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排列通道线性组合散射方法(LCAC-SW方法)计算了一维共线反应F+H2(0)→H+HF(v)的反应几率,在采用一较小基组(振动能级数目nvib(H2)=8,nvib(HF)=12,分布高斯函数项目gas=10)的情况下,得到了与Kuppermann的精确量子计算数值比较一致的结果,算得F+H2(0)→H+HF(v)=2)变换反应几率P^R02在E≈0.014eV附近有一尖峰出现。  相似文献   

2.
在本文中,我们通过用LCAC-SW(LinearCombinationofArrangementChannels-ScateringWavefunctions)法计算H+H2(ν=0)→H2(ν=0)+H共线反应几率,得出了在0.0ev-1.70ev能量区间里的四个复合态能级,它们分别位于E1=0.59ev,E2=0.95ev,E3=1.27ev和E4=1.59ev附近,同时,我们还对此作了定性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本文中,我们通过用LCAC-SW法计算H+H2(v=0)→H(v=0)+H共线反应几率,得出了在0.0ev-1.70ev能量区间里的四个复合态级,它们分别位于E1=0.59ev,E2=0.95ev,E3=1.27ev和E4=1.59ev附近,同时,我们还对此作了定性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Al+H2的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多体展式方法所导出的AlH2(X^2A1)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迹方法对Al(^2Pu)+H2(X^1∑^+g)(u=0,j=0)→AlH(u′,y′)+H(^2Sg)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了该反应的反应阈有,反应截面、产物散射角分布和微观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用从头算方法在UHF/3-21G水平上研究了H+CO2→CO+OH的反应机理,指出该反应分为3个基元过程进行,第一步为速控步骤,同时用Fukui的内禀反应坐标理论计算了IRC,证实了上述反应机理,用传统的过渡态理论和变分过渡理论及相关的隧道效应校正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6.
对H2O+H→OH+H2反应,用从头算方法(UMP4/6-31G)作了IRC解析,计算活化能与实验值相符,在沿IRC动态学分析的基础上,用传统过渡态理论,变分过渡态理论及相应隧值效应校正计算反应速率常数,获得了与实验值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β-氨基-α-羟已基二茂铁与二价钴、镍、铜、锌、镉和汞的氯化物及醋酸铜在乙醇-水中反应,合成了七种新的配合物.探索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经元素分析,确定了新配合物的组成为:L2MX2·nH2O(L=Fc─CHCH2NH2;M=Co2+、Ni2+、Cu2+、Zn2+、Cd2+、Hg2+,x=Cl-,CH3COO-;n=0,2,4).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这些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用二(2.6-二甲基-4-庚基)磷酸[HD(DIBM)P]作为萃取剂,用于镍阳极电解液中的Ni2+、Co2+、Cu2+和Fe3+的萃取分离流程。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测定了各种金属离子的平衡数据,建立了Ni2+、Co2+、Cu2+和Fe3+的分配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含有 140 克/升 SO4-2和 40克/升 Cl-的镍阳极电解液体系对其中 Ni2+、Co2+、Cu2+分离工艺进行了最优计算,并确定了水法处理该溶液的萃取流程。所得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50℃;HD(DIBM)P浓度=0.23M; pH=5,74; 3级,有机相对于水相流比O/A=0.31。此时,镍回收率为99%,钴回收率为94.1%,铜回收率为99.99%。此项研究由北京第五研究所提供萃取剂。  相似文献   

9.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HF/6-31G*水平上,优化XC2n+1N(X=CN,H,F,Cl,Li;n=0~5)分子的几何构型,得出了它们的分子总能量,所有键长以及各原子上的电荷分布及振动频率等.计算结果表明,XC2n+1N类分子的总能量呈现同系线性规律,分子内的键长及各原子上的电荷分布都呈现出一定规律性.从频率数据判断:对于XC2n+1N类分子,当X=CN,H,F,Cl时分子稳定,当X=Li时,分子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应用量子从头计算方法,在HF/6-31G^*水平,优化XC2n+1N(X=CN,H,F,Cl,Lin,n=0-5)分子的几何构型,得出了它们的分子总能量,所有急迫长以及各原子上的电荷分布及振动频率等。计算结果表明,XC2n+1N类分子的总能量呈现同系线性规律,分子内的键长及各原子上的电荷分布都呈现出一定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戊基异硫氰酸酯和对肼基苯磺酸为原料,合成了未见报道的化合物N-戊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经元素分析、红外和核磁共振等测试,确定了其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介质条件下,它同数10种离子的反应情况,它只与Cu2+、Ag+、Ni2+、Hg2+2等少数阳离子具有特征反应,其他均无明显现象发生.由于Cu2+和Ag+的反应现象最明显,通过寻找适宜的反应条件,确定了Cu2+和Ag+的鉴定方法.其中Cu2+的灵敏度为(m=0.013μg,c=0.43μg/ml);Ag+的灵敏度为(m=0.158μg,c=5.26μg/ml).  相似文献   

12.
EPR波谱表征了高压汞灯照射下的低温(110K-210K)M(mnt)(phen)氯仿溶液自由基(M=Fe2+,Co2+,Ni2+,Zn2+;mnt=马来二腈基二硫代酸根(phen=1,10-菲口罗啉)。对反应体系自由基的形成过程,提出了一种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3.
改进了复杂反应系统代数结构中的表现矩阵,扩大了其适用范围。并计算出Belousov-Zhabotinskii振荡反应体系中的独立反应,得到了一组新的结果。3CH2(COOH)2+ 2H+ + 2BrO-2 2BrCH(COOH)2+ 4H2O+ 3CO2 8Br2CHCOOH+ 4H2O3Br2CHCOOH+ 6CH2(COOH)2+ 2H++ 2BrO-3 。  相似文献   

