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表明:中华补血草不同器官以及同一器官不同部位Na~+、K~+离子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中华补血草根Na~+、K~+含量高于地上部分,肉质根具有贮盐作用,幼龄叶的Na~+的含量低于中龄叶和老龄叶,而K~+的含量则相反。在根——茎部位中皮层部分的Na~+、K~+含量高于中柱部分。本文认为中华补血草不同器官的抗盐性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种体外评价体系研究了补血草不同部位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的检测体系中,补血草根、根茎、叶和花的多酚提取物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能力水平.还原力从大至小依次为根>根茎>叶>花;FRAP值和TEAC值大小顺序依次分别为根>根茎≈叶>花,根≈根茎≈叶>花;而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漂白的抑制作用大小为花>叶>根>根茎.光谱分析显示,根、根茎和叶提取物及花提取物的主要组分分别为原花色素类和黄酮类.在不同评价体系中,补血草不同部位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与原花色素含量(R2=0.5450~0.9201),与黄酮含量(R2=0.7764~0.9993)均呈显著正相关.可见,补血草多酚提取物具有很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且活性强弱与其原花色素和黄酮含量的高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4.
在对黄花补血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的同时注重生物碱成分的提取,从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2个生物碱和1个香豆素.通过核磁共振1HNMR,13CNMR(DEPT)和质谱鉴定为硫酸胆碱、胆碱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同时分离得到2个黄酮和2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柚皮素,β–胡萝卜苷和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5.
采用MTT法研究了中华补血草根多酚提取物对HL-60细胞的抑增殖效果;AO/EB染色、DNA片段化检测和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了多酚提取物对HL-60细胞诱导凋亡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HL-60细胞株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中华补血草多酚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具有质量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药物处理的细胞内Bax蛋白显著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上调Bax蛋白表达量相关.  相似文献   

6.
二色补血草全草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硝酸铝比色法测定二色补血草全草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二色补血草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花45.8553g/mg、根26.6462 g/mg、茎29.0274 g/mg、叶37.2616 g/mg。二色补血草全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1次提取率大于77%,提取两次提取率大于92%,因此提取级数为2。经过7次的重复性实验,它们的RSD为0.1016-0.1410%、变异系数0.3692—0.5991%、稳定性R%>97.5%、平均回收率96.19—99.19%。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的方法(还原能力、DPPH法、TEAC法和脂质体过氧化)评价了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测定了其总酚、黄酮和原花青素的质量分数.结果显示: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中总酚、黄酮和原花青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5.55%、24.60%、23.86%.同时发现,根提取物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能力,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20 mg/mL时,其在700 nm处的吸光值为1.472,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93.23%,TEAC值为0.69;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对大豆卵磷脂脂质体体系中所产生的共轭二烯氢过氧化物(CD-POV)的抑制率为79.03%(96 h),比槲皮素(84.67%)略低,而对丙二醛(MDA)的抑制率则为93.36%(96 h),同样略低于槲皮素(96.54%).可见,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具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9.
外源GSH对NaCl胁迫下二色补血草盐害缓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外源GSH处理不同盐浓度下生长的泌盐植物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 Bge,Kuntz),比较处理前后活性氧清除系统中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外源GSH可以明显提高补血草活性氧清除系统中SOD、CAT、APX、GR的活性以及AsA和GSH的含量,降低MDA和O2^-的含量,从而降低了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缓解盐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表明二色补血草的抗盐性与活性氧清除能力的提高具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二色补血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沙培法,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泌盐盐生植物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 Bge.Kuntz),两周后测定叶片光合速率、荧光参数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00mmol/L NaCl处理下,各指标与对照差异不大.但在200、400mmol/L NaCl处理下,与对照相比,Pn、Gs、Ci、CE、Fv/Fm、ΦPSⅡ下降,而Ls上升.这些数据表明,在较高浓度(200、400mmol/L NaCl)处理下,光合速率的降低是由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以黄花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激素配比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获得不定芽,以建立两种补血草无性系,为植株快繁和细胞悬浮培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补血草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可实现补血草快速繁殖,黄花补血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较大叶补血草的容易.黄花补血草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6-BA(0.3~0.5 mg/L) NAA(1.0~2.0 mg/L),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 6-BA(0.3~1.0 mg/L) NAA(0.5~1.0mg/L);大叶补血草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6-BA(0.3~0.5 mg/L) NAA 2.0 mg/L,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5 mg/L.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耳叶补血草进行了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的研究.研究表明:耳叶补血草的雌蕊由5心皮组成,柱头、花柱分离,子房合生,1室,基生胎座,胚珠1个,拳卷型,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内珠被形成,孢原细胞发生于珠心表皮下,经一次平周分裂,形成造孢细胞,由造孢细胞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呈直线排列,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属于典型的蓼型胚囊发育.  相似文献   

