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基于异步动态系统的网络控制系统建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同时存在数据传输延时与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问题.系统中传感器采用时间驱动,执行器与控制器采用事件驱动,传感器的数据采用单包传输.假设传输延时小于采样周期,且数据包传输的成功率一定,则整个网络控制系统可以描述为一个具有2个事件的异步动态系统.针对对象状态均可测,控制律采用状态反馈的情况,利用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讨论了网络控制系统指数稳定的问题,给出了稳定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图像监控系统中,图像的传输是一个关键问题.图像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延时、抖动、失真等现象.在较全面地分析图像传输中的压缩标准、传输协议、传输方式,以及传输软件设计等一些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图像传输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网络控制系统中由于网络的介入,使得状态信息和参考信息的传输延时具有随机性.本研究网络控制系统中信息流的延时和丢包特性,从网络中信息流的本质属性——自相似性出发,给出了产生自相似信息流的方法,借助于通用系统仿真语言GPSS研究了一类网络控制系统的延时特性,指出网络中信息流的延时和自相似程度以及采样速率之间的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将适用于自治系统的自适应延时反馈混沌控制方法[9]推广到非自治系统中,研究了Bonhoeffer—van der Pol振子的混沌控制.结果表明,与原始延时反馈的Pyragas方法相比,不仅在选择延时反馈时间和反馈增益系数上很方便,而且也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脉冲激光引信系统在降雨等复杂环境下定距性能下降的问题,根据激光在离散随机介质中的传输和散射理论,计算了降雨中的散射和衰减系数.建立激光脉冲在降雨中的蒙特卡罗法传输模型,并模拟降雨衰减对激光引信精确定距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雨滴的散射和衰减作用,会使激光脉冲在传输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衰减和延时.传输距离为500m时能量已衰减44%.降雨衰减系数越大,激光信号衰减及波形畸变越严重.脉冲宽度窄的发射信号,传输延时小,但能量衰减比较大.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传输延时增大,但能量衰减相对减小.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线性延时系统状态观测器的设计问题,给出了用Luenberger观测器观测线性延时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渐近观测器的稳定判据,应用对偶原理讨论了线性延时系统状态控制的设计问题,应用分离原理讨论了线性延时系统带状态观测器的状态控制器的设计问题.给出了证明实例.  相似文献   

7.
针对广义网络控制系统的延时和数据包丢失问题,在诱导延时时间小于和大于采样周期T、单包传输和多包传输数据包丢失情况下,建立广义网络控制系统的模型并进行相关控制器设计.最后探讨了使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所允许的最大延时界限,为实际控制工程中广义网络控制对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传感器信号传输的衰减、延时以及易受干扰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建立了信号传输系统的简化模型,并按照阻抗匹配原则确定了主要器件参数,防止信号长线缆传输时出现衰减畸变;分析了悬浮系统动态响应允许的传感器信号最大延时,设计并实施了基于振动台的对比测试;针对信号传输电磁环境特点,设计了滤波电路以及屏蔽和接地方案,通过了射频辐射感应抗扰度和脉冲群抗扰度测试。结果表明,悬浮系统动态特性不受信号串行通信延时的影响,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能实现准确、及时、可靠的信号传输。  相似文献   

9.
通过网络形成闭环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网络控制系统,针对存在多步随机传输时延的网络化控制系统模型,研究了其随机稳定性及H2/H∞混合控制问题.将网络传输时延可以建模为一个马尔可夫随机过程,通过建立随机跳变Lyapunov函数,构建了满足系统随机稳定的H2/H∞混合控制状态反馈控制器,通过例子验证了所给出的H2/H∞混合控制器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疲劳累积损伤和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能表征铆接钢桥疲劳破坏行为的确定性评估方法.进而基于铆接钢桥的疲劳随机损伤演化机理,针对铆接结构多破坏模式和铆接多成分、多构件的疲劳失效特点,建立了能反映铆接钢桥脆断和韧断疲劳破坏机制的构件概率疲劳模型和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基于Monte-Carlo算法,进行铆接钢桥构件和结构系统疲劳断裂失效概率的计算,并编制了用于铆接钢桥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的大型程序系统.  相似文献   

