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山黧豆中含β-N-草酰-a,β-二氨基丙酸(β-N-oxalyl-a,β-diaminopx-opionic,ODAP),ODAP是引起山黧豆中毒的主要成分.在山黧豆不同发育期,用草酸合成抑制剂、外源草酸和水分胁迫等处理后分析各器官中ODAP积累消长动态与山黧豆抗逆性及其产量因子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BHB不仅降低了各器官中草酸的质量浓度,而且明显抑制了ODAP积累;外源草酸或水分胁迫处理后,促进了内源草酸和0DAP的积累;BHB在降低了成熟种子中ODAP质量分数的同时,也降低了山黧豆的抗逆性,但在生长后期处理既可抑制种子中ODAP积累,又不致严重影响山黧豆的产量和抗逆性.这表明,草酸是ODAP生物合成的前体物之一,为获得低毒山黧豆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干旱条件下永寿山黧豆(YS)和定西山黧豆(DX)的气孔特性、光合特性和种子物质的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旱使两种山黧豆气孔密度(SD)显著升高,同时显著减小气孔开度(SA),SA在30%以上的气孔所占的比例显著减小,而气孔阻力(r)却显著增加;干旱条件下,两种山黧豆的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均较正常水分条件下的小,而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WUE)却显著上升;干旱使两种山黧豆种子千粒重降低,而种子ODAP,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均有一定程度增加,相比之下,干旱更严重地影响了YS的SD,SA,r,Pn,E以及种子ODAP含量,而更显著地提高DX的WUE和种子粗蛋白、淀粉含量。分析认为,干旱通过影响气孔密度和开度而影响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干旱也增加了气孔阻力,而气孔阻力的增加大幅度地减小了蒸腾速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最终影响种子千粒重以及种子ODAP,粗蛋白和淀粉等物质的积累;DX可能较耐旱,水分亏缺对YS的影响较DX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富集、纯化从西藏纳木错的牦牛粪便中筛选得到2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采用滤纸条崩解试验测定不同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初始pH值条件下纤维素降解菌株的产酶特征,并初步分析了目标菌株的遗传地位.结果表明,菌株X1和X2具有显著降解纤维素优势,两菌株在培养温度9℃、培养时间6 d、初始pH值4的条件下,产出的纤维素降解酶具有较强的相对酶活性.系统发育分析显示,X1和X2可能为Cronobacter属菌株.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发工业用酶,在前期菌株筛选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通过Plackett-Bru-man设计与响应面法(RSM)相结合的实验统计方法实现对Serratia proteamaculans sp.L 3菌株产冷β-半乳糖苷酶培养基成分的优化.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3个显著影响因子:K2HPO4,MgSO4和NaCl,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产酶的最优组合为:K2HPO40.15 g·L-1,MgSO40.50 g·L-1,NaCl 0.76 g·L-1,此时预测的最高A420为0.370 4.经过验证实验,结果表示最佳产酶培养基成分条件下,优化后降解ONPG的能力提高了1.1倍.本研究为微生物β-半乳糖苷酶的后续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侧耳菌产生木质纤维素酶及其降解植物生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在液体培养基中产生木质纤维素降解酶能力强且产酶速度较快的侧耳 sp 2 (Pleurotussp 2 )进行了最佳产酶液体培养基组分的研究 ,并对其在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中产生木质纤维素降解酶能力和行为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该菌株在低氮高碳高无机盐培养基中的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和半纤维素酶等 4种酶的活性最高 .其中 ,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峰值出现时间仅为 6 d,比其他 3种酶活性峰值期早 6 d. Pleurotus sp 2是目前已知的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锰过氧化物酶较高的菌株之一 .当该菌株培养在含有低氮无碳高无机盐液体培养基的麦草粉中时 ,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的活性峰值均出现在第 10天 ,而半纤维素酶的活性在 4 0 d时达到峰值 .此外 ,该菌株使麦草生物质失重可达 17.6 % ,可望能成为生物制浆中原料预处理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6.
吡啶降解菌的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中有机氮主要以吡啶、吡咯结构形式存在。为了探索微生物对煤中有机氮的脱除效果,采用平板固体筛选和液体筛选相结合的方法,以模型化合物吡啶作为氮源对降解菌进行筛选,得到吡啶降解能力较高的JH-2菌株。通过分析影响菌种降解能力的因素,如培养基种类、接种量、pH值及温度等,获得JH-2菌株降解吡啶的最佳实验条件:以葡萄糖为碳源,温度35~40℃,pH值为7。在此条件下,吡啶降解率可达到40.9%。对JH-2菌株降解吡啶机理的初步研究表明,吡啶中的氮在降解酶的作用下转化为NH4^+离子,并作为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中的氮源被消耗利用。  相似文献   