13.
以中华补血草叶片为材料,提取其总RNA并反转录cDNA,并以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包含该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的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249 bp,编码82个氨基酸;该蛋白含有14个半胱氨酸,主要分布在蛋白质的N端和C端,呈CC,CX,CXXC形式排列.预测该蛋白分子质量为8 133.1 D;等电...  相似文献   

14.
以盐生植物二色补血草为试验材料,在温室盆栽砂基培养条件下,在不同浓度(0%、1%、2%)的盐胁迫下加入不同浓度(0.5、5、15 mmol·L -1)的含氮营养液,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以下指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Evap)、净光合速率(Pn)、叶肉细胞间隙 CO2浓度(Ci)、PSII 潜在的光化学效率(Fv/Fm)、PSII 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到较低浓度的 NaCl 促进二色补血草的生长,随着 NaCl 浓度的提高,抑制其生长.添加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二色补血草的生长.在本试验条件下,在盐胁迫下施用氮,氮浓度并非越高越好.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添加量为5 mmol·L -1时二色补血草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ΦPSⅡ和蒸腾速率(Evap)等数值为最高或接近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中华补血草和中亚滨藜叶片中盐激蛋白和dehydrin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二相电泳方法,分析中华补血草Limoniumsinensius(Girard.)O.Kuthze.和中亚滨藜AtriplexcentralasiaticaIljin这二种典型泌盐植物叶片中的蛋白组成变化,发现盐胁迫时,二种植物叶片中均有少量的盐激蛋白出现,其中中亚滨藜叶片中的蛋白质组成变化大一些。运用Western-blot方法对这二种盐生植物叶片中的dehydrin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无  相似文献   

16.
二色补血草茎总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16(44)正交试验探讨从二色补血草茎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二色补血草茎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是以料液比为1g∶20mL,体积分数60%的乙醇为浸提剂,在温度为70℃,浸提时间6.0h.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华补血草水提物(LSE)对抗N-乙酰对氨基酚(N-acetyl-p-aminophenol,APAP)引起的肝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线粒体机制.通过分组实验,测定血清中谷丙、谷草转氨酶(sALT,sAST)的活性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同时制备和观察肝组织切片.其后进一步探讨线粒体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通过测定线粒体的肿胀、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以及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VDAC)在转录水平的变化等,探讨其相应的线粒体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00、200、400mg/kg的LSE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对抗APAP引起的肝细胞损伤,而这种护肝活性可能与LSE对肝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有关.同时还发现,线粒体的一个重要的外膜蛋白——VDAC的表达可能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黄花补血草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结果表明.以部分下胚轴连接两片子叶的幼苗为外植体,能诱导不定芽.繁殖系数最高的培养基为MS+6~BA0.4~0.6mg/L+NAA0.05mg/L+Sucrose 30g/L,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4mg/L+Sucrose 30g/L.  相似文献   

19.
用L16(44)正交试验探讨从二色补血草花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二色补血草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是以料液比为1g∶25mL,体积分数60%的乙醇为浸提剂,温度为50℃,浸提时间3.0h。  相似文献   

20.
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泌盐盐生植物二色补血草幼苗,10天后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MPQ)及其三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较高盐浓度(200、400mmol/L NaCl)处理下,气孔限制因素是光合速率降低的重要原因.随着盐浓度的增加,NPQ逐渐上升,400mmol/L NaCl处理与对照差异极显著.较高盐浓度抑制了qT代表的保护机制,而qT和qI代表的保护机制则在逐渐增强,说明在不同盐浓度下二色补血草对光抑制的保护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