11.
水火联合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大系统分解协调法用于大型水火电力系统的短期经济调度。算法采用实用的系统数学模型,考虑了水电厂上、下游水位的变化,梯级水电厂间的水流时间延迟和电网的输电损失等。并用对偶分解法得到多级的计算结构。文中讨论了各级采用的计算方法,介绍了枯水期水电厂多次停机时问题的解法。用本法编制了一个肩梯级水电厂的大型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程序,目前已被国内一大型电力系统所采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机制,提出了一种预防病毒的新思路,即利用中断INT08H对仙存中断向量表进行监测;利用中继INT13H控制对软和肋或硬盘的读写操作,以防病对磁盘上某一物理地址进行瞬间读写。  相似文献   

13.
廖卫中  郝莹  李庚 《实验室科学》2014,(1):35-37,41
Smith预估控制是一种对被控对象的纯滞后补偿,在工业过程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在传统Smith预估算法的理论基础上,采用Smith预估器与PID控制器相结合的方法,推导出相应的控制算法,利用实验室现有的硬件设备,确定控制方案,搭建计算机控制系统。被控对象为电加热管,其对象特性可以通过阶跃响应曲线测得。通过NI公司的LabVIEW软件平台,实现控制算法的软件编制以及相应的控制界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一些分析技巧和重合度理论,得到一类具有脉冲和时滞Lotka-Volterra食物链系统存在正周期解的新结果.所得的结论表明:脉冲是对该食物链系统正周期解存在性是有影响的.特别地,在每个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出生率a1和死亡率a2,a3)、种群间相互作用率(捕食率b1,2,b2,3和消化率b2,1,b3,2),以及非线性种内干扰反应系数αi,j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控制每个种群的(投放率或收回率)hi,k,使每个种群达到平衡(即存在正周期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与一种以单调函数处理时滞的技巧,讨论几类典型的无穷时滞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若干简洁的充分性判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和一些分析技巧,研究了一类多时滞的双层联想记忆神经网络模型,提供了该网络的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关于滞量的一个上界,这样的一个上界关于全局稳定网络的设计在理论与应用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获结果推广了已有文献中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最近几十年里,复杂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它贯穿了科学和工程的大多数领域.另外,人们在讨论复杂网络时都是假设网络是固定不变的,但是事实上现实世界中很多网络都是增长的,同时还带有时滞,且大多数时滞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因此该文研究了耦合和节点都带有时变时滞,以及耦合函数为非线性的动态网络模型的同步问题.首先给出该模型,针对这个新模型,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论文得到了一些网络同步的充分条件.最后,数值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一种新的泛函得到了一类具有无穷时滞泛函数微分方程概周期解存在唯一性及稳定性.推广了该微分方程概周期解存在性的有关结果.参5.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在人口稠密,新、旧、危房多和深水下而无专用设备等复杂环境下的爆破施工技术。介绍了用地质钻在具有一定流速的深水环境下的钻眼爆破方法和采用预裂爆破、多种防护、多段微差控制单响药量、设置气泡帷幕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而确保爆破安全的成功经验。图6,参4。  相似文献   

20.
A control scheme that integrates control technology with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delay problem is introduced for a class of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Networked Half-Link Systems (NHLS). Concretely, we use the master-slave clock synchronization technology to evaluate the delays online, and then the LQ optimal control based on delays is adopted to stabilize the controlled plant. During the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cess, the error of evaluated delays is inevitably induced from the clock synchronization error, which will deteriorate the system performances, and even make system unstable in certain cases. Hence, the discussions about the clock error, and the related control analysis and design are also developed. Specifically, we present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controller parameters that guarantee the system stability, and a controller design method based on the error of delays is addressed thereafter. The experiments based on a CANbus platform are fulfilled,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previous analytic results fin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