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目的:测定黄金茶中砷、汞、镉、铅的含量。方法: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金茶中重金属含量。结果:砷、汞、镉、铅含量分别为0.2782、0.0033、0.0176、2.0042mg/kg,精密度及重复性均良好,砷在0~0.1mg/L,汞在0~0.024mg/L,镉在0~0.005mg/L,铅在0~0.4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3、0.999 9、0.999 4、0.999 4。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93%、99.85%、99.97%、99.91%,RSD≤0.72%(n=6)。结论:茶叶中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相厌氧工艺处理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实验结果表明:产酸相进水COD多在14000~20000mg/L之间(平均为17883mg/L),容积负荷在30~42kgCOD/m3·d之间,pH值为4.8~5.2,COD去除率为32%~52%,挥发酸含量从4.12%提高到22.54%,为产甲烷相的进一步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产酸相后,UASB进水COD浓度在10000mg/L左右,COD平均去除率为86.7%,出水COD浓度为1240~1550mg/L,平均容积负荷为4.5kgCOD/(m3·d),产甲烷相出水pH值在6.5~7.0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铅铬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对小麦叶绿素的影响,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铅铬溶液处理小麦苗,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铅铬处理后1、3、5、7 d小麦苗叶绿素含量在小麦苗中的变化.结果表明,铅铬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均能降低小麦苗叶绿素在小麦苗中的含量.处理后1 d,除200 mg/L Pb+100 mg/L Cr处理组外,其余各处理组小麦苗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处理后3 d,除100 mg/L Pb+50 mg/L Cr处理组小麦苗叶绿素含量较对照降低53.1%外,其余各处理组小麦苗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随着处理后时间的继续延长,小麦苗叶绿素含量又恢复至不受影响的正常状态.本研究为铅铬污染胁迫的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周鑫鑫 《科技资讯》2012,(31):56-56
本文通过纳氏试剂法对油化工企业生产中的净化水中氨态氮的含量进行检测,实验测得的结果显示氨态氮含量为0.56 mg/L。中国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中水质非常规指标极限值要求:氨氮(以N计,mg/L)≤0.5 mg/L。由此可知,所测水样水质指标超过Ⅱ级标准限值,所以未达标,不可排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测定压力容器用钢板中锰含量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并用该方法测定5批不同规格的钢板。方法:检测波长279.5nm,狭缝宽度0.2nm,灯电流20mA,空气流量17.0L·min^-1,乙炔气流量2.0L·min^-1。结果:锰浓度在2.0-30.0μg·mL^-1(r=0.999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8.4%(RSD=2.3%)。结论:该法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为压力容器用钢板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的铁、锰、铜、铅、锌、铬、镉、银微量元素,被测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 1mg/L—0.006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96%—4.80%,回收率为96.3%—103.7%。  相似文献   

7.
SBR工艺用于生活污水除磷脱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BR工艺处理有机物含量低、氨氮含量高的城市污水,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发现,该工艺对生活污水中氮、磷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试验水样平均进水水质为CODCr=197mg/L;BOD5=95mg/L;SS=203mg/L;NH4^ -N=63mg/L;PO4^-3=1.3mg/L,各项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为:CODCr80%,BOD583%,NH4^ -N75%,TP61%,处理后出水水质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GB8978-1996),并提出了该工艺处理低碳高氮城市污水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1993/1994年的南极夏季,在中国南极长城站利用可控生态系统对石油烃在南极海域的自然降解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研究地区少量的石油污染进行了同步监测。当实验水体加入10mg/L[柴油(-30号):机油(美孚标准机油)1:1(重量比)混合物]的低污染量时,水体溶解2.776mg/L,第二天达到6.816mg/L的最高值,以后降解缓慢,第21天与环境背景值接近;加入100mg/L的高污染量石油烃时,水体溶解11.881mg/L,第三天达到23.885mg/L的最高值,第58天时接近环境背景,在研究海域,溶解污染石油烃含量为2.477mg/L可以迅速消除,第8天为0.204mg/L,接近调查的本底值(0.292mg/L,同期长城湾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金丝小枣叶片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浓度(0、10、20、40、100、200、400、800 mg/L)赤霉素对金丝小枣叶片进行处理,研究其对叶片生长(叶面积、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和枣果品质(枣果大小、落果数、可溶性糖、Vc、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 mg/L的赤霉素能显著增加叶面积,对叶片生长有利;用100 mg/L和200 mg/L的赤霉素处理,能显著增加枣果大小,降低落果数,同时,还能增加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降低.表明用100 mg/L和200 mg/L的赤霉素处理金丝小枣,能有效提高金丝小枣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儿童血铅及微量元素锌、钙、铁的含量。方法采用横断调查设计,运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某县6个乡镇0~7岁儿童611名,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儿童末梢血中铅、锌、钙、铁的含量。结果检测0~7岁儿童末梢血中铅、锌、钙、铁的含量分别为(34.31±15.68)mg/L、(70.53±14.21)μmol/L、(1.70±0.13)mmol/L、(8.14±0.59)mmol/L。血铅≥100mg/L的检出率为3.9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铅、锌、铁含量平均值升高,钙含量平均值降低(均P〈0.05)。结论该县农村儿童血铅中毒相对国内参考人群低,在不同年龄段注意不同营养素的添加,有助于防止铅含量的蓄积。  相似文献   

