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酵母铬对鹌鹑胆固醇代谢的影响,选取180只1日龄黄羽蛋用鹌鹑,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30只。通过在鹌鹑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铬(以铬含量计:0μg/kg、100μg/kg、200μg/kg、400μg/kg、600μg/kg和800μg/kg),建立试验动物模型。分别于试验处理第29天、第50天和第70天每组取8只,从心脏采血液,测定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测试结果表明:添加酵母铬显著提高了鹌鹑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了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其中,添加400μg/kg和600μg/kg铬对鹌鹑胆固醇代谢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了用高铬酵母治疗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测定了健康人及患治疗前后血清铬的变化情况,着重研究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结合干示灰化前处理测定血清中痕量铬的方法,进行了污染消除,前处理方法及食品条件的实验,建立了稳定,准确,无干扰的分析方法,用此方法测定了大量临床血清样品,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分别为:1.05%和94.0-101.3%。  相似文献   

3.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了聚丙烯酰胺中的铬含量,并对影响铬测量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加人交联剂可有效地提高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改善聚合物的抗温、抗盐、抗剪切的性能,从而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对空白试剂进行了考察,该测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试样加标回收率达到95%~105%。铬的检出限为0.016mg/L。实际测定了不同浓度聚丙烯酰胺中的铬含量,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4.
铬盐生产区土壤和农作物中铬含量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分析了铬盐生产区4km^2范围内土壤和农作物中的铬含量,结果表明:铬盐生产区附近土壤中总铬和农作物中铬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点含量。铬污染已明显危害到农业生产环境,使农作物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单层金属薄膜分光镜透(反)射率的计算方法,讨论了铬膜分光镜透(反)射率与光波波长、铬膜厚度、入射角度及入射方向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了单层铬膜分光镜和添加介质层后的金属-介质分光镜,发现后者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率.讨论结果对铬膜分光镜及其他金属薄膜分光镜的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渗铬工艺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由于工艺条件的限制,要在生产上普遍推广,还需要在工艺和技术上的大力改进.渗铬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正向低温和多元共渗方向发展.中对渗铬技术目前的进展情况,如工艺条件、研究热点及存在问题作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合成并鉴定了二安替比林对乙氧基苯基甲烷(DApEM),研究了DApEM和铬(Ⅵ)显色反应,在磷酸介质中,Mn(Ⅱ)和CTMAB协同作用下,DApEM和铬(Ⅵ)生成黄色产物,λmax=445nm,ε=1.51×10^6L·mol^-1·cm^-1,铬(Ⅵ)含量在0.05 ̄0.8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废水中铬(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选定的波长条件下,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高铬合金钢中的铬含量,本方法快速且分析结果准确,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90%。  相似文献   

9.
铬渣在灰钙土淋溶中铬(VI)吸附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铬渣在灰钙土饱合流状态的淋溶,探讨不同水平铬渣在土壤淋溶中对土壤铬吸附量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结果表明,铬(VI)易在土壤中吸附固定,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毛管孔隙度呈负相关,其中淋溶土体中吸附的铬含量占铬渣总铬量的49.7%以上。  相似文献   

10.
应用湿砂铸型浇注中低铬白口铸铁试样,用正交试验对它们的抗腐蚀磨损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中低铬白口铸铁有较好的抗腐蚀磨损性,最佳成分配比浇注出的试样的抗腐蚀磨损性为正火态20钢的5倍;仅考虑抗腐蚀磨损性,随着铬含量的增加中低铬白口铸铁的抗腐蚀磨损性升高;硅的含量在2.0%出现一峰值,锰和铜的含量以不超过1.0%为佳。  相似文献   

11.
三价铬盐镀液电镀硬铬镀层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三价铬盐溶液电镀出了>70μm的硬铬镀层,研究了镀层的性能。镀层是非晶态,含碳量4%左右,经过热处理后其硬度达到1600Hv以上。  相似文献   