14.
在μ=0.10mol·1 ̄(-1)(LiClO_4)、pH=8.0对不同温度下[Fe(CN)_5H_2O]和[(NH_3)_5Co(OOCC_5H_4N)] ̄(2+)的内配位界电子转移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25℃,双核配合物[(NH_3]_5Co(OOCC_5H_4N)Fe(CN)_5] ̄-的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3.9×10 ̄(-1),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和活化熵分别为89.5kJ·mol ̄(-1)和6.0J·mol ̄(-1)·K ̄(-1)最后对该反应的机理、速率常数和绝热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用从头算UHF/6-31G方法计算CH3+OH→CH2-H2O的反应途径,在此基础上计算沿反应途径的动态学性质及正则变分过滤态理论的速率常数,同时进行隧道效应的校正。结果表明,变分过滤态方法和隧道效应正对该反应体系效果明显,其中小曲率近似的隧道效应校正效果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6.
草酸与钼(Ⅵ)反应可以生成多种络合物。根据文献[1]方法,我们制得无色透明块状的cis-(QH)2[MoO2(C2O4)2]晶体(式中QH+=C9NH8+)。该晶体属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cc2;晶胞参数:a=12.497(4),b=10.262(3),C=16.750(3)A;V=2148.08A;M=564.32;晶体密度:dobs=1.73gcm-3;晶胞分子数Z=4(dcalc=1.745gcm-3)。晶体在CAD-4 四园衍射仪上用M0Ka射线收集三维衍射点强度数据,通过三维Patterson函数和Fourier函数合成方法,确定了cis-(QH)2[MoO2)C2O4)2]的晶体和分子结构。最后,根据I>2σ(I)的1363个独立衍射点的强度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把结构精修到R=0.060,Rw=0.059。该晶体的阴离子由六个氧原子围绕着M0原子形成扭曲的八面体。分子具有C2对称性(QH)+和[M0O2)C2O4)2]2-之间组成了N-H…O类的氢键。  相似文献   

17.
用光度法测定了桥链冠醚卟啉与Co^2+、Cu^2+配位反应的速率常数、活化能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桥链冠醚卟啉与Co^2+配位反应活化能Ea较大,ΔH〉0;而与Cu^2+配位反应Ea较小,且ΔH=0;桥链冠醚钴卟啉的ESR谱表明它具有载氧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合成气转化为甲醇和乙醇反应的速控步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提出的合成气反应机理,用键级守恒-Morse势方法计算了Rh(111)面上合成气转化为甲醇,乙醇过程中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COs+Hs→HCOs,H2COs(或HCOHs)+Hs→CH2,s+OHs分别是甲醇,乙醇生成反应中活化能最大的基元反应,通过考察H2/D2同位素效应,发现在高活性Rh基催化剂上,甲醇,乙醇生成反应同时表现出显著的氘逆同位素效应,表明这两个反应的速控步骤均为一步加  相似文献   

19.
30只健康麻醉犬动脉血和脑脊液(CSF)酸碱变量及主要电解质检测结果分析发现:CSFpH、[K~+]<pHa和[K~+]_a,相互之间相关显著,其回归方程分别为CSFpH=0.477×pHa+3.78,CSF[K~+]=0.418×[K~+]_a+1.12。CSFPCO2、[Cl~-]、[乳酸][Lact]>PaCO2、[Cl-]_a和[Lact]_a,相互之间相关显著。其回归方程分别为CSFPCO2=0.564×PaCO2+3.5325,CSF[Cl~-]=0.5×[Cl~-]_a+76.7,CSF[Lact]+0.95×[Lact]_a+1.0。CSF[HCO_3~-]与CSFPCO2相关显著,回归方程为CSF[HCO_3~-]=1.898×CSFPCO2+10.6。  相似文献   

20.
目前利用褪色反应测铬的光度分析法大多灵敏度不高。通过研究三氯偶氮氯膦与Cr2O2-7的褪色反应,发现其在硝酸介质中具有高灵敏的褪色反应,其摩尔吸光系数ε=1.1×105,是目前测铬的最灵敏的方法之一。研究发现该体系在550nm处具有最大吸光度ΔA,在硫酸、盐酸介质中加热30min时褪色不明显,在硝酸介质中加热10min已褪色完全。在HNO3(V(HNO3)∶V(H2O)=1∶3)用量为3.0~5.5mL,0.5g/L三氯偶氮氯膦溶液的用量为2.0~3.5mL,沸水浴加热8~11min时,褪色完全。本研究选取HNO34.5mL(V(HNO3)∶V(H2O)=1∶3),三氯偶氮氯膦溶液2.5mL,沸水浴加热9min。Cr(Ⅵ)质量浓度在0~0.48μg/mL内符合比耳定律,回归方程为ΔA=0.9725ρ(μg/mL)+0.0173,相关系数γ=0.9968。对18种共存离子的干扰进行了测定,Fe2+,Fe3+,MnO-4的干扰可在溶样时除去。用于合金钢及水中的微量铬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