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最小偏差法二维直线插补算法的精度不大于半个脉冲当量的基础上,首次采用解析法证明了最小偏差法三维直线插补精度,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为三维直线插补算法的广泛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数控系统最小偏差插补算法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NC系统中,插补算法的优劣影响着零件加工的质量和速度,而已有的算法大多无法满足插补精度高、轴连续运动的加工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在二维直线插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插补精度高的最小偏差法三维直线插补算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适应步长的直线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计算机图形学中画线算法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步长的直线生成算法和一种集成了对称性、最大公约数和自适应步长的集成算法。由于直线仅包含一种或两种与斜率有关的像素模式,算法利用这一特性,自适应地采用最佳步长,在单次判决中生成多个像素。通过综合使用直线像素的中点对称性、最大公约数性质以及像素模式的有限性等3种相互独立的特性,集成算法在单次判决中可生成更多像素。算法的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生成直线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4.
曾行高  李小勇 《科技信息》2009,(30):100-101
在数字设备上高质量地快速绘制任意方向的直线,要考虑到各种直线生成算法的差异,不同的物理设备上采用合适的直线的生成算法。本文通过对DDA直线生成算法和Bresenham算法直线生成算法的研究,用最小二乘法分原DDA直线生成算法和Bresenham算法直线生成算法的质量性能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空间优化的三维装箱布局混合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三维装箱问题使用了一种便于空间优化的二维链表结构表达三维矩形物体布局状态空间分解方法和利用混合遗传算法产生待装物体的顺序序列.二维链表结构可以表达空间相连结点之间的关系,易于空间结点的重组,达到更好的利用空间;也可减少产生好的待装物体顺序序列的搜索次数.结合混合遗传算法的搜索方法,能在合理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满意解.经过实验表明通过这两种方法的结合本算法能取得较好的较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Bresenham算法的四步画直线算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分析计算机图形学中的画直线的Bresenham算法,以及由此改进的“对称算法”、“二步法”,提出将“对称算法”和“二步法”结合形成“4—点画线算法”,与Bresenham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将画线效率提高近2倍。  相似文献   

7.
借鉴快速成形技术中的分层切片思想,针对立体光刻(STL)表面模型,提出一种高效、稳定的三维网格自动生成算法.首先,将STL模型沿Z向剖切成叠层的二维切片环;然后,采用水平扫描线算法离散各层二维环区域,生成均匀、连通的矩形网格;最后,将各层中所含的小矩形沿Z向拉伸至各自上一层高度,从而将表面模型重构为立方单元组成的三维网格.实际算例显示:基于该算法的三维网格自动生成程序可以在保证网格高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并降低空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8.
在一维布朗运动生成算法的基础上,构成一种二维生成算法,并在计算机上得到实现,在构造二维生成算法时,充分利用一维生成算法,将二维生成算法分解成多个一维生成算法,这样极大地减少了运算量和存储量,有利于计算机实现,因此该方法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型二维装箱问题及其禁忌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型二维装箱问题进行描述,提出求解该问题的禁忌算法.算法基于自然数编码,设计了货物的摆放规则和序列生成方式,采用二种邻域,根据邻域的不同,构造了两种禁忌表.算法采用惩罚函‘数处理空间利用率约束.介绍算法的原理,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算例试验结果并且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了提出的禁忌算法对优化大型二维装箱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直线扫描转换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的Bersenham画线算法,这种算法结合了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把斜率在0、1之间的直线Bersenham算法客易地推广到任意斜率的直线的扫描转换算法。  相似文献   

11.
电液伺服阀的控制是数控弯管机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通过利用增量式PID控制方法,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计数器/定时器及数模转换器,实现了对电液伺服阀的准确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弯管质量和重复精度高,完全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扩展Kohonen的自组织映射和Grossberg的竞争算法,得到了一种高度自适应的双向对传网络(CPN),并给出了一类基于此类网络的模糊控制器.根据经验知识对网络离线学习,确定基本的控制规则,利用在线学习算法,实现了规则的自学习.在此算法中,控制器能够自动确定满足控制要求所需规则的个数,并且根据控制目标能够自动获取和校正控制规则.仿真结果展示了控制器应用具体对象的实时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对传统STL模型相交性检测算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一种投影降维法,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甚至线性问题,降低了算法的空间复杂度。针对一般算法求取的交线段离散,且需要后再连接的问题,根据模型相邻面片间的拓扑关系,提出一种基于拓扑查找的交线追踪算法,将交线段求取与连接融合在一起,使交线环的确定更加简洁直接。经试验证明,算法高效且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区域增长的轮廓线提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格序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轮廓线提取算法——基于区域增长的轮廓线提取算法,该算法采用区域增长的方法来加速搜索边界单元,从而避免了搜索所有的网格单元。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明显提高了网格序列法的效率,且得到的轮廓线更有利于三维形体的重建。  相似文献   

