦操运动体育文化的特点与啦啦操课程在新疆高校推广的现状,对新疆高校推广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及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啦啦操运动的特点与新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相适应;新疆高校大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了解和实践机会不多,但是活动参与兴趣程度高;新疆高校啦啦操教学场地设施与专业师资欠缺;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学校、啦啦操训练营三者的协调与配合,在新疆高校推广啦啦操课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啦啦操运动的兴起,啦啦操运动得到广泛发展,对于啦啦操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研究尚缺.本文阐述了啦啦操运动项目发展的现状及啦啦操运动对大学生身心的具体影响.得出啦啦操运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影响并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运动自信心,提出了啦啦操运动应在高校更加普及开展,提高啦啦操运动教师的水平,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运用卡特尔16PF心理测试量表对全国各地的共计200名女子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进行个性特征测验,得出了我国舞蹈啦啦操女子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分数,并与普通女大学生个性特征常模分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普通女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相比,在B(聪慧性)、G(有恒性)、H(敢为性)、Q2(独立性)4个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在A(乐群性)、F(兴奋性)、L(怀疑性)、M(幻想性)、N(世故性)5个因素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本研究通过对200名女子舞蹈啦啦操运动员个性特征的研究,以期为舞蹈啦啦操运动员的选材、训练、教学、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调查法、文献法、比较分析法等对"啦啦操"大赛对师范女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做了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啦啦操作为近20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正式体育项目,在山西省内的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对山西省内率先进行啦啦操项目教学与推广工作的学校进行分析研究,利用逻辑分析法其在啦啦操项目推广过程中的思路及路径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推广过程可利用的途径与步骤,并分析其优劣,为其他学校的后续推广工作提供有效方法,为各级啦啦操推广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啦啦操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新的视野、方位来剖析和审视啦啦操教学在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为高校体育充分发挥啦啦操教学的特殊功效,更好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调查法、文献法、比较分析法等对“啦啦操”大赛对师范女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做了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玲玲  王鹏 《科技资讯》2010,(27):243-24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分析法,对啦啦操运动队的训练内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初步的构建出啦啦操运动队训练内容的框架体系,旨在为啦啦操的进一步的推广过程中的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江萍 《科技信息》2012,(20):323-323
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法、逻辑推理分析法等阐述啦啦操的定义,总结啦啦操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带来的价值以及开设啦啦操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安徽省高校啦啦队运动的审美特征、教学与训练中的美育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啦啦队运动项目中的特征美和项目特点分析该运动真正的美与功能,阐述了啦啦队运动美的特征和因素。并根据这些审美特征和因素进行教学和训练设计.结果表明:高校啦啦队运动的审美特征主要有张扬个性、团队精神、人与器械协调配合等.高校啦啦队运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良好性格.目前高校啦啦队教学和训练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审美意识的培养,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找到训练和培养高校啦啦队进行美育功能锻炼的方法.为高校啦啦队运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讨干预方法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和心肺机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非体育专业48名在校肥胖女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24名),进行为期4个月的运动干预试验,试验前后分别测试受试对象的各项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2组受试者在各项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干预前、后,除身高无显著差异外,身体围度、皮褶厚度及心肺机能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除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的干预模式可以降低肥胖女大学生的体内脂肪含量,减少身体围度和皮褶厚度,提高心肺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58名大学生进行17周的实验控制,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和数理分析,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分进行实验前后的综合评价.