7.
降解纤维素的真菌分离、筛选及其酶活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自然界环境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出4种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真菌,并将这4种菌株单独或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惟一碳源的产酶培养基中进行产酶特性的研究.混合菌种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144h后达到产酶高峰,酶活力最高可达到33μmol/mL,超过菌种的单独培养.这4种菌均对李坑污水有一定的降解能力,若能继续进行研究,对实际应用有一定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焦化废水处理站附近的泥土中,驯化和筛选出适应高浓度焦化废水的优势降解菌.通过比较菌株在含不同体积浓度焦化废水的培养基中生长情况,筛选出耐受焦化废水毒性的优势菌株,并进一步驯化.对驯化出的菌株以焦化废水C()D降解率进行筛选,并分离纯化,考察培养条件对其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泥土中筛选出的优势菌株在35℃,pH为9,接种量在1:50的情况下生长最佳;其对焦化废水COD降解率比活性污泥筛选出的菌株提高了25%以上.  相似文献   

9.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壤筛选和诱变,获得了一株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具有降解作用的真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 DS0503-a,探讨了该菌株及其产生的PBS降解酶的作用机制,同时进行了菌株混合培养降解PBS的实验,从菌株互生和酶协同作用的角度探索了混菌降解PBS的特性和规律.结果表明:该菌株对PBS粉末和薄...  相似文献   

10.
产漆酶真菌的筛选、培养及对苯酚的降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新的从土壤中筛选产漆酶真菌的方法.将51个土壤样品分别分散于无菌水中,接种至含有底物A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3d后,当菌落周围的培养基变成褐色时表明该菌株可能产生漆酶.将筛选出的若干菌株与市购的几种真菌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d后,测定培养液中漆酶的活性,表明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得到的真菌L1产酶活性最高.研究了各种培养条件对真菌L1产漆酶能力的影响,并且对该漆酶的性质及其对苯酚的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产漆酶真菌中筛选出的自选菌(L1),在苯酚作为诱导剂、30℃下PYGM培养基中培养7d,产酶活性最高.该漆酶的最适pH为8.0,最适温度为33℃,Cl^-对其活性抑制较大.该漆酶对浓度为(50-250mg/L)的苯酚有较好的催化降解效果,在24h内最大降解率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利用黑曲霉降解秸秆的效果,黑曲霉和酵母共发酵条件的优化以及在最优条件下产乙醇的效果.从秸秆腐殖质土中筛选出9株黑曲霉,并用刚果红鉴别培养基筛选出水解圈比较大的两株菌,从pH、温度、发酵时间对两株菌进行产纤维素酶的优化,并将黑曲霉和酵母在最适条件下共发酵生产乙醇.最后得出pH=5,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72h时酶活最高,液体发酵在上述适宜条件下降解秸秆72h后接种酵母进行共发酵24h,生产出乙醇,质量比是3%.  相似文献   

12.
咖啡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类、数量的变化及它们的代谢产物如酸等引起的发酵体系变化将直接影响着咖啡的最终品质。本文首次对云南小粒咖啡湿法发酵体系中的pH值和8种有机酸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并分离和鉴定了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种类。结果发现在整个发酵过程中,pH值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本文所测pH值变化与利用HPLC法检测的有机酸草酸、乙酸、乳酸含量变化规律相吻合,而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和丙酸基本上保持不变,其中丙酸含量最低。在20℃下,结合发酵过程中的pH值,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对整个发酵过程的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发现存在大量的产果胶酶的细菌,包括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冰核活性细菌Erwinia herbicola、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等,并对分离、鉴定出来的细菌在发酵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3.
3株细菌降解木质素的条件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苯胺蓝和RB亮蓝平板对从三国吴简腐蚀斑中分离得到的3株细菌Acinetobacter sp.B-2,Pandoraea sp.B-6和Novosphingobium sp.B-7进行脱色试验,考察这3株细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的木质素降解性能,并对其木质素降解条件的调控进行研究,初步确定这3株菌适宜的降解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这3株细菌具有使苯胺蓝和RB亮蓝染料脱色的能力,能够产木质素降解酶;这3株细菌的木质素降解速率较快,第5天木质素的降解基本趋于稳定;菌株适宜的降解条件如下:对Acinetobacter sp.B-2,氮源为硝酸铵,氮源浓度为0.01 mol/L,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7.0,摇床转速为120 r/min;对Pandoraea sp.B-6,氮源为磷酸氢二铵,氮源浓度为0.03 mol/L,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7.0,摇床转速为120 r/min;对Novosphingobium sp.B-7,氮源为硝酸铵,氮源浓度为0.01 mol/L,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为5.0,摇床转速为120 r/min。在适宜的降解条件下,这3株细菌第3天的木质素降解率均可达到30%~35%。  相似文献   

