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约翰·洛克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思想家、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奠基人。在哲学认识论上,他坚决反对惟理论的"天赋观念"说,提出双重经验论:认为人的心灵如同一块白板,知识来源于后天的经验,包括感觉和反省两个方面。在经验论的哲学认识论基础上,提出了"绅士教育"论、德智体相结合的教育内容观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2.
众多证据表明,黑格尔是现代性的集大成者。在解放后对黑格尔展开系统批判之前,20世纪初的章太炎便对之持批判态度,成为了对黑格尔式现代性的首击。章氏的批判恰恰发生在真如哲学本体论的建构、对单线进化观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批评等章氏哲学体系的关键处,从一个侧面显示了章氏现代性批判的面貌。和黑格尔“以力代神,以论理代实在”构建本体论不同,章氏构建了以真如-阿赖耶识为本体的哲学思想。针对黑格尔哲学实际上成为了单线进步观的哲学基础,章氏从真如哲学思想的本体论、人性论和认识论等角度对其进行了解构。针对黑格尔哲学还演化成社会达尔文主义,强制不同文明统一发展,章氏提出了“不齐而齐”的齐物哲学主张加以应对,为不同文明自身的合法性寻求辩护。然而,由于真如-阿赖耶识体系自身的复杂性,章氏的批评未必是无懈可击的。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在科学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是与他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分不开的.他一生非常关注对科学发现中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讨论及哲学思考,坚持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传统;他的科学思想体现了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思想,哲学的思考是引导他前进的重要因素.他具有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和注意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主体性失落的警惕--丰子恺的艺术观与科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子恺的科学观和艺术观,是对立地存在的,两者之间有极强的依赖关联性.20世纪初,丰子恺从对西方绘画史的考察中,敏感地意识到了现代科学的实用精神正对传统的艺术精神产生着破坏作用.为了遏止这种破坏作用的进一步发生,维护艺术的独立地位,丰子恺详细论述了科学和艺术之间的不同,进而建立起他自己的科学观与艺术观.在这种"科学-艺术"的对待考察中,丰子恺的关注焦点,乃在于讨论"心-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或者说,在于探讨人的精神世界(包括艺术与审美)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的,正是"我思"主体.因此,对丰子恺来说,对主体性失落的警惕,乃是他讨论科学与艺术问题的最原初的思想动机与总纲,其对艺术独立性的维护,用意正在于维护人的精神、意识、人格的独立性,或者说,正在于维护"我思"主体.  相似文献   

5.
康德使认识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但康德以科学来论证哲学,为哲学争得合法性的同时,为实证主义开了方便之门,从而使知识论取代了认识论,认识论的衰弱标志着哲学危机的出现.哈贝马斯敏锐地觉察到了这点,他以兴趣为导向,重新考察认识论问题,力图克服哲学发展出现的危机.在这个意义上,康德先验逻辑的批判反思,对我们充分认识产生认识论的衰微和哲学的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建构主义以激进的研究姿态,解构"标准科学观",以揭示科学的世俗化特征,表明科学是修辞的产物、权力的象征.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社会建构主义使科学实践中认识主体的力量主题化,但却消除了科学实践中客体的力量.尽管其初衷是为科学提供一种新的社会学分析框架,而不是在本质上批判科学,但社会建构主义打开了那些想从政治意识形态上批判科学的社会学大门.  相似文献   

7.
物质是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范畴。它蕴含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本体论上,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二是认识论上,我们意识或观念的内容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本文主要从这两条线索梳理了物质范畴从古希腊到近代英国的流变,认为在本体论上,亚里士多德式的物质观难以真正统一精神与物质的矛盾;而在认识论上,英国经验论的物质观却又导致了观念中客观实在性的失落。本文结论是,在本体论上解决精神和物质矛盾的只有法国唯物主义,而在认识论上则直到马克思的实践学说才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邱两庆 《科技信息》2013,(21):269-269,304
本文通过生物学教学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笔者教学中结合教材进行反对迷信、反对伪科学、反对异端邪说来加强学生的科学观教育。使学生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加强鉴别能力,以避免在现实生活中上骗受当。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马克思实践范畴基本思想为指导,对本质主义科学观进行了全面审视,指出了本质主义科学观的错误在于在本体论上的形而上学预设性、在认识论上消解了认识主体、在价值观方面导致价值理性缺失。  相似文献   