12.
在对各种M-PAN络合物的荧光作出研究之后,发现Cr(Ⅲ)-PAN不产生荧光,但是,在纯乙醇中,由Al(Ⅲ)-PAN络合物的荧光熄灭,可以测定Cr(Ⅲ)的含量,检出限达10-8M。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国内外现代铬系白口铸铁的应用和发展状况 ,介绍了其强韧化的主要方法 ,作者还就目前铬系白口铸铁生产及控制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Nano Cr Interlayered CrN Coatings on Stee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N coated steels assisted with a nano Cr interlayer were investigated. The Cr nano-interlayers were prepared by sputter deposition with a thickness about 70-100 nm. CrN coatings were also prepared by sputter deposition on the Cr nano-interlayers. The crystal structures, microhardness, and scratch resistance of CrN/Cr coatings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 nano-interlayers improve scratch resistance and the microhardness of CrN coated steels. A rapid heat treatment with infrared (IR) was performed for coated specimens in the attempt to improve bonding, With IR heat treatment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Cr nano-interlayers was clearly observed. Without the Cr nano-interlayers, severe cracks on the surface of coatings were observed after IR heat treatment. However, with a Cr interlayer, no cracks on the surface of CrN coatings were observed after the heat treatment. The scratch resistance of coatings was also affected by the Cr nano-interlayers. The scratch track was clean and showed significantly smaller amount of scratch debris for CrN coatings with Cr interlayers than those without the Cr nano-interlayers. The microhardness of coatings with the Cr nano-interlayers is higher than those without the Cr nano-interlayers after IR heat treatment. The Cr and CrN phase have been identified with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r the nitrogen content in the sputtering gas, the stronger the CrN peaks observed in the diffraction patterns are.  相似文献   

15.
为了以三价铬替代镀锌层钝化溶液中的六价铬,实现镀锌工艺的清洁生产,利用中性盐雾实验(NSS)、Tafel曲线和扫描电镜对镀锌层三价铬和六价铬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电化学行为、耐高温性能和表面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NSS实验结果表明,三价铬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高于六价铬钝化膜,NSS时间可达84 h;Tafel曲线表明,三价铬钝化膜的腐蚀速率低于六价铬钝化膜,耐高温性能则高于六价铬钝化膜;SEM照片显示,三价铬钝化膜的表面形貌为致密结构,高温处理后膜层变化不大,而六价铬钝化膜表面为疏松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
通过1350~1550℃下Fe-Cr2 O3、Fe2 O3-Cr2 O3和FeCr2 O4的碳还原实验,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不同形态铁( Fe、Fe2 O3和FeO)对Cr2 O3还原的影响.同一温度下最终还原度及还原速率均呈现Fe2 O3-Cr2 O3-C>FeCr2 O4-C>Fe-Cr2 O3-C的趋势,三种样品的还原都经历了氧化物→碳化物→Fe-Cr-C合金的过程;低碳碳化物的产生以及较早形成金属液相使Fe2 O3-Cr2 O3还原更充分,合金液相中碳溶解量低导致FeCr2 O4的还原率偏低,而碳化物偏多、合金液相偏少阻滞了Fe-Cr2 O3还原率的提高.实验得到Fe-Cr2 O3-C、FeCr2 O4-C和Fe2 O3-Cr2 O3-C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42.90、111.84和128.9 kJ·mol-1.  相似文献   

17.
铬污染地区植物吸附重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重金属铬污染地区的植物吸收与富集重金属的研究表明:(1)铬污染地区植物各部位的Cr含量均超标;(2)铬污染地区植物各部位在不同采样单元中Cr含量基本上是取样点至铬渣堆的距离成反比;(3)铬污染地区各种植物各部位中Cr含量与土壤中Cr含量参考值的比值均在28.76%以上,具有较强的Cr吸收与富集作用,尤其是叶部最高达301.27%,其受铬渣飘尘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六价铬还原产物电镀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还原剂与六价铬的还原反应和各种反应条件对还原率的影响。讨论了反应历程,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这种还原产物可以做为无毒性电镀铬的铬源。使用这种三价铬化合物进行了电镀试验,获得了厚度超过100μm的镀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纳滤膜在室温条件下对含铬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铬的不同形态、进料溶液中铬离子浓度、膜两侧压力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纳滤膜对Cr(Ⅵ)和Cr(Ⅲ)的去除率都很高,均大于90%,且Cr(Ⅵ)去除率稍微大于Cr(Ⅲ)的去除率.随着进料废水中铬离子浓度升高或膜两侧压力的增加,纳滤膜对其去除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治理铬污染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述了铬盐所造成的污染情况以及传统的化学及物理治理措施和原理,并详述了国内外对铬盐生产废料以及铬污染在水土中的微生物治理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科学家在微生物治理铬污染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微生物治理铬污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