14.
通过驯化得来一组酶活较高较稳定的纤维素分解复合菌,使用该组复合菌和高效黄绿木霉分别预处理秸秆后再进行两相厌氧发酵。其中复合菌处理的实验组产气量比未处理组高33.3%,比木霉处理组高41.9%,甲烷转化率可达47.6%。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菌实际生产中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将已得到的烷烃高效降解菌C-14-1,C-14-2和丁二腈高效降解菌J-13-1混合,对其在多元基质混合体系中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14-1,C-14-2和J-13-1菌株之间无拮抗性,可以混合应用;在培养基混合体系中,由于分解阻遏效应和降解产物的协同效应,有利于丁二腈的降解而对烷烃降解不利;在腈纶废水中,由于存在一些抑制因素,使混合菌的降解能力有所下降.废水中烷烃质量浓度低,烷烃降解菌不能发挥其高效的降解作用,丁二腈质量浓度较大,降解效果明显,9 h降解率可达到100%;腈纶废水经混合菌9 h处理后,CODCr去除率仅为29%,说明实际废水是个很复杂的体系,仅依靠个别高效菌株难以达到理想的整体处理效果,必须构建更多种类的具有协同作用的高效菌群,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酯化酶细菌的代谢产物特征。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一株产酯化酶细菌,用B 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改变发酵时间、发酵初始pH值和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用乙醇对发酵液进行萃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嗜热葡糖苷酶芽孢杆菌(Geobacillus thermoglucosidasius)。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甲醇及各种高级醇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酯类物质则逐渐增加;随发酵初始pH值的增加,酸类物质有所减少,在pH为7.5时,产生了较多的酯类物质,但乙酸、3-羟基-2-丁酮、乙醛和3-甲基-丁醇等代谢产物不会随发酵初始pH值变化而变化;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酸类物质和醇类物质的种类有所增加,当培养温度为35℃时,产生更多的酯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果胶酶是一类能够分解果胶物质的复合酶.根据作用机理将其分为四大类:果胶酯酶、果胶水解酶、果胶裂解酶和原果胶酶.果胶酶最主要来源是通过大规模微生物发酵生产,本文综述了微生物果胶酶的分类、生产菌、分子生物学研究、分离纯化、发酵生产方式及微生物果胶酶在食品加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YH-18是优良的抗病促生微生物,其制成的微生物菌剂具有无害、高效、环保等特点。通过优化菌株YH-18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提高发酵液中的有效活菌数,以期增加发酵液中的芽孢数,延长储存时间,降低发酵成本,提高其在工业化生产发酵中的质量效益。【方法】以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菌株YH-18发酵液芽孢数为质量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发酵液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其浓度)和培养条件(温度、转速、初始pH、装液量、接菌量)进行初步筛选。将初筛结果结合响应面试验设计[plackett-burman(PB)、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 design(BBD)],筛选出对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YH-18产芽孢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进一步验证,建立各显著性因素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完成对菌株YH-18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的系统优化。对比优化前后发酵液产品的去菌体滤液对根癌农杆病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C58生长的抑制效果。每隔4个月测定优化后发酵液中的活菌数和芽孢数,考察优化...  相似文献   

19.
以E.coli AB90054基因组中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glyA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后筛选阳性重组子,并对筛选所得高表达基因工程菌G16进行培养条件和表达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条件为38℃、pH为7.0、转速为150r/min时,基因工程菌的生长速度和菌液浓度最佳;当表达条件的诱导温度为30℃、诱导剂浓度为0.5mmol/L、诱导时间为5h时,基因工程菌诱导目的蛋白表达效果最好。通过SDS-PAGE分析和酶活测定后发现,在优化条件下基因工程菌G16发酵产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能力占菌体总蛋白的60%左右,且蛋白活性正常。  相似文献   

20.
对一把伞南星内生细菌YBS106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其最佳发酵液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条件。通过杯碟法测定YBS106发酵液对棉花枯萎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研究了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不同生长条件下的代谢产物活性。菌株YBS106的最佳生长条件为:pH7.0,28℃,发酵72 h,接种量4%,揺床转速为200 r/min。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该菌株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可达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