15.
针对ORB-SLAM2系统只能输出相机的运动轨迹图,而不能生成用于路径规划和导航地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ORB-SLAM2的跳表地图(Skip List Map)构建算法,可用于三维占据网格地图实时构建。首先搭建了一个用于三维占据网格地图实时构建的Skip List Map模型,其时间复杂度仅为O(lgn);其次对Skip List Map三维占据网格地图的生成与更新做了详细推导;最后设计了ORB-SLAM2与Skip List Map算法相结合的方案。通过效率对比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较高的时间效率与灵活性;搭建实验所需平台并进行了真实场景实时实验,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实现三维网格地图的实时构建;且能清晰标识出环境中障碍物的位置,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电力杆塔变形检测过程中,传统的方法因其成本优势一直被广泛使用。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传统方法在检测过程中的劣势也更加显著。针对目前传统方法在电力杆塔变形检测过程中显现的检测效率低、精度差这一现象,本文创造性地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引进,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杆塔变形检测方法。该系统考虑到杆塔的真实变形情况,在传统最近邻迭代(ICP)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带约束杆塔点云配准算法。此外,本文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杆塔变形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电力杆塔变形结果的偏差分析及可视化输出,全面地反映出杆塔的变形情况。该系统的输入是能够反映电力杆塔表面真实坐标的点云数据,通过一系列高效的数据处理最终呈现高精度的变形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非理想串行干扰消除(seri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解码引起的残余干扰给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增强型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组链路带来的高能耗、低信道利用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效优化的资源分配算法。在保证蜂窝、D2D组用户通信服务质量和复用子信道个数约束条件下,建立能效优化模型;使用一种以D2D组能效为权重的加权二部图最大匹配联合匈牙利算法为每个D2D组分配子信道;考虑到各接收机用户在相同和不同残余干扰下的能效问题,通过参数变换、Dinkelbach法和拉格朗日对偶法实现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非理想SIC条件下可有效提升系统D2D组链路的信道利用率和总能效。  相似文献   

18.
广角镜头的摄像机非线性标定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路面检测的计算机视觉系统中,采用了线结构光照明和摄像机采集外界三维信息.为了实现在大范围内的测量,摄像机采用了广角镜头摄像,同时也引入了比较大的图像畸变.为了精确标定摄像机,采用了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几何模型,并采用了非线性迭代解方程的方法对摄像机进行标定,求解摄像机的内外参数.实验精度可以达到0.1mm.该方法简洁实用,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在实际当中对系统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19.
基于形变模型的三维人脸快速重建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三维人脸重建算法效率低且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缺陷, 提出一种三维人脸重建改进算法。该算法基于ASM(Active Shape Model) 增强算法, 自动地对特定二维人脸特征区域进行准确定位, 并实现三维人脸数据库的归一化; 利用稀疏形变模型对特定正面二维人脸进行快速三维重建; 采用明暗纹理恢复算法对重建后的三维模型人脸特征区域的每个顶点法线进行约束, 并将其应用于人脸识别中。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实现对特定正面二维人脸快速三维重建, 并取得较好的三维重建精度与识别率, 与经典ASM算法相比, 精度提高12.3%, 迭代次数减少6次。  相似文献   

20.
生态需水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地球科学领域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河流牛态需水量的计算也是调水规模论证的基础.在对生态需水相关理论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应用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水文学和水力学方法,对西线调水工程的河道内生态需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考虑主要保护两岸植被及河道内的水生生物,且结果能满足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需要,选取针对性的方法对河流生态需水量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为满足不同保护对象对生态环境需水的要求,调水河段生态环境需水采用各月生态环境需水的外包线,即3-6月为4~55 m~3·s~(-1),7-2月为2~40 m~3·s~(-1).河道内各坝址下游的年均生态环境流量分别为:热巴40 m~3·s~1,阿安、仁达、珠安达、霍那均为6 m~3·s~(-1),洛若、克柯2均为2·7m~3·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