10.
元理论是一种超越直接研究对象,重新反思及审视学科自身研究状况的理论,后现代心理学取向普遍显现出元理论的研究色彩。以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后现代心理学自诩在元理论层次上对现代心理学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造和转换,这种所谓的重大改造和转换是否能为主流心理学提供实质性的新内容,从元理论的视角可以看出,后现代心理学在科学观和认识论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解范式,在知识论与方法论领域提供了新的公共知识语言和话语分析方法,试图以后现代的新的科学观和认识论来"补充"和"替代"现代心理学的主流话语系统。后现代主义给心理学带来了一笔模糊的二重性遗产,其元理论成果同样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自相矛盾的处境和陷阱。  相似文献   

11.
简要回顾龚育之在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学领域的学术历程。他从制定科技政策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论;他站在时代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反思科学的力量,提出"科学思想是第一精神力量";他捍卫科学尊严,始终站在破除迷信和反对伪科学的前列;他强调科学与人文要相互融合,呼唤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兀鲁伯简论     
兀鲁伯是穆斯林世界罕有的学者型君王,他热爱科学,襄助文化,保护学人,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其编创的《天文表》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在世界天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翻开了游牧文化史上灿烂奇目的篇章,对中亚文化的发展作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李志超教授于1974年从北京大学调到中国科技大学.从此,他在从事物理学教学和研究之余,又开始进入科技史研究新领域.他在天文史、仪器史、科学思想史、哲学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为中国科技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光蕡是清末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方面亦有很深造诣。他倡议废八股、习算数、学西学,在书院开设了天文、算学、格致,制造、机械、外语等新课程,并主持刊刻了不少时务新书和科技著作。他还积极兴办实业,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培养专门人才,从而使西方科学文化在陕西以及西北得到传播。  相似文献   

15.
 高士其是中国著名的科普作家,一生致力于科普创作和科普事业,是第1位到达延安的“红色科学家”,被周恩来总理赞誉“高士其代表科普”。回顾了高士其的科普创作生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文艺理论体系的内涵:科学和文艺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相结合,科学文艺作品应兼顾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要尽力扩大与科学相结合的文艺体裁范围,不同体裁科学文艺作品的创作应遵循不同的规律。高士其科普创作思想对当前的科普创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树民以考证为基础,对清代学术史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编校整理了一些清代学者的文集,撰写了多篇有关清代学者学术思想研究的论文。此外,王树民纵论清代学术发展之大势,他认为清代学术是以经学为主而以史学为从的经史之学,肯定了乾嘉学者的研究方法。王树民还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晚清今文学派在政治、学术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选学研究是钱锺书先生终其一生的事业之一。他对文选学的研究全面、深入,多有创新,把文选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弗兰西斯·培根作为实验科学的始祖,一生官运亨通,但其志在为自然科学发展清除障碍,开通道路。他批判经院哲学,建立其唯物主义理论大厦;倡导辩证法及归纳法,构建人们的思想模式;独创全新的实验法,为科学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方法论体系;大力推崇科学,高喊“知识就是力量”。但他终究是资产阶级新贵族的代言人,其思想言行受其阶级性、时代性的限制,不可能不带有局限性,如好侵略、轻视劳动人民和体力劳动、机械论、思想的中庸性等,不可能不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9.
鐜嬫爲姘戜互鑰冭瘉涓哄熀纭€,瀵规竻浠e鏈彶鐨勮澶氶棶棰樻彁鍑轰簡鐙埌鐨勮瑙?浠栫紪鏍℃暣鐞嗕簡涓€浜涙竻浠e鑰呯殑鏂囬泦,鎾板啓浜嗗绡囨湁鍏虫竻浠e鑰呭鏈€濇兂鐮旂┒鐨勮鏂?姝ゅ,鐜嬫爲姘戠旱璁烘竻浠e鏈彂灞曚箣澶у娍,浠栬涓烘竻浠e鏈槸浠ョ粡瀛︿负涓昏€屼互鍙插涓轰粠鐨勭粡鍙蹭箣瀛?鑲畾浜嗕咕鍢夊鑰呯殑鐮旂┒鏂规硶.鐜嬫爲姘戣繕瀹炰簨姹傛槸鍦拌瘎浠蜂簡鏅氭竻浠婃枃瀛︽淳鍦ㄦ斂娌汇€佸鏈柟闈㈢殑褰卞搷.  相似文献   

20.
陈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教育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主张学校教育,推广农学、普及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重视商业教育、以求富强,提倡女子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