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综述羧酸衍生物的烯醇盐氧化二聚成键的规律,重点是立体选择性的过程。近期进展是利用手性辅助试剂,如各种不同的手性酯和手性酰胺不对称合成立体专一性的1,4-二羰基化合物.为不对称合成琥珀酸衍生物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概括了近年来C2轴手性双恶唑淋试剂及其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在催化不对称合成应用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不对称Diels Alder反应是不对称合成中最常用的反应之一 ,广泛应用于药物、天然产物及各种手性化合物的合成 .使用手性辅助剂控制Diels Alder反应过程中的立体化学的研究倍受重视[1 ] .近 2 0年来 ,手性辅助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从樟脑、氨基酸等天然资源合成的手性辅助剂 ,如樟脑磺内酰胺、氧杂吡咯烷酮类已成功应用于许多不对称有机反应中[2 ,3] .我们曾报道了光学纯的三环磺内酰胺 1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Diels Alder反应中的应用[4] .为了进一步研究三环系磺内酰胺手性…  相似文献   

4.
酮的不对称氧转移反应是获得光学活性二级醇的重要途径之一,手性磺酰二胺类有机金属配合物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合成手性仲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文章综述了不同手性磺酰二胺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用于芳香酮不对称氢转移反应的研究进展、相关催化机理及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光学活性的环氧化合物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可以使潜手性的烯烃转化为带有手性碳的环氧化合物,这个反应在医药、农药、香料等合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机小分子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是一种高效,绿色的光学活性环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目前该类反应主要是通过手性酮和手性亚胺盐来催化实现的.文章介绍了该类反应的催化机理,并概述了这两类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2个亲核原子的胺与手性源5-孟氧基-2(5H)-呋喃酮发生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3个新的4-(2杂原子取代-乙胺基)-5-孟氧基-2(5H)-呋喃酮,探讨了它们的合成方法,它们的结构均经过IR,1HNMR,13CNMR,元素分析等确证.并对手性氨基二醇的合成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手性氨基二醇.同时,通过实验证明:手性源5-孟氧基-2(5H)-呋喃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不仅受到孟氧基空间效应的影响,而且受到亲核试剂结构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综述酮烯醇盐氧化二聚反应的规律,重点是立体选择性的过程;近期进展是利用手性辅助试剂,不对称合成链状和环状的1,4-二羰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手性氨基醇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普遍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同时该类化合物在不对称催化研究中也是一类重要的手性配体,因此手性氨基醇的合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合成了一种多手性中心氨基醇化合物.该化合物不仅具有刚性较大的环丙烷结构,并且具有多个手性中心,可应用于药理学筛选和不对称催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论述近年来手性硫叶立德在不对称环丙烷、环氧丙烷、氮杂环丙烷等三元化合物合成中的研究进展,提动了今后手性三元环不对称合成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邻二醇是重要的合成中间体,也是不对称合成中常用的手性辅剂,手性配体或手性分子合成中间体.频哪醇偶联反应是合成邻二醇类结构最快捷的方法,不对称频哪醇偶联反应是通过人工创造的手性环境来实现频哪醇偶联反应中的立体选择性.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不对称频哪醇偶联反应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试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聚合物支载的有机合成反应比相应的小分子合成体系有独特的优越性。我院有机化学研究室多年来在制备聚合物试剂和催化剂及其在有机化合物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且在聚合物试剂和催化剂在不对称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方面亦取得重要成果,对此近10年的进展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是一种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无害,易降解,环境友好型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分子结构中具有大量的羟基与氨基等功能性基团,与金属具有优异的配位能力,完全可以替代合成高分子作为金属催化剂的载体。直接以天然高分子壳聚糖为载体,在酸性条件下采用二氯化钯进行负载,制备壳聚糖负载钯催化剂,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结果表明壳聚糖负载钯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和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苯甲醛为原料,经安息香缩合、氧化、成环、还原、手性拆分、磺酰化反应制备含有双键的手性磺酰二胺分子,与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共聚制备聚苯乙烯支载手性磺酰二胺微球,总产率8.1%.用IR,1H NMR,13C 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波谱解析结果与化合物结构相符.  相似文献   

14.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聚吡咯(PS/PPY)复合微球,以其为载体负载钼活性中心制备了PS/PPY复合微球负载钼系催化剂,系统研究了载体性质对负载型催化剂催化环辛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亲水性的负载型催化剂在以过氧化氢为氧源的催化体系中催化活性较高;聚合物的掺杂离子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硝酸铁为氧化剂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催化环辛烯环氧化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0%.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手性季胺盐、手性冠醚等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及聚合物支载的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手性相转移催化不对称烃基化反应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催化剂、温度、溶剂、浓度和磁场等因素对该类烃基化反应的化学产率、光学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天然L-酪氨酸为手性原料,通过酚羟基将其支载在聚乙二醇上,经过系列支载化反应得到聚乙二醇支载可溶的双(S)-3-(4-氧苯基)-N1-甲基丙烷-1,2-二胺手性催化剂,以水为溶剂,25℃下催化β-酮酯与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多米诺迈克尔-羟醛缩合反应,得到环己酮,具有良好的不对称催化效果,产物分离纯化方便,手性催化剂可回收并重复使用4次后,不对称催化效果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丁醇的分离问题是生物丁醇工业化及应用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从不同发酵-分离耦合技术的分离效果和经济效益出发,分析了渗透蒸发技术在丁醇分离中的优势.综述了渗透蒸发分离丁醇发酵液或模拟发酵液的研究进展,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三甲基硅-1-丙炔(PTMSP)及其改性膜和其他聚合物膜的特点与分离性能进行了总结.另外,还关注了支撑液膜在丁醇分离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稳定性问题,分析了丁醇发酵液中存在的溶剂小分子、中间产物及生物大分子等对分离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用于生物丁醇分离的渗透蒸发膜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污水配制聚合物对提高采收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海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766-4769
利用纵向非均质人造岩心,进行了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同浓度下,用污水配制或稀释聚合物溶液,其黏度比清水配制的低,相应的采收率也低。在水型和聚合物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抗盐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比普通聚合物高1.3%—2.5%;而且水质越差,差别越明显。说明抗盐聚合物更适用于污水配制聚合物进行驱油。黏度相同而水型不同的聚合物溶液,其注入压力也不同。清水配制并稀释的聚合物溶液具有最低注入压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一篇关于聚合物实现既增韧又增强的综述,介绍了近年来增韧又增强的几种方法及其机理,并讨论了聚合物实现增韧又增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复合负载金属-支撑水相催化剂上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各自的特点,首先在高比表面大孔硅胶负载金属催化剂上担载水相络合催化剂制备复合负载金属-支撑水相催化剂。同时,对负载金属催化剂、支撑水相催化剂和复合负载金属-支撑水相催化剂上的1-己烯氢甲酰化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多相金属组分对提高复合负载金属-支撑水相催化剂上1-己烯氢甲酰化的活性和选择性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复合催化剂中均相组分和多相组分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