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太原市二氧化硫污染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原市不同季节、不同监测位点大气二氧化硫(SO2)浓度的监测,分析了太原市SO2污染状况,指出在太原市对SO2排放企业的治理和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是全国 SO2 污染较严重的城市。文章介绍了太原市 SO2 污染现状 ,分析了原因 ,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太原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监测站点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太原市大气中SO2、NO2和PM10日均浓度值,评价了太原市的大气污染状况,并对监测站点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显示:太原市大气中SO2、NO2和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0.105 mg/m3、0.060 mg/m3和0.197 mg/m3,接近或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值三级标准。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太原市大气中SO2、NO2和PM10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分布特征。利用物元分析法对原有的监测站点进行了优化后显示,现有的8个监测站点优化为5个后,仍能准确的反应太原市的大气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4.
采用CALPUFF空气质量模型,对2006年太原市城区大气污染源排放SO2的传输及转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其它工具软件,结合实际监测结果详细分析了太原市城区范围内的SO2浓度分布特点及其对各关心点的浓度贡献.结果表明:太原市1、4两月大气污染物整体向东南方向扩散,7月由市中心向四周均匀扩散,10月向东北方向扩散;太原市7月份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其次为1月份;相比之下,4、10两月污染物扩散能力强.从空间分布来说,太原市SO2污染总体呈现东部重于西部,北部重于南部的态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太钢工业区、西部煤化工工业区和东部工商混合区.太原市污染源排放对各关心点的SO2浓度贡献值呈现1、7月高,4、10月低的趋势,贡献值较大的关心点由高到低依次为涧河、坞城、桃园、尖草坪.  相似文献   

5.
太原市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其中主要污染物有SO2、总悬浮颗粒物.根据“九五”期间太原市大气中SO2浓度变化规律,使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1,1)动态模型,对SO2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精度较高,残差最大值小于15%,预测结果与实际状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7.
安道智 《太原科技》2009,184(5):50-52
详细介绍了太原市浅层地下水造成污粢的主要污染源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影响程度,分析了太原市盆地区、山区浅层孔隙水(0~50 m)水化学类型分布规律,得出浅层水水源地水质变化现状为横向上由盆地边缘到中心水质逐渐变差,矿化度逐渐增高;纵向上由北到南水质有HCO3,HCO3·SO4,SO4·HCO<3,>,SO4,CL型水,南部水质产生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8.
结合2013—2017年太原市13个点位的监测数据,对新标准监测以来太原市6项污染物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O2已经不再是太原市污染贡献前三位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特征已由原来的单纯煤烟型污染逐渐向机动车尾气复合型和光化学二次污染转化;细颗粒物成为全年首要污染物,臭氧污染在夏季凸显,成为夏季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难题;南部区域污染重于城市北部区。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温度、SO2浓度、SO2流量和Na2SO3初始浓度对Na2SO3和SO2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得到了该反应的反应级数和宏观动力学方程.实验表明,Na2SO3和SO2反应过程是由气体传质过程控制的,传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反应速率与Na2SO3初始浓度无关,与SO2浓度的1.02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太原市的知识产权工作在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政府的领导和太原市科学技术局的直接指导下,以2年上一个台阶的速度开展起来。2004年12月,太原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经过2年多的创造性工作,太原市取得了初步成绩。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目前太原市公园树种配置现状,从园景树、行道树、庭荫树、绿篱树、地被树等几个方面调查了太原市公园树种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沈阳地区主要树木净化二氧化硫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实地测定和熏烟实验,揭示了沈阳地区不同类型树木叶子的总生物量,二氧化硫(SO2)吸收强度和硫的吸转周期数,三者的函数值即是树木净化SO2的总潜力为4780t,约占沈阳年排硫量120000t的1/25,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树木每天最高净化13.28kg SDO2其中阔叶乔木占90%,这是树木在SO2伤害阈值下的最大净化潜力。  相似文献   

13.
太原地区果树林地的土壤干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原市窑头村和柏板村人工苹果树、枣树、梨树以及桃树林地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果树林地地表以下0 cm-700 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和土壤干层分布特点.研究表明,太原市果树林地200 cm-400 cm土层干化现象比较普遍.同一树种,树龄越大,干层发育越强.同时,地形是形成干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梁峁地比平川地干化严重.太原地区降水量较小,重力水带分布范围小,深度浅,不能及时补充被消耗的深层土壤水分,这是果树林地易发生土壤干化的主要原因.虽然枣树比梨树、苹果、桃树林耐干旱,但从梨树、苹果、桃树林地干化均不严重分析,在该区发展这四种果树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创建功能景观以改善空气质量并为城市绿化植物科学配置提供依据,测定、分析了长春市40种主要园林绿化树种的滞尘效果及吸收空气中SO_2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滞尘及吸收SO_2能力存在差异.其中,梓树、山楂、山梨、银杏、金老梅、榆叶梅、毛樱桃滞尘能力较强,可作为长春市良好的滞尘树种;灌木吸收SO_2能力强于乔木,垂柳、五角枫、黄波萝、李、银杏、暴马丁香、鸡树条荚蒾等净化空气中SO_2能力较强,可作为长春市的空气净化树种.  相似文献   

15.
朱晋存 《太原科技》2007,164(9):24-25,27
从太原市森林公园绿地环境中山体、林地、草坪、水体、园路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多年来建园时选择树种的经验.找出了适宜森林公园绿地造景的树种。  相似文献   

16.
王志刚 《山西科技》2012,(6):121-123
通过对太原古树名木的死亡情况的调查分析,找出了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阐明了造成古树名木衰弱死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太原市和平北路改造为例,详细介绍了城市旧路改造中既有树木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