结果:实验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在3个实验组、性别层面无显著性差异存在.实验控制后,实验组和安慰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同样效果地得到改善,说明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是因为增强的心理作用提高了对练习密度的重视而改变的,而且男女大学生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大学生的练习密度的加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得到改善.建议女大学生要更加注重对自我的鞭策,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探讨连续12周力量训练对高水平啦啦操运动员动态平衡的影响.将西华大学啦啦操代表队32名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男6人、女10人.实验组除接受专项技术训练外,还进行连续12周力量训练,4周为1个小周期,每周训练3次,逐渐递增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对照组按整个实验期间只接受专项技术训练.训练前及12周训练结束后利用Biodex Balance System(BBS)平衡能力测试系统对两组运动员站立动态平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睁眼双足站立平衡能力测试啦啦操实验组男运动员总体稳定性显著提高(p0.05),男、女啦啦操实验组运动员左右方向稳定性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闭眼双足站立平衡能力测试、睁眼单足(左、右)站立平衡能力测试结果3项指标SI,APSI,MLSI均显示实验组动态平衡能力提升显著(p0.01),对照组运动员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得出12周力量训练,4周为1个小周期,每周训练3次,逐渐递增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对提高啦啦操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太极柔力球结合决明子茶饮对单纯性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与血脂代谢的双重干预影响效果,为女大学预防超重尤其是肥胖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某高校肥胖女大学生80名为研究对象。在知情、自愿的原则下,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2人,对照组有1人因其他原因中途退出),实验组每人每天饮用一份决明子茶并练习36式太极柔力球40min,对照组仅每天与实验组同时同地进行太极柔力球练习,共计60d。结果:太极柔力球结合决明子茶饮对肥胖女大学生血压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1),减慢安静心率(P〈0.01),提高心肺功能(P〈0.01),显著降低体重、BMI值(P〈0.01),减少脂肪在腰腹部的堆积(P〈0.01),使腰臀比趋于合理(P〈0.01),对血脂代谢的TG、CHOL、HDL、LDL、ApoAI、ApoB等指标有显著的良性改善作用(P〈0.01),是肥胖女大学生保持苗条身材、抑制和预防肥胖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实验法和文献资料法,对29名年龄为20±1周岁,没有任何运动史的女大学生进行健康体适能实验。将实验前后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台阶指数、柔韧度均有显著性变化,体脂百分比、肌力与肌耐力也表现出差异。因此得出,冬季中长跑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舞蹈啦啦队课是针对高校女学生开展的一项新兴体育课程,动感、时尚,富于层次和节奏变化,尤其体现团队协作力.为了找到更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此项目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提高学生对此课程的兴趣,特对学生进行常规教学和情景教学不同模式的教学比较.研究表明:情景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提高了运动技术的能力,增强了身体素质,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8周头低位强腹式呼吸训练的干预影响,探索女大学生的心脏功能变化特征,试图为相关测试、实验与训练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择来自某大学体育学院运动康复班女大学生23人参与实验,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2人,对照组11人,实验组受试者进行头低位强腹式呼吸训练,训练时间为8周,每周3次,每次30 min ,呼吸频率为35次/min ,对照组受试者只进行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实验前后期分别选取受试者在直立位、仰卧位和倒立位上的射血分数(EF)、射血距离(ED)、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每搏输出量(SV)、升主动脉流速(AAV)指标进行检测,通过文献法、实验法与数理统计法开展相关分析与研究。[结果](1)经8周训练以后,实验组心脏功能提升效果非常明显,各指标的提升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之间前后测EF在直立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仰卧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00) ,在倒立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实验组之间前后测SV在直立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仰卧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6) ,在倒立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 );实验组之间前后测AAV在直立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2)前测实验组女大学生与后测实验组女大学生的ED在倒立位最大,仰卧位次之,直立位最小;前测实验组女大学生与后测实验组女大学生的SBP与DBP在直立位最大,仰卧位次之,倒立位最小;前测实验组女大学生与后测实验组女大学生的SV与AAV在仰卧位最大,倒立位次之,直立位最小。[结论]8周头低位强腹式呼吸训练对女大学生心功能提升效果非常明显,头低位强腹式呼吸训练可作为一种有效锻炼方式来提高女大学生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量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健身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健美操运动对学生的对女大学生改善身体形态、塑造身体线条效果和好。经常练习健美操,能提高学生的腹部力量和下肢柔韧性,而且对学生的上肢力量、柔韧和平衡性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