11.
红枫湖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红枫湖周边工业排污口及红枫湖湖内重金属的测定和分析,红枫湖主要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u>Hg>Cd>Cr>Pb>As;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等级在未污染之间,污染项目均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值以下(GB3838-2002),但红枫湖周边工业废水排水口铜、镉含量约有偏高,严重影响附近的农作物及人的身心健康,红枫湖水中重金属的含量较低,水质相对较好;各采集点之间重金属含量无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洱海夏秋季蓝藻种群动态变化及水华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洱海蓝藻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06年洱海蓝藻种群动态变化的跟踪调查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洱海夏秋季蓝藻种群动态变化及藻源污染成因。结果:洱海蓝藻种群增殖及水华发生不仅与营养盐积累、环境、气象因子有关,而且与生态系统脆弱、流域面源污染加重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几者共同作用,导致了洱海蓝藻水华的发生。结论:必须加强洱海蓝藻污染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洱海下游水体中的肠道致病菌噬菌体,了解肠道致病菌污染情况。方法:通过噬菌斑法从洱海下游水体中分离和鉴定各种肠道致病菌噬菌体。结果:成功分离出了痢疾杆菌噬菌体、伤寒杆菌噬菌体、乙型副伤寒杆菌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4种肠道致病菌噬菌体。结论:洱海下游水体存在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污染,提示需进一步加强大理周边生活污水排放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水环境数据,以水污染排放总量、排放结构、排放时空变化表征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综合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探究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部门、污染地区与水环境变化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1)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污染等标排放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TN是洱海流域主要污染物.2)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主要来自面源污染,其中畜禽养殖污染排放量平均占比达53.17%,是流域主要污染部门.3)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等标污染排放量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差异缩小,高排污区集中分布在海北地区,与2007年相比,2017年高、低排污乡镇均有所减少.4)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各污染部门与洱海水质变化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关联度总体呈“阶段性波动”特征.5)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各乡镇污染排放与洱海水质变化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关联度最强的三个乡镇为:上关镇、湾桥镇、海东镇.据此,提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水污染“结构减排”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西主要类型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西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也是受重金属污染面积较广的省份之一。各类矿山开采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重金属污染与防治、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结合近年来在污染修复方面的工作经验,阐述了江西省铜矿、钨矿和稀土矿开采导致的矿区及周边地区土壤、水体及植物重金属污染现状,以及矿山开采引起的鄱阳湖流域重金属污染现状,同时对江西省内典型铜矿和稀土矿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实践进行了介绍,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拟分析评价广西涠洲岛海域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铜、铅、锌、镉、铬、汞)污染情况,为该海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实验于2018年12月和2019年6月采集涠洲岛海域8个站位水质和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和DMA-80型直接测汞仪测定重金属含量,分析评价水质和表层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海水重金属平均含量均未超过海水水质一类标准限值,夏季部分站位Pb和Zn含量超标,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PbZnHgCuCdCr;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均较低,重金属污染指数大小为CdCrZnCuPb=Hg,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潜在危害的影响程度为CdHgCrPbCuZn,该海域沉积物中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为Cd和Hg。总体来说,涠洲岛海域重金属污染属于低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最小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鄱阳湖水文特征,建立鄱阳湖最小生态需水计算模型。研究将频率95%对应的水位为湖泊最低生态水位,根据鄱阳湖水位-面积关系曲线,得到对应的鄱阳湖湖区面积为1 503.9 km~2。通过折算将水面蒸发转换成湖面蒸发,得到湖面净蒸发量为483.09 mm,湖区年最小生态耗水为7.3亿m~3。采用计算河道内生态需水的方法计算出湖生态需水,运用最小月平均流量法、逐月最小流量法、Tennant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90%保证率逐月流量法等,对出湖河道生态需水进行计算,并用Tennant法对结果进行评价,通过分析比较得出90%保证率逐月流量法更适合确定鄱阳湖出湖最小生态流量,得到出湖最小生态需水为777.1亿m~3,最终得到鄱阳湖最小生态需水为784.4亿m~3。研究结果对鄱阳湖流域生态保育、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及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涂淑玲  汪先明 《江西科学》2005,23(6):796-798
为研究鄱阳湖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分别在平水期和枯水期选取鄱阳湖7个采样点进行了水体的采样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重金属在水体中的浓度,一般是枯水期大于平水期。各采样点水体中Cu的含量,除饶河口和白沙洲外,均能满足Ⅰ类水质标准;水体中Zn的含量,除饶河口外,均能满足Ⅰ类水质标准;水体中Cd的含量满足Ⅰ类水质标准;水体中Pb的含量满足Ⅱ类水质标准。总的来说,鄱阳湖水质满足Ⅱ类地表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9.
基于输出系数模型的云南洱海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洱海流域北部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3个子流域作为实验区,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对子流域内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进行估算,结合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输出系数进行率定和验证,得到一组适用于洱海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估算的输出系数.利用该组输出系数,对洱海流域范围内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研究表明:氮、磷污染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乡镇污染输出于地域分布中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趋势.不同非点源氮污染贡献率依次为大牲畜养殖>农村生活排放>种植业>生猪养殖,不同非点源磷污染贡献率依次为种植业>农村生活排放>生猪养殖>大牲畜养殖.  相似文献   

20.
从人类学和民俗体认系统的角度对电视系列片《洱海》中的环保意象表达得失进行讨论,提出洱海的重新书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人文地理与历史问题。提出对当下洱海的书写与表达,应当从“自然的洱海”与“文化的洱海